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昂在後麵急得快要原地飛升。
他拚命地用眼神給張勤傳遞信號:彆上當!彆理他!這老頭子就是個坑!
張勤當然看到了。
她也知道蘇院士這和藹笑容背後,藏著鉤子。
整個活動室,二十多雙眼睛,還有吳校長和方勝利,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
壓力山大。
張勤深吸一口氣,反而鎮定了下來。
“蘇院士,我一個學生,哪懂什麼指導工作。”
“您遇到的瓶頸,肯定是國家級的難題。我連門都還沒入,不敢妄言。”
蘇院士臉上的笑容不變,隻是輕輕“哦?”了一聲,拖長了音調。
他顯然不滿意這個回答。
李昂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
張勤繼續說道:“不過,既然您問了。我鬥膽,不說您的項目,隻說說我個人對計算機未來的一些……不成熟的設想。”
她用了“設想”這個詞。
蘇院士終於坐直了身體,做了個“請”的手勢。
“說來聽聽。”
張勤走到黑板前,拿起一根新的粉筆。
她沒有立刻寫字,而是轉身,麵向所有人。
“我的第一個設想,叫小型化和高性能。”
“現在我們國內,包括國外最先進的計算機,都是龐然大物,耗電驚人,隻有最頂級的國家實驗室才用得起。”
“但未來,計算機不應該是這樣的。”
“它應該能放在辦公室的桌子上,甚至……放在我們每個人的家裡。”
“它要足夠小,足夠便宜,性能還要足夠強。”
她說完,活動室裡一片寂靜。
李向陽他們聽得雲裡霧裡。
計算機放家裡?那玩意兒除了算題還能乾嘛?
吳校長和方勝利對視一眼,滿是困惑。
這個想法,太大膽了。
隻有蘇院士。
他臉上的笑容,在張勤說出“小型化”三個字的時候,就消失了。
他的表情,嚴肅起來。
張勤沒理會眾人的反應,繼續說道。
“我的第二個設a想,叫漢化和兼容。”
“現在的計算機,從代碼到操作係統,全是英文。這對我們國家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門檻。”
“我們不可能指望全國幾億人,都先學會英語,再來用電腦。”
“所以,我們必須有一套完全屬於自己的,從底層就是中文邏輯的操作係統和軟件環境。”
“這不光是為了方便,更是為了信息安全。”
“另外,我們不能隻造一台機器。我們要創造一個標準,讓所有國產的軟件,都能在這個標準上運行。這叫兼容,也叫生態。”
漢化!兼容!生態!
蘇院士“霍”地一下站了起來。
吳校長被他嚇得也跟著站起來:“蘇老,您……”
蘇院士一擺手,示意他彆說話。
張勤看都沒看他們,平靜地伸出了第三根手指。
“我的第三個設想,叫自主可控。”
“從芯片,到主板,到操作係統,再到應用軟件,我們必須把全產業鏈,都掌握在自己手裡。”
“這條路很難,很花錢,可能十年二十年都看不到頭。”
“但是,不走這條路,我們今天所有的一切,生命合金也好,蜂窩網絡也好,天工科技城也好……都隻是建立在沙灘上的城堡。”
“彆人一句話,就能讓我們所有努力,歸零。”
說完,她放下了手。
整個活動室安靜的出奇。
李向陽他們雖然不完全懂,但他們聽懂了最後一句話。
“不能讓彆人一句話,就讓我們歸零!”
這句話,戳中了他們所有人的心臟。
蘇院士站在那裡,一動不動。
他看著張勤,像是在看一個怪物。
小型化、高性能、漢化、兼容、生態、全產業鏈自主可控……
這些詞,每一個,都精準地踩在了他那個國家級聯合攻關項目的核心方向上!
甚至,比他們內部討論的,還要完整,還要有遠見!
要知道,這些方向,是他們幾十個專家,關起門來吵了幾個月,才勉強統一的絕密!
彆說一個大二學生,就是京市科技大學內部,知道這個完整規劃的,都不超過五個人!
她是怎麼知道的?
“你……”
蘇院士想問“誰告訴你的”,但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他換了個問法。
“這些……都是你自己想的?”
張勤點點頭,很坦然。
“是。我覺得,這應該是順理成章的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