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加重了語氣:“劇本初稿出來之後,先拿給我看看。然後,你也彆忘了去打擾一下導演係的王紅衛老師。他在劇本結構和導演思維上,能給你很多一針見血的建議。我們倆幫你一起把把關,看看這個故事到底成色如何,還有哪些地方可以打磨得更精良。”
王勁鬆說著,臉上終於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你小子,這一點確實非常棒!在學校裡,有錢了,有名氣了,不是想著揮霍享受,而是願意拿出真金白銀,投資到實實在在的影視創作上,有想法,有魄力!這對於一個在校生來說,難能可貴。”
然而,話鋒隨即一轉,帶著點玩笑,又帶著點不容置疑的意味:“不過啊……你這選角,我怎麼琢磨著,男女主角好像都不是咱們北電的自己人啊?”他似笑非笑地看著陳誠,“肥水不流外人田嘛!以後選角,得多多照顧一下咱們學校裡的校友、師弟師妹們,給他們多一些機會。”
陳誠心裡咯噔一下,知道這是老師代表學校在“提要求”了。他立刻從善如流,連忙表態:“老師您提醒得太對了!是我考慮不周。一定一定!除了男女主角這兩個目前覺得特彆契合的角色,其他的,隻要是合適的角色,無論是主要配角還是龍套,我一定優先考慮咱們北電的校友和在校的師弟師妹!這點您絕對放心!”
聽到陳誠這番表態,王勁鬆臉上的笑容更真切了幾分,揮揮手:“行了,心裡有數就行。去吧,抓緊時間把劇本弄出來是正事。”
“哎,好的老師!那我先回去了。”陳誠如蒙大赦,連忙起身,恭敬地退出辦公室,輕輕帶上門。走到走廊上,他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感覺後背竟有點微微汗濕。應付這位目光如炬的班主任,比麵對美國那些媒體記者可要費神多了。
與此同時,南鑼鼓巷95號院。
左暉的辦事效率確實驚人。不過短短時日,房產的過戶所有法律手續、稅費繳納等一應繁雜事務,已全部辦理妥當。嶄新的、印著陳誠名字的房產證,已經安靜地躺在了他的抽屜裡。
此刻,左暉正陪著陳誠,站在略顯淩亂但骨架完好的院子裡,他們麵前,站著幾位年紀都在五十開外、衣著樸素但眼神矍鑠的老師傅。為首的一位,姓李,頭發花白,脊背卻挺得筆直,手上布滿了常年與磚瓦木石打交道留下的繭子,他是左暉動用了不少關係才請出山的古建修複專家,曾參與過不少重點文保單位的修繕工作。
“陳老板,這位是李師傅,他帶的團隊,是咱們北京城搞傳統建築修複這個圈子裡,數得著的頂尖好手。”左暉恭敬地介紹道,“尤其是對清末民初到建國後這段時期的民居建築特點和內部陳設,李師傅是活字典。”
陳誠不敢怠慢,上前一步,誠懇地說:“李師傅,辛苦您和各位老師傅跑這一趟。這個院子,就拜托各位了。”
李師傅話不多,隻是點了點頭,目光已經如同掃描儀一般,開始仔細打量院落的梁柱、瓦當、地麵的青磚。“陳老板有什麼具體要求?”
陳誠早有腹稿,他指著院子,清晰地說道:“李師傅,我這個院子,主要目的是為了拍一部講述五六十年代老北京故事的電視劇。所以,核心要求就八個字:修舊如舊,原汁原味。”
他邊走邊細說:“首先,所有外立麵的磚牆、瓦片、木門窗、油飾彩畫,必須嚴格按照那個時期的工藝和風貌來修複,不能看出任何現代的痕跡。”
“其次,內部空間,包括正房、廂房、倒座房,所有的隔斷、吊頂、地麵,都要恢複成當年的樣子。我需要那種一走進來,就仿佛穿越回五六十年代的感覺。”
“第三,水電線路要全部重新鋪設,但要隱藏好,絕對不能穿幫。開關就用老式的拉線開關,燈就用白熾燈泡和那種搪瓷燈罩。家具、擺設、日用品,比如搪瓷臉盆、暖水瓶、老式收音機、縫紉機、掛鐘等等,全部要按照那個年代的樣式去搜集、定製,要經得起特寫鏡頭的考驗。”
“最後,院子裡的地磚縫隙,我希望能長出點青苔;牆角,要做出一點風雨侵蝕的自然痕跡。總之,要‘舊’,但不能‘破’;要有生活氣息,但不能是臟亂差。這個度,就全靠您各位老師傅的手藝來把握了。”
李師傅聽完,一直嚴肅的臉上,反而露出了一絲遇到知音般的讚許神色。他乾這行大半輩子,最怕的就是甲方既要老味道,又非要往裡加各種不倫不類的現代元素。像陳誠這樣目標明確、尊重傳統工藝,又懂得藝術真實與曆史真實相結合的年輕主顧,實在少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陳老板是懂行的。”李師傅終於說了句長話,“您放心,您要的這個味道,我們明白。磚瓦木料,我們會去找老物件,或者按老法子定做。油漆,用傳統桐油和礦物質顏料。家具擺設,我認識幾個專收老貨的朋友,東西保真。保證給您還原出一個原汁原味、能直接開機拍戲的‘老院子’!”
“太好了!有您這句話,我就放心了!”陳誠心中大定,“預算方麵,不必過分節儉,關鍵是要效果。材料要用好的,工錢也按市場最高標準結算,絕不能虧待了各位老師傅的手藝和辛苦。”
左暉在一旁聽著,心中對陳誠的評價又高了一層。這位年輕的雇主,不僅有財力、有想法,更難得的是懂得尊重專業,做事大氣,前途不可限量。
送走了李師傅一行,陳誠獨自一人站在空曠的院落中。冬日的陽光斜照進來,在布滿曆史痕跡的青磚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他仿佛已經能看到,不久之後,這裡將炊煙嫋嫋,鄰裡穿梭,“傻柱”提著飯盒晃悠,“秦淮茹”在院裡洗洗涮涮,“三位大爺”在院當中下棋爭論……《情滿四合院》的悲歡離合,將在這座被他親手“複活”的院子裡,生動上演。
學校的“審查”暫時過關,房產手續落定,專業的施工團隊也已就位。萬事俱備,隻欠——那個凝聚了他前世喜愛與今生野心的劇本了。
喜歡華娛重生之完美人生請大家收藏:()華娛重生之完美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