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的洛杉磯,空氣中都彌漫著頒獎季特有的焦灼與興奮。陳誠的行程緊得像一張拉滿的弓。將弟弟安然送入校園後,他便馬不停蹄地直奔機場。時間已是刻不容緩,唯有包機方能趕上這場音樂界的終極盛會。
2月7日,飛機終於降落在洛杉磯國際機場。長時間的飛行並未在他臉上留下太多疲憊,唯有眼底深處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迫。他沒有時間去感受加州的陽光,老友維特早已在出口等候。沒有過多的寒暄,一個堅實的擁抱便足以代替千言萬語。
“房子讓家政公司給收拾好了,按照你的習慣。”維特接過簡單的行李,一切儘在不言中。這處比弗利山莊的宅邸,本就是維特介紹給他買的一處房產,而他在國內的日子更多些,平日的打理也全由維特信任的家政公司每周打理。這次提前得知他要來,更是特意在前一天進行了徹底的清掃,此刻正以最佳狀態迎接主人的歸來。
抵達彆墅,內部果然一塵不染,靜謐而舒適。陳誠打開冰箱,裡麵竟也貼心備好了些食材,顯然是維特的細心安排。但此刻,兩人都無意下廚。風塵仆仆之下,他們選擇了比弗利山莊一家聲名在外的米其林三星餐廳,簡單卻精致地享用了一餐。飯後,維特識趣地告辭,將寶貴的時間留給需要調整時差的陳誠。
此刻的他,需要的是絕對的休息與沉澱。他深知,明天的斯台普斯中心,將是他必須全力以赴的戰場。
2004年2月8日,洛杉磯斯台普斯中心。
這一夜的格萊美,在華人世界獲得了空前的關注。港澳台乃至內地的媒體與粉絲,都在翹首以盼,等待著那個東方身影的亮相。此前的小道消息早已不脛而走——陳誠不僅受邀,更極有可能斬獲獎項!在這個以打入好萊塢、獲得西方認可為至高榮譽的年代,他的此次出征,無異於向華語娛樂圈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就連平日對格萊美報道不多的國內電視台,也紛紛調整了計劃,準備跟進報道。所有關注的目光,此刻都聚焦於洛杉磯。
而身處風暴中心的陳誠,此刻已從容步入會場。
星光大道之上,狂熱粉絲的聲浪與媒體密集的閃光燈交織成一片光的海洋。加長林肯車門開啟,陳誠穩步踏出。
他一身量身定製的黑色禮服,剪裁極致利落,沒有任何品牌ogo的喧囂。唯有在鏡頭拉近時,才能看見左側領口以暗線精密繡製的龍紋,於低調中蟄伏著東方的磅礴力量。他沒有在紅毯上刻意流連,隻是邁著沉穩的步伐,向兩側投以淡然的微笑與致意。然而,那份從容與周身散發出的沉靜氣場,已瞬間成為全場焦點。
“okhere!”
“陳誠!看這邊!”
中英文的呼喊聲此起彼伏。他流利的英語與對場合的熟悉,讓他毫無隔閡,而那獨特的東方氣韻,又讓他顯得如此卓爾不群。直播鏡頭緊緊追隨,主持人用激動的聲音介紹著這位“來自東方的音樂魔法師”。
與此同時,萬裡之外。無數親友、粉絲守候在電視機前,緊張地盯著屏幕。當陳誠的身影出現時,眾人皆是一震。他這身行頭來自何處?無人知曉。事實上,陳誠自己也覺得好笑,至今竟無一國際頂級品牌主動尋求代言。他也樂得清靜,乾脆不借任何品牌之勢,直接讓小e提供設計,尋了頂級的私人裁縫與鞋匠,從頭到腳完全定製。他甚至懶得佩戴手表,全憑自身氣場支撐。
步入會場內部,金色的留聲機獎杯在燈光下閃爍著誘人的光芒。座無虛席的觀眾席上,皆是當今樂壇呼風喚雨的人物。陳誠在華納團隊安排的座位落座,神情自若,仿佛周遭的一切喧囂都與他無關。唯有他自己知道,平靜的外表下,是對自己音樂被世界級殿堂認可的那一份期待。
頒獎典禮按部就班地進行。當頒發到技術類獎項時,陳誠憑借《akeeup》那開創性的電子民謠編曲,毫無懸念地摘下了“最佳舞曲電子錄音”獎。
這是他今晚的第一座留聲機。
他從容上台,用流利的英語說:“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座獎項,我是一名音樂人,也是一名電影人,但是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座獎項,感謝格萊美,感謝組委會,也感謝我的爸爸媽媽,還有我的我的所有的親朋好友,感謝北京電影學院我的母校,在這裡,我特彆要感謝的是我的班主任王勁鬆,還有我的導演係老師王衛紅,這兩位老師給了我很多的教了我很多的東西,也教導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在這裡我要感謝這兩位老師的教導,最後感謝了製作團隊和華納唱片,言辭精煉,風度卓然。台下不少音樂人投來讚賞的目光,他們欣賞這種純粹依靠作品說話的態度。”
