自農業技術推廣站的工作人員到來後,村子裡便像被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彌漫在空氣中的焦慮與不安逐漸被驅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充滿希望的忙碌氛圍。每天天還未亮,天邊剛泛起一絲魚肚白,公雞的打鳴聲便此起彼伏,喚醒了沉睡中的村莊。
蘇糖早早地起了床,簡單洗漱後,便匆忙趕往農田。路過村口的老槐樹時,她碰到了同樣前往農田的李嬸。李嬸手裡提著一個破舊的竹籃,裡麵裝著一些自製的肥料。
“蘇糖啊,起這麼早,這莊稼有了技術人員的指導,咱們可得加把勁,爭取把損失的都賺回來。”
李嬸笑著說道,臉上的皺紋如同綻放的菊花。
“是啊,李嬸。大夥一起努力,肯定沒問題。”蘇糖回應道,眼中滿是堅定的光芒。
來到農田,隻見大壯正揮舞著鋤頭,有節奏地翻著土,汗水濕透了他的後背,卻絲毫不影響他的乾勁。
“蘇糖,你看這土翻得咋樣,夠鬆軟不?”
大壯一邊說著,一邊停下手中的動作,用手臂擦了擦額頭的汗水。
“大壯哥,翻得挺好的,技術人員不是說,這樣能讓馬鈴薯苗的根係更好地生長嘛。”蘇糖笑著回答。
不遠處,趙翠蘭母女也在“乾活”。經曆了上次的風波,她們表麵上看起來老實了不少,可實際上卻各懷心思。
趙翠蘭彎著腰,眼睛時不時地瞟向四周,觀察著其他人的動靜。她手裡拿著鐮刀,有一下沒一下地清理著馬鈴薯苗周圍的雜草,動作顯得十分敷衍。
嘴裡雖然嘟囔著:“這次可得好好乾,不能再給大夥拖後腿了。”
可那語氣卻絲毫沒有誠意,臉上還隱隱帶著一絲不甘。
王秀芬在一旁澆水,眼神閃爍不定。她看著手中的水瓢,故意放慢速度,每一滴落下都像是在算計著什麼。
她湊近趙翠蘭,壓低聲音說:“娘,你說蘇糖這次是不是運氣太好了,要不是技術人員來,她肯定得被大夥罵死。”
趙翠蘭直起腰,眼睛裡閃過一絲嫉恨,冷哼一聲道:
“哼,她就是走了狗屎運。不過彆以為這樣就能讓我服氣,這莊稼救活了又咋樣,還不是她差點搞砸的。”
說著,她用力地把鐮刀插進土裡,濺起一小片泥土。
王秀芬撇了撇嘴,繼續說道:“就是,她整天出風頭,不就是看了幾本書嘛,有什麼了不起的。”
趙翠蘭左右看了看,見沒人注意,又小聲說:
“咱們先忍著,裝裝樣子。等風頭過了,再找機會收拾她,讓她知道咱們可不是好惹的。”
說完,她又假模假樣地彎下腰清理雜草,可那眼神中的刻薄卻怎麼也藏不住。
農業技術推廣站的工作人員穿梭在田間,耐心地指導著村民們。那位戴眼鏡的中年男子,名叫張技術員,他指著一株馬鈴薯苗,對圍在身邊的村民說道:
“大家看,這株苗雖然受到了暴雨的衝擊,但隻要我們及時采取補救措施,還是能恢複的。像施肥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用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說著,他拿起一旁的肥料,示範著正確的施肥方法。
村民們認真地聽著,不時提出一些問題。
“張技術員,這肥料具體咋配比呀?”
一位老大爺問道,眼神中充滿了求知欲。
“大爺,這個肥料的配比我們會寫個詳細的說明給大家,按照上麵的比例來就可以。”張技術員耐心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