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勤沒有立刻回答。
她看著會議室裡的每一個人。
看著楊教授身後那些滿臉通紅的學生,也看著自己身後同樣沒回過神來的李向陽和方月月。
“楊教授。”
她一開口,所有議論聲都停了。
“在回答您的問題之前,我需要再確認一次。”
“接下來的內容,每個字,都關係到國家未來二十年的通訊戰略。”
“我不希望,在這裡聽到的任何一個字,會傳到第二個房間。”
會議室裡,針落可聞。
楊教授臉上的狂熱不見了,他神情凝重起來。
他不是傻子。
“蜂窩網絡”四個字,已經顛覆了他幾十年的認知。
他清楚,這個女孩接下來要說的,分量有多重。
“換地方!”
楊教授當機立斷。
“所有人,跟我來!”
他轉身就走,邊走邊對齊越說:“齊總,守住樓梯口,今天這棟樓,不許任何人再上三樓!”
齊越重重點頭,直接站到了樓道裡,像一尊門神。
楊教授的辦公室在走廊儘頭。
房間不大,有些亂。桌上、地上、書架上,全是書、圖紙和拆開的電子元件。
楊教授反手鎖上門。
他拿起電話,撥了個內線。
“小王,小趙,劉工,陳博士,放下手頭所有事,立刻到我辦公室來!立刻!”
不到兩分鐘,門被敲響。
楊教授開門,四個穿白大褂的人走了進來。
他們看到辦公室裡的張勤一行人,都有些詫訝。
“老師,您叫我們?”為首的陳博士問。
“都坐。”楊教授指了指僅有的幾把椅子。
“這幾位,是我請來的貴客。”
他又對張勤說:“張顧問,這四位,是我的學生,也是實驗室的骨乾。他們的嘴,比保險櫃還牢。”
張勤點了點頭,回頭對自己身後的李向陽他們說。
“你們也一起聽。”
李向陽幾人緊張地咽了口唾沫,找了個角落坐得筆直。
辦公室裡擠滿了人。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個坐在辦公桌後的女孩身上。
張勤直接開口。
“楊教授,我們剛才說的‘蜂窩網絡’,隻解決了容量問題。”
“它隻是一個框架。”
“未來通訊的核心,是數字化。”
“數字化?”楊教授喃喃自語。
“沒錯。”張勤伸出手指,在桌上敲了敲。公司的大哥大,都是模擬信號。聲音變成連續的電波發射出去。”
“這就像用水管送水,中間容易混進泥沙,就是乾擾和雜音。而且水管就那麼粗,送的水有限。”
她停頓了一下。
“而數字化,是把聲音先切碎,編碼成‘0’和‘1’。把這些‘0’和‘1’打包,再發射出去。接收端再把它們重新組裝成聲音。”
“這就像,我們不直接送水。我們把水裝進標準化的瓶子裡,封好口,用卡車去運。”
“這樣做,有三個好處。”
“第一,抗乾擾能力極強。瓶子是密封的,通話質量會非常清晰。”
“第二,保密性。我們可以給瓶子加密,沒有鑰匙,誰也打不開。軍事通訊,商業機密,都安全了。”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張勤的眼神亮了。
“既然我們運的是標準化的‘瓶子’,那瓶子裡,為什麼隻能裝水?”
楊教授的瞳孔驟然收縮。
他身後的四個核心骨乾,個個屏住了呼吸。
“可以裝果汁,裝牛奶。”
張勤繼續說。
“打電話的同時,能發一段文字,告訴家裡人你幾點到。”
“甚至,可以發一張照片,一個文件。”
“手機,不再隻是打電話的東西。”
“它會是每個人口袋裡的信息終端。”
話音剛落。
“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