緊接著,憑借《beiever》中那撕裂長空的力量感與爆炸性的演繹,他再次登台,斬獲“最佳搖滾表演”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一上台,就故作苦惱地揉了揉眉心,對著台下那群穿著皮衣、發型不羈的搖滾老哥們方向笑了笑:“嘿,在座的各位搖滾大佬們,你們這下可要加把勁了啊!”台下一愣,隨即爆發出更大的笑聲和口哨聲。
“這個獎我拿了,”他晃了晃獎杯,眼神裡閃著狡黠的光,“但我總覺得是取巧了。希望明年,你們能有人站出來,堂堂正正地從我手裡把它搶回去!搖滾的精神是什麼?永不言敗!我期待你們的挑戰!”這番話,既展現了實力,又給足了同行麵子與尊重。當他走下台時,許多搖滾樂手主動與他握手、擊掌,眼神裡充滿了認同。
下的這些參加格萊美的那些音樂人,還有現場的人都覺得這個東方人很有意思,他沒有東方人的那個含蓄,他喜歡他在這裡調侃著在座的各個人,特彆是這一生的,或者講直接調侃到那個搖滾的,而且搞得人家搖不能念也很激動,因為為什麼呢?這個人很認同他們的這些人的觀點,搞搖滾能力就特彆需要這樣的,而且人家直接說的了,這次是我取巧了,人家不是說他直接實際上碾壓他們,這就是非常給他麵子,所以他們這一次看到他走下台都給他握手啊,還有鼓掌,真的是表示認同了這個亞洲來的音樂人
會場的氣氛開始變得微妙而熱烈。連續斬獲兩個極具分量的分類獎項,已然證明了他的音樂在不同風格領域內那不容置疑的統治力。
頒獎典禮呢,也是在一個一個的過過程中走著,隨後,是“最佳流行歌手”。
頒獎嘉賓念出提名名單,當“chencheng《untingstars》”的名字響起時,鏡頭瞬間鎖定了他。競爭者無一不是頂尖強者,但當信封開啟,那個名字被清晰念出時,現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第三座!
他再次站上話筒前,感言中多了幾分動人的真誠:“音樂是世界的語言。感謝所有讓這首歌被聽見的人。我相信,每個人都能在星空下,找到屬於自己的那顆星。”
真正的高潮,在“最佳新人”獎項揭曉時到來。這幾乎是毫無懸念的一刻,當他的名字響徹會場時,全場觀眾起立,掌聲雷動!這是對他以橫空出世之姿,單槍匹馬改變樂壇格局的至高肯定。
他手握第四座獎杯,目光掃過台下那些曾經隻能在唱片裡仰望的麵孔,微笑道:“這個獎,獻給所有敢於夢想的‘新人’。永遠不要被定義,永遠相信無限可能,哎呀,這是我今天晚上的第四次做獎杯了,也感謝朱雲飛。”
至此,他已追平了當晚的個人獲獎記錄。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真正的王冠,尚未降臨。
終於,來到了最重量級的“四大通類”獎項之一——“年度歌曲”。
頒獎嘉賓是樂壇常青樹,他打開信封,頓了頓,目光複雜地掃過台下,緩緩念出那個注定今夜要被銘記的名字:“獲獎的是……《vivaavida》,陳誠!”
“轟——!”
巨大的聲浪仿佛要掀翻斯台普斯中心的屋頂!曆史在這一刻被鑄就!一位華人音樂家,憑借一首充滿曆史隱喻與哲學思辨的史詩級作品,征服了所有評委,拿下了格萊美最高榮譽之一!
陳誠在那一刻,深深吸了一口氣。他站起身,與身邊激動得難以自持的華納高層緊緊擁抱,隨後穩步走向那個閃耀的舞台。
他從頒獎嘉賓手中接過了那尊最為沉甸甸的金色留聲機。這是今晚的第五座,亦是分量最重的一座。
他站在話筒前,會場漸漸安靜下來,所有人都屏息凝神,想要聆聽這位東方征服者的心聲。
“謝謝。”他用中文開場,隨即切換到流利的英語,“這是一段關於生命、權力與反思的樂章。感謝所有理解它靈魂的人。”
他高高舉起獎杯,目光沉靜而極具力量,仿佛穿透了鏡頭,直視著整個世界。
“音樂無界,思想無疆。這,隻是一個開始。”
這一刻,格萊美的史冊上,被永久地刻下了一個東方的名字——陳誠。一個屬於