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勤看著眼前這個臉頰充血的年輕男人。
媳婦兒?
這反應,是不是太激動了?
“羅照臨!”塔台傳來老團長撕裂般的咆哮,“滾回來!”
羅照臨沒聽見。
他眼裡隻有張勤。
他往前逼近一步,被秦月榮伸手攔住。
“冷靜。”秦月榮說。
羅照臨這才注意到張勤身邊的兩個女人,但他不在乎。
“你設計的?”他盯著張勤,嗓子喊得沙啞。
張勤看著他的眼睛,點了點頭。
“行,冷靜。”她開口,“就你‘媳婦兒’的問題,聊聊。”
“飛的時候,感覺怎麼樣?”
一句話,把羅照臨從狂熱裡拽了回來。
感覺?
他愣住,開始回憶。
“它……能懂我的想法。”羅照臨費力地找著詞,“我腦子裡剛想完動作,操作著就做出來了。零延遲。”
“飛控係統。”張勤抓到重點,“大過載機動,機身響應和你的指令,有延遲嗎?”
“沒有!”羅照臨斬釘截鐵,“人機合一!這就是人機合一!”
“操縱杆的力反饋呢?”張勤追問,“不同速度和高度,反饋力度有變化嗎?”
“剛剛好!”羅照臨越說越興奮,“它就是我身體的一部分,我想用多大勁,它就給多大勁!”
張勤的眼睛亮了。
她又問了十幾個關於航電、座艙和告警邏輯的問題。
羅照臨對答如流。
他不再喊“媳婦兒”,變成了一個最專業、最挑剔的用戶。
郭院士和羅毅在旁邊聽著,激動地對視一眼,用力握了握對方的手。
成了。
這次,真真正正地成了。
接下來的兩個月,0674基地成了羅照臨的遊樂場。
他和他的“媳婦兒”,幾乎天天在天上。
從基礎測試到極限機動,從超低空突防到高空巡航。
每次飛完,羅照臨都帶回一堆報告。
張勤則帶著項目組,根據他的反饋,一輪輪優化“利劍”的軟硬件。
終於,1990年2月底。
當羅照臨駕駛“利劍”完成最後一次全科目測試,完美降落。
張勤看著屏幕上那條教科書般的飛行數據曲線,吐出一口氣。
她轉向郭院士。
“郭老,我的任務完成了。”
“‘利劍’,可以量產了。”
郭院士看著她那張過分蒼白的臉,重重點頭。
“好。”
返回京市的路上,張勤靠在車窗上。
這是她近一年來,第一次看到基地外的世界。
專車將她直接送回國防技術研究中心。
那間熟悉的,沒有任何標識的合金門會議室。
還是那些人。
但氣氛完全不同。
“小張同誌,辛苦了!”首長親自給她倒了杯熱茶,“‘利劍’的事,我們都聽說了。你,是國家的頭號功臣!”
張勤雙手接過茶杯。
“我應該做的。”
“好啊!”一位老人一拍桌子,“不到一年,走完他們十幾年的路!看他們還怎麼囂張!”
“‘利劍’隻是第一步。”首長擺手,讓眾人冷靜。
他看向張勤。
“項目可以移交了。接下來,你有什麼打算?你的大腦,不能停。”
來了。
張勤放下茶杯,心裡歎了口氣。
“首長,各位領導。”她站起身。
“在進行下一個項目前,我需要休假。”
她加重了語氣。
“一個,長假。”
會議室安靜了。
“應該的。”郭院士連忙說,“你弦繃得太緊了,是該好好休息。”
首長也點頭:“可以。你想休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