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為精進帶來的力量感尚未在經脈中完全沉澱,晚風已將目光投向更為深遠的布局。個人實力的提升固然可喜,然則若要應對未來可能席卷而來的風暴——無論是黑煞尊者的報複、雷獄仙尊的陰影,還是那隱約浮動的魔劫征兆——一個穩固的、可依仗的根基至關重要。隱霞穀,這片給予她們短暫安寧的霞光之地,其本身的防護力量,在真正的強者麵前,仍顯薄弱。
加固隱霞穀,便成了當下迫在眉睫之事。而陣法,無疑是彙聚天地之力,以弱勝強,守護一方淨土的最佳手段。
夜色如水,晚風獨立於隱霞穀最高的觀霞台,衣袂在微風中輕揚。她的神識如無形的潮汐,細致地感知著整座山穀的地脈走向、靈氣節點、草木枯榮,乃至每一縷霞光生滅的規律。要布下一座能與整個山穀地勢相融、引動天地之力為己用的護山大陣,絕非簡單堆砌陣基、刻畫符文便可成就。需得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穀底靈脈雖隻是分支,卻生機盎然,可為陣法能量之源,主‘生’與‘續’。”
“東西兩側山脊如龍蟠虎踞,地勢險峻,可設殺伐之陣,主‘禦’與‘攻’。”
“中央穀地,弟子居所、藥圃丹房彙聚,需以迷幻、守護為主,主‘藏’與‘護’。”
“而天穹霞光……此乃隱霞穀獨有之象,蘊含一絲朝暮交替、光暗演變的道韻,若能引動,可使陣法更具變幻,惑人心神,甚至……牽引一絲時空之力。”
晚風在心中默默推演,一個龐大而複雜的陣法雛形逐漸在她腦海中勾勒出來。這並非照搬仙界任何一座已知大陣,而是她依據隱霞穀獨特地理與環境,結合自身對陣道的無上理解,量身打造。其核心,便是借助地脈靈氣與天象霞光,構築一個集防禦、攻擊、迷幻、聚靈於一體的複合型大陣。
翌日,晚風便將自己的構想與淩霞婆婆及幾位核心長老溝通。當聽到晚風描述那宏大而精妙的陣法藍圖時,饒是淩霞婆婆見多識廣,孫長老性子沉穩,赤羽、青木專精丹器,也不由得為之震撼。如此陣法,已遠超他們認知中修真界護山大陣的範疇,其中蘊含的某些理念與符文運用,簡直聞所未聞。
“晚風仙子,此陣……真能布成?”孫長老撚著胡須的手有些微顫,既是激動,又帶著一絲難以置信。若此陣成,隱霞穀堪稱固若金湯,足以抵禦元嬰後期甚至化神期修士的猛攻!
“理論可行,但需穀內鼎力相助。”晚風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自信,“材料、人手,以及對穀內部分區域的暫時封鎖,皆需協調。此外,陣法核心需與地脈深度勾連,可能會引起短暫的地氣動蕩,需提前安撫穀中弟子,並做好應急準備。”
淩霞婆婆幾乎沒有猶豫,拍板定論:“一切依仙子所言!隱霞穀上下,任憑仙子調遣!所需材料,儘可去庫房支取,若有不足,老身親自想辦法!”她深知,這將是對隱霞穀未來影響最為深遠的一次投資。她轉向其他長老,“孫長老,負責協調弟子,劃分禁區,確保布陣期間穀內秩序;赤羽長老,全力配合仙子煉製所需陣基陣旗;青木長老,留意地氣及靈植變化,隨時應對。”
“遵穀主令!”幾位長老齊聲應道,神色肅然。
布陣之事,就此定下。整個隱霞穀隨之高效運轉起來。
晚風首先繪製了大量的陣圖與符文樣本。陣圖繁複無比,涉及成千上萬個基礎符文單元及其組合變化,每一個單元的位置、角度、靈力灌注方式,都要求精確到毫厘。符文樣本則更是千奇百怪,有的如龍蛇蜿蜒,有的如星鬥排列,有的蘊含雷霆真意,有的則帶著草木生機。這些圖樣被分發給穀內所有擅長煉器、符籙的弟子,由赤羽長老親自監督,日夜不停地按照要求煉製陣基、陣旗,刻畫符文玉牌。
材料如流水般從庫房中取出,隱霞穀多年的積累,以及晚風從外界帶回的部分珍稀礦石、靈木,被迅速消耗。煉製工坊內,爐火日夜不熄,錘鍛聲、靈力嗡鳴聲不絕於耳。赤羽長老更是親自上手,處理那些最關鍵、最難煉製的核心部件,額間時常可見細密的汗珠,眼神卻異常專注明亮。
