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院士逼近一步,“你以為這是在演電影?你現在回家,下一張照片,就是他們的黑白遺照!”
“周懷瑾,替你擋子彈那個,現在還躺在icu,靠呼吸機喘氣。”
“你還想讓誰為你上呼吸機?”
張勤眼前一黑,身體晃了一下。
“站直了!”郭院士吼道,“收起你那沒用的眼淚!你不是救世主,你是個移動的災星!你多在外麵呼吸一秒,就有一個同誌可能要為你寫遺書!”
張勤咬破了嘴唇,嘗到了血腥的澀味。
她沒有倒下,反而站得更直了。
“很好。”郭院士拉開椅子,“這裡不是避難所,是劍爐。你,就是我們要鍛造的,最鋒利、最不近人情的那把劍。”
他將另一份文件推過去。
【“捕蟬行動”階段報告】
下麵是一長串名單,每一個名字後麵,都蓋著一個鮮紅的“已清除”或“待處理”的印章。
“你把他們引出洞,我們負責殺。”
“等你手裡的劍磨好了,等這份名單上最後一個名字被劃掉。”
“我會親自給你簽休假條,讓你堂堂正正走出去,回家看你爸媽。”
回家。
這兩個字,是淬火後唯一剩下的溫度。
“我的項目,是什麼?”張勤的聲音嘶啞,卻再無一絲動搖。
“跟我來。”
郭院士沒有帶她去參觀,而是直接領她進了一個巨大的、嘈雜的地下機庫。
數百名研究員正圍著一架充滿了科幻感的黑色戰機模型爭論不休。
“我們的‘利劍’項目,”郭院士指著那架模型,“卡在發動機葉片材料上三個月了。”
“高溫下,現有合金的蠕變極限隻有三百小時,不到設計標準的一半。”
“要麼,降低發動機推力,讓‘利劍’變成‘鈍劍’。”
“要麼,你,”他看向張勤,“給我一個新配方。”
他把一份厚厚的材料報告塞進張勤懷裡,那重量,幾乎讓她一個趔趄。
“解決它。”
張勤抱著那份報告,看著眼前那群因爭吵而麵紅耳赤的頂尖專家,看著那架寄托了無數人希望的黑色戰機。
一周後。
169號工程師的獨立實驗室。
張勤換上了沒有任何標識的灰色製服,長發用一根皮筋隨意紮在腦後。
她麵前的白板上,寫滿了化學式和金屬晶相圖。
林偉端著飯盒進來時,她正盯著一個公式發呆,眼下的烏青濃得化不開。
“吃飯。”
“放那兒。”
林偉把飯盒放下,轉身要走。
“等等。”張勤叫住他。
她停下筆,抬起頭,眼裡布滿血絲,卻亮得驚人。
“幫我申請一張信紙。”
林偉腳步一頓。
“給誰?”
“周懷瑾。”
林偉沒說話。
“我想知道,他後來怎麼樣了。”張勤的聲音很平靜。
“寫信,要申請。”林偉公事公辦地回答。
“我知道。”張勤從抽屜裡拿出一張申請表和一支筆。
她低下頭,在表上一筆一劃地寫。
事由:問詢“天工科技城”項目負責人周懷瑾同誌術後恢複情況。
申請人:工程師169號。
寫完,她把申請表遞給林偉。
林偉接過那張紙,轉身走了出去。
喜歡國運七零,嫌我女娃?我科研興邦請大家收藏:()國運七零,嫌我女娃?我科研興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