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送完了哥哥張國榮)的最後一程以後,回到半島酒店,已經了吃晚餐的時間,幾個人就在餐廳點餐吃完了晚飯,心情都不怎麼好啊,都回自己房間去休息了,他們都是第二天上午的飛機,劉亦菲就要回國內,陳誠就要回美國了,要去跟華納敲定合作的關係了。
與華納兄弟的合作一經敲定,龐大的宣傳機器便立刻轟然啟動。好萊塢頂級製片廠的效率在這一刻展現得淋漓儘致。幾乎是在合同墨跡未乾的第二天,關於《電鋸驚魂》的第一波宣傳造勢就已經悄然登陸了網絡。一些知名的恐怖電影論壇和影評人社區,開始流傳出關於一部“顛覆性”、“挑戰心理極限”的獨立恐怖電影的“內部消息”和“極早期口碑”,刻意營造出一種神秘而引人探究的氛圍。
華納的市場部深諳此道,他們並沒有一上來就鋪天蓋地地投放預告片和海報,而是選擇了一種更具黏性的“病毒式營銷”策略。一些設計簡潔、卻透著詭異氣息的圖片開始在一些小眾但精準的網站上出現——比如一個生鏽的金屬齒輪特寫,背景是暗紅色的汙跡;或者是一段看似毫無意義的摩斯電碼,破譯後是簡單的“遊戲開始”gaestarts)字樣。
同時,溫子仁這位被華納著力打造的“恐怖新銳導演”,也開始在一些線下恐怖迷聚會和大學電影社團中進行小範圍的交流。他富有激情的講述和對恐怖電影獨到的見解,成功地吸引了一批核心恐怖片粉絲的注意,為電影積累了最初、也最珍貴的一批原始擁躉。
陳誠通過好奇貓影業的渠道,密切關注著這一切。他看到華納的宣發方案時,心裡也不得不佩服其老辣。這種層層遞進、逐步點燃市場好奇心的方式,遠比一上來就狂轟濫炸要高明,尤其對於《電鋸驚魂》這種依靠概念和反轉製勝的電影而言,更是如此。
“宣傳已經全麵啟動了,”在一次與溫子仁和公司核心團隊的視頻會議上,陳誠總結道,“華納這邊做得非常專業,我們要做的就是全力配合。老文,你這邊需要準備好接受幾家主流娛樂媒體的專訪了,到時候氣場要足,要把我們這部電影的創新性和顛覆性講透。”
“我明白,陳總。”溫子仁顯得既緊張又興奮。他深知,這不僅僅是他個人的機會,更是好奇貓影業在好萊塢站穩腳跟的關鍵一役。
“另外,”陳誠補充道,“後續的宣傳節奏,特彆是預告片的發布節點和媒體看片會的安排,我們要及時溝通。我對這部電影的質量有絕對信心,隻要前期口碑能發酵起來,後續的票房潛力巨大。”
電影宣傳的事情按部就班地推進著,陳誠便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第二件大事上——為未來的特效和動漫公司采購頂尖硬件設備。
在維特介紹的一位熟悉好萊塢技術供應鏈的資深經理人陪同下,陳誠開始了他的“掃貨”之旅。他們沒有去那些麵向普通消費者的電子賣場,而是直接驅車前往洛杉磯地區幾個大型的影視器材租賃公司和專門服務於工業光魔、維塔數碼等頂級特效公司的專業設備供應商倉庫。
這裡仿佛是另一個世界。沒有炫目的廣告和促銷標簽,隻有冰冷、嚴謹的工業美學。一排排機櫃閃爍著指示燈的幽光,高精度的otionntro設備靜靜地立在倉庫一角,還有那些價值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美元的渲染農場,發出低沉而持續的嗡嗡聲,仿佛蟄伏的巨獸。
陳誠看得眼花繚亂,同時也心潮澎湃。他深知,未來電影工業的競爭,很大程度上就是技術實力的競爭。他想要打造的中國特效和動漫公司,絕不能從一開始就輸在起跑線上。
“陳先生,請看這一套,”供應商的銷售總監指著一套由多個機箱組成的龐大係統介紹道,“這是sgi最新型號的圖形工作站集群,專門用於高精度三維建模和實時渲染。目前很多大型特效場景的初步構建,都離不開它。它的浮點運算能力……”
銷售總監滔滔不絕地介紹著各種晦澀難懂的技術參數,陳誠雖然不能完全理解,但他把握住了核心——性能、穩定性和行業認可度。
“那一套呢?”陳誠指向另一套外觀略有不同,但同樣看起來就價格不菲的設備。
e係列高端後期特效製作係統,主要用於電影級彆的合成、調色和特效處理。操作非常複雜,需要專門的藝術家才能駕馭,但效果是行業頂尖的。”
陳誠一邊聽,一邊在心裡與小e提供給他的、來自未來的技術發展路線圖進行比對。他發現,這個時代的很多硬件,雖然在絕對算力上遠不如後世,但在其特定的專業領域,已經形成了非常成熟和高效的解決方案。他要做的,不是好高騖遠地去追求那些目前還不存在的“黑科技”,而是將這些已經經過市場檢驗的、最頂級的硬件整合起來,形成一個強大的初始生產力平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而不僅僅是幾台孤立的機器。”陳誠對陪同的經理人和銷售總監說道,“從前期建模、渲染,到後期合成、調色,乃至音效處理,我需要一套能夠支撐起一部中等規模特效電影全流程製作的硬件環境。”
他提出要觀看一些設備的實際演示,特彆是渲染農場在處理複雜粒子特效和全局光照場景時的表現。在專業的演示室裡,看著屏幕上由無數多邊形構成的恐龍模型在燈光下展現出驚人的皮膚質感和肌肉運動,看著浩瀚的星雲在虛擬宇宙中旋轉、碰撞,陳誠的眼中閃爍著光芒。這就是技術的力量,是能將想象變為現實的力量。
經過連續幾天的考察和比對,甚至在特朗普的牽線下,還秘密參觀了一家因為經營不善正準備出售部分資產的中型特效公司的工作室,陳誠心裡終於有了底。
他圈定了一個采購清單,上麵列出了包括sgi圖形工作站、discreetogic特效係統、kinoton膠片掃描儀、以及一套擁有數百個處理器核心的渲染農場在內的數十種關鍵設備。總預算高達近千萬美元,這還隻是硬件投入,後續的軟件采購、人員培訓和維護費用更是天文數字。
當他把這份清單遞給特朗普過目,並希望他能利用渠道幫忙以更優惠的價格和更順利的通關流程搞定時,即便是見慣了大場麵的特朗普,也挑了挑眉毛。
“陳,我的朋友,你確定要玩這麼大嗎?”維特拿著清單,分量感十足,“這簡直是要把半個工業光魔搬去中國。這可不是小孩子過家家,後續的投入會像一個無底洞。”
“維特,我非常確定。”陳誠目光堅定,“我看好的是未來。未來的電影,視覺奇觀將是核心競爭力之一。我現在投入的每一分錢,都是為了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主動。而且,這不僅僅是關於電影,這還關乎於技術積累和產業升級。”
維特聳聳肩,他雖然對技術細節不感冒,但他懂得投資和遠見。他欣賞陳誠的這種魄力。“好吧,既然你心意已決。這份清單我先拿著,我會找我的人去詢價和協調。放心,有我的麵子在,價格和海關方麵,都會給你最優惠的條件。”他頓了頓,露出一絲商人式的狡黠,“不過,到時候你的特效公司真的做起來了,可彆忘了給我個優先合作權,或者……打個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