晚寶和阿金自然也參與其中。如今的晚寶,身姿挺拔,眉宇間褪去了少女的青澀,多了幾分沉穩與乾練。碧蘿仙體與草木的天然親和力在她成年後愈發顯著。她主動請纓,負責協調安撫那些因布陣需要而被輕微挪移或靈脈暫時改道的區域內的靈植。她不再像孩童時期僅憑本能感應,而是能精準地以自身木屬靈力疏導地氣,引導靈植根係避開關鍵陣基,甚至巧妙地將數株年份久遠的靈植自身散發的微弱靈力場,納入陣法節點的輔助體係中,使其不僅不受損,反而能與陣法形成良性互動。
“東南角那叢‘凝露竹’,根係已順勢引導至新辟的靈渠,其自然彙聚的晨露之氣,可增強‘雲霧幻形陣’三分的迷蒙效果。”晚寶向晚風彙報時,語氣清晰,條理分明,指尖輕點間,一縷精純的青色靈力沒入地麵,不遠處那叢翠竹無風自動,竹葉上凝結的露珠仿佛蘊含著奇異的光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晚風讚許地點頭:“做得很好。碧蘿仙體於此道確有獨到之處,你能舉一反三,將生靈之力化入死陣,此陣因你而多了一份靈動。”
得到肯定,晚寶唇角微揚,眼中閃著內斂的光彩,繼續投入到下一處需要協調的區域。
阿金則以其對雷霆之力的精準掌控,協助晚風處理一些需要引入純陽雷罡之氣的特殊陣基。它如今體型更為矯健威猛,周身金鱗熠熠生輝,背上兩道金紋如同活物,流淌著深邃的雷光。它不再像幼時那般僅憑本能釋放雷力,而是能按照晚風的指點,將金色雷弧控製得如同最精密的刻刀,淬煉材料時祛除雜質而不傷根本,在特定符文節點烙印雷息時,更能把握好深度與強度,確保其持久穩定。有一次,一塊取自天闕城的“雷鳴金石”內部結構不穩,在淬煉時能量即將暴走,阿金未等晚風出手,低吼一聲,雙瞳雷光一閃,數道細若遊絲的金色電蛇瞬間鑽入金石內部縫隙,以巧勁將其內部狂暴的雷元強行疏導、撫平,化解了危機。
“控製力進步不小。”晚風難得開口稱讚。阿金昂首,喉間發出低沉的咕嚕聲,帶著一絲傲然。
而晚風本人,則是整個大陣的靈魂。她穿梭於山穀各處,親自勘定每一個核心陣眼與次級節點。穀底靈脈核心處,她以九塊巨大的“蘊靈石”布下“九宮蘊靈陣”,作為整個護山大陣的能量中樞,並設下層層禁製,確保其穩固與隱蔽。東西兩側山脊,她埋下數百根刻畫著銳金、烈焰符文的“殺伐陣樁”,引動地脈煞氣,一旦觸發,金戈鐵馬,烈焰焚天。中央穀地,則遍布“雲霧幻形陣”與“磐石守護陣”的節點,平日裡可彙聚靈氣,滋養穀中萬物,遇敵時則雲霧頓生,咫尺天涯,堅如磐石。
最關鍵的,是對天穹霞光的引動。晚風在觀霞台原址,耗費了足足七日之功,布下了一座極其繁複的“霞光掠影陣”。此陣以七七四十九麵特製的“流光鏡”為基,按照周天星辰方位排列,核心處更融入了一絲晚風自身精純的仙元為引。陣法成型的刹那,觀霞台上空仿佛出現了一個無形的旋渦,每日晨曦初露與夕陽西下之時,穀中彌漫的霞光如同受到召喚,絲絲縷縷彙入陣中,使得那四十九麵流光鏡光華流轉,氤氳生輝,儲存起獨特的霞光道韻。
整個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有弟子刻畫符文時靈力不濟,導致整塊玉牌報廢;有陣基埋設方位偏差毫厘,引發局部靈氣紊亂;更有一次,地脈連接時氣機衝突,導致小範圍地動,數間靠近邊緣的弟子居所出現裂痕,在青木長老帶領下才迅速修複妥當。但無論如何困難,在晚風的統籌指揮與穀內上下的齊心協力下,問題被逐一解決。
時間一天天過去,隱霞穀的地貌並未發生巨大改變,但一種無形的、肅穆而玄奧的氣息,卻開始在穀中彌漫。弟子們能感覺到,穀中的靈氣似乎更加濃鬱且有序了,修煉時往往能更快入定。偶爾,在某些角落,會看到地麵或岩石上浮現出轉瞬即逝的玄妙光紋。
一月之後,所有前期準備工作終於完成。成千上萬的陣基、陣旗、符文玉牌被準確埋設到位,核心陣眼亦穩固異常。
這一夜,月隱星稀,正是陰陽交替,氣機最為活躍之時。
隱霞穀核心區域,所有無關弟子已被清退,隻有淩霞婆婆、幾位長老,以及晚寶、阿金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