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巧也很驚訝,笑著打招呼說“是錢玲妹子啊!”上下看了看又輕聲問“你咋在這啊?”
錢玲說“我公公今天早上騎自行車不小心摔傷了小腿,我陪著婆婆把他送過來的。巧嫂子你又是為啥在這啊?”
馮巧大致說了經過,錢玲聽了也是連聲說好險!又問蘇建國病房號是多少,說有時間定要去看看,能在同一個地方兩次遇見,還挺有緣份的。兩人站在洗手池邊聊了好一會兒,才各自離開。
馮巧回去跟蘇建國說“建國,你絕對猜不到我剛剛遇到了誰?”
蘇建國問“誰?我們五隊的?”
馮巧直接公布答案“錢玲,生小五時,同病房的那對知青,記得不!”
蘇建國說“哦!記得!那可真巧,她在這乾什麼?”
馮巧說“她公公騎自行車摔了腿,在這裡住院。她還說他們有時間要來看你。”
蘇建國笑“人家看我們乾什麼?不過是客氣兩句。”
結果第二天李遠誌和錢玲真的來了,兩人還提著糖和麥乳精。蘇建國和馮巧趕緊熱情相迎。
李遠誌笑著說“蘇大哥,我們可真是有緣啊!我昨天晚上聽錢玲說你們在這裡,我就想著怎麼也得來看看。剛好今天禮拜天,我們這就來了!”
蘇建國也笑說“謝謝你們夫妻來看我!你們老父親好些了嗎?”
李遠誌說“我爸小腿骨裂,醫生檢查說問題不大,輸點液觀察觀察,大概明天就可以出院了!”
馮巧要給兩人削蘋果,錢玲說“巧嫂子,彆忙活了,不如我們說說話!”
馮巧跟錢玲到一邊談起了育兒經,錢玲問起玉鳳現在怎樣,聽說玉鳳才會走路,不由跟著捏一把汗,她寬慰說“這孩子就小時候吃了點虧,現在長大了就好了!”
馮巧問“你們家的兒子肯定長得很好吧?小時候就白白胖胖的。”
錢玲的兒子叫李向陽,是個活潑可愛的寶寶。錢玲覺得,跟馮巧兩夫妻養玉鳳相比,她跟李遠誌養兒子可是太省心了。
這邊李遠誌在跟蘇建國講社會變化。李遠誌一臉認真地對蘇建國說道:“蘇大哥,時代變啦!現在國家可是下了大力氣要搞活經濟呢,而且還要進行改革開放哦!”
蘇建國聽了這話,滿臉疑惑,他撓撓頭,不解地問道:“李兄弟,你這說的都是啥意思啊?我咋一句都聽不懂呢?”
李遠誌見狀,趕忙解釋道:“這樣吧,城裡的情況我就先不說了,我跟你講講農村的事兒。你看啊,現在土地都包產到戶了吧?”
蘇建國連忙點頭,表示確實如此。
李遠誌接著說道:“這其實還有個叫法,叫‘包乾到戶’。你知道這和以前有啥區彆不?”
蘇建國搖搖頭,還是一臉茫然。
李遠誌繼續解釋道:“區彆可大啦!以前呢,大家都是一起乾活,收成好壞都一樣。但現在不一樣啦,包乾到戶就是自負盈虧了!
你們現在種啥、養啥,都由你們自己拿主意,要是虧了本,那也隻能自己承擔。不過呢,同樣的道理,要是你們賺得多,那也跟彆人沒有關係!全是自己的。”
蘇建國問“你能不能說得更詳細點!我們賺什麼?”
李遠誌說“賺錢啊!比如以前,大家養點什麼都要偷偷摸摸的。現在,完全不用擔心有人不讓乾,放開手腳想養多少都行!”
蘇建國笑說“錢都沒有,拿什麼養啊?”
李遠誌神秘一笑說“沒有錢可以借貸啊!”
看見蘇建國瞪大的眼睛,解釋說“不是你想的那樣啊!農村信用合作社聽說過吧?是國家政策專為扶持農村經濟發展而成立的。
你要是有什麼項目想做又缺錢,你就可以去申請貸款。這個是有利息,但是他不會很高的。等你賺了錢連本帶息的還上就可以了,要的就是講信用嘛!”
蘇建國問“李兄弟你這消息從哪兒來的?靠譜不靠譜哦?”
李遠誌摸摸自己的腦袋,說“我現在就在縣委主管農業這一塊!”
蘇建國愣了半天才反應過來,他有些遲疑的叫“李縣長?”
李遠誌糾正說“副縣長!”
蘇建國雲裡霧裡的這麼說這些消息都是真的了,那到底可以乾什麼呢?
蘇建國就問了“李縣長那你說,我們可以乾什麼呢?”
李遠誌說“可以乾的事很多啊,比如,種瓜果蔬菜、種植桑樹養蠶。也可以搞養殖,做手工。這些都可以呀!總之,你想乾什麼就乾什麼。隻要不違法亂紀,不違背公序良俗,怎麼都行!”
蘇建國又問“那我要乾什麼,又沒有技術一通瞎乾,那不是等於直接賠本嗎?”
李遠誌笑了,笑聲爽朗輕快,他說“我就喜歡跟蘇大哥說話。你看你問的這個問題,就問在點子上的。
對,不管乾什麼肯定要技術支持,要有懂行的人指導。但這個你也不用擔心,這些有農技站負責。有什麼不懂的,都可以去請教農業專家。他們可以幫你檢測土質,土地要是有什麼問題,他們可以進行改良。實在不適合種植你想要種植的,他們也會直接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