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十天,省一中校長辦公室成了“新星”項目組的指揮部。
孫校長那張寶貝紅木辦公桌,被厚厚資料和圖紙淹沒。
隻露出一個角落放茶杯。
楊誌超、孫靜、周海三位老師瘋了。
動用半輩子人脈,從省農科院、工業設計院搞來一堆內部數據。
李向陽、趙亞男、呂為民幾人帶著三班骨乾,直接在辦公室打地鋪。白天上課,晚上通宵。餓了啃乾脆麵,困了用涼水抹臉。
整個辦公室彌漫著廉價茶葉、墨水和青春期汗水的味道。
張勤是這個混亂戰場的核心。
她腦子裡的東西太超前,必須拆解成這個時代能理解的語言。
“不對!合成塔設計壓力冗餘不夠!管壁厚度增加百分之十五,材質換高強度鉻鉬鋼!”
“呂為民,重新計算!催化劑數據用我的新模型,能耗能再降五個點!”
“趙亞男,所有草稿重新歸檔!每個數據來源都要標注清楚!”
十天後,一份厚達三百多頁的《關於新型高效合成氨及複合動物飼料產業化技術可行性研究立項報告》擺在眾人麵前。
封麵“新星項目組”五個字,是張勤親手寫的。
筆鋒銳利。
孫校長親自開車,用最貴的加密加急件發往京市。郵局紅色印戳蓋下那一刻,所有人都鬆了口氣。
然後,就是煎熬的等待。
一周過去,沒消息。兩周過去,還是沒消息。
第三周,李向陽終於忍不住了:“會不會石沉大海了?”
“閉嘴!”趙亞男瞪了他一眼。
一個月後,三班的熱血徹底涼了。
“新星項目組”成了誰也不願提起的尷尬詞彙。
大家又回到為期末考試奮鬥的軌道,仿佛那十天通宵達旦隻是一場不切實際的青春夢。
張勤心裡的風暴最猛烈。
她把三百多頁報告內容在腦子裡翻來覆去過了幾十遍——沒問題!絕對沒問題!
那份報告不是申請,而是未來三十年的發展路線圖!
陳老那種級彆的人物,不可能看不出價值。
那為什麼沒消息?被截胡了?還是被當成笑話扔進碎紙機?
她第一次對自己判斷產生懷疑。
這種被全世界拋棄的孤獨感,比在華沙獨自麵對錢衛國嘲諷還難受。
她甚至開始反思——是不是該聽陳老的話,一個人去京市走更穩妥的路?把同學老師卷進來,是不是從一開始就錯了?
就在張勤快要被自我懷疑吞噬時,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
一個平凡的周三下午,物理課進行到一半。
“嘎——”
刺耳刹車聲劃破校園寧靜。
兩輛掛著京市牌照的黑色伏爾加轎車停在教學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