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2003年末,北京城籠罩在一片辭舊迎新的氛圍中。馮小剛坐在工作室裡,盯著手中的票房報表,眉頭緊鎖。他那部被寄予厚望的賀歲片,預計最終票房隻能停留在四千多萬,這與陳誠那部已經在國內掀起觀影狂潮、預計總票房將突破1.7億人民幣的電影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怎麼可能?"馮小剛喃喃自語,手指無意識地敲打著桌麵。他想起第一次見到陳誠時的情景,那時這個年輕人還隻是個初出茅廬的新人,誰能想到短短時間內就能取得如此成就。
與此同時,在華誼兄弟的辦公室裡,王中軍和王中磊兩兄弟正對坐飲酒,氣氛沉悶。
"當初要是投了那部電影,現在至少能分一個億。"王中軍歎了口氣,將杯中的酒一飲而儘。
王中磊苦笑著搖頭:"誰說不是呢?當時覺得風險太大,誰能想到一部小成本電影能有這樣的票房奇跡。"
就在這時,陳誠正在北京飯店的一個包間裡,與一眾電影界的大佬們聚餐。金碧輝煌的包間內,圓桌上擺滿了精致的菜肴,但眾人的注意力顯然不在美食上。
"陳誠啊,你說我這電影為什麼在南方就是賣不動呢?"馮小剛終於忍不住問道,語氣中帶著幾分困惑和不甘。
陳誠放下筷子,認真思考了一下:"馮導,恕我直言,您的電影中的笑點和梗大多帶有濃鬱的北方特色。南方觀眾對這類幽默的接受度可能沒那麼高。"
他頓了頓,繼續解釋道:"這就好比南方的幽默到了北方也會水土不服一樣。要想實現全國通殺,恐怕要儘量避免區域性的笑點,讓幽默更加通用化。"
馮小剛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舉起酒杯:"有道理,來,喝酒!"
坐在一旁的薑文插話道:"你們這還算好的,我這才叫慘。還得再打磨一年劇本,眼看著你們一個個都在大展拳腳。"
陳誠轉向薑文,誠懇地說:"薑導,打磨劇本不是壞事。您想想,如果能用這一年時間把劇本打磨得更加精致,到時候一鳴驚人,豈不是更好?"
薑文歎了口氣:"理是這麼個理,但是看你這部電影的票房,我這心裡不是滋味啊。你這電影投資才一千萬,現在光東南亞票房就可能達到兩億美元,這投資回報率也太驚人了。"
陳誠謙虛地擺擺手:"運氣好而已,主要還是團隊配合得好。"
這番話讓在場的韓三平更加懊悔。作為中影集團的掌門人,他曾經有機會投資陳誠的電影,最終卻因為猶豫而錯失良機。現在看著這部電影在全球市場上勢如破竹,他恨不得時光能夠倒流。
“以後說什麼也不能再錯過陳誠的項目了。”韓三平暗自下定決心。
酒過三巡,話題漸漸轉向了即將到來的春節。
葉大鷹說:“今年我得回廣東五華老家過年,再不回去老爺子該發火了。”
陳誠聞言眼睛一亮:“我也要回江西老家過年,要是不回去啊,估計我爺爺要生我一年的氣,老人家是希望我們每一年回去給他彙報一下,一年我們的近況,看看有什麼需要他提點我們的?”
“你家還有這事啊?!”葉大鷹高興地說,“對了,你們公司什麼時候放假?”
陳誠想了想:“今年讓大家早點休息吧。反正現在主要就是在等票房結算,其他事情年後再說。明年估計就沒這麼輕鬆了。”
韓三平關切地問:“陳誠,我看你最近布局很廣啊,是有什麼大計劃嗎?”
陳誠放下酒杯,正色道:“確實有些想法。我覺得要想在影視行業立足,必須打通全產業鏈。現在的影視行業看起來紅火,但實際上很多環節都很脆弱。”
他繼續解釋道:“就拿演員片酬來說,現在確實不高。但是我們這種單靠票房賺錢的模式,抵禦風險的能力太差了,歐美國家,他們是靠多版權,多種渠道收回成本的,就哪怕這部電影虧了。但他從彆的地方都可以賺回來,所以啊,我們也要開發多渠道的收入。
現在就拉我這部電影來說,雖然開始各個影視演員票房都不就是片酬都不高,但是電影大賣後,是不是該給各位主創團隊的人多派發紅包呢?是吧,那大家都應該知道,肯定是要發的嘛,但是我要說的是,那我如果是發了高價格,請演員過來給我演這部電影,我虧了本,人家會不會把會不會把那個片酬還回來?不會吧?其實我們把那個片酬一談好了以後,就說明我們這個交易已經在完成過程當中。電影票房我賺了錢,情義,這是情義,我不發紅包,那也是理所應當,但是我們這個社會,如果我賺了錢,真不發紅包,那以後那就大家都說這個老板太太不是個東西了,什麼話都有了
我已經準備給所有主創人員發紅包。畢竟電影賺了錢,不能虧待了出力的人。”
韓三平讚同地點頭:“在我們這個行業是沒有辦法的,你賺了錢了,你不派發一點紅包,這是說不過去的,讓大家享受到這部電影成功帶來的利益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個做法很對,隻有讓大家都能分享到成功,這個行業才能良性發展。”
“這個我也倒承認,對啊,我們才要多開發渠道出來,為我們創創收益啊,不然的話,單靠票房,那這個抵禦風險能力,那真的是太差了”陳誠話鋒一轉,“不過明年的話,我的重心應該是要放到彆的地方了,電影的話,我明年的話,估計會交給陳國富全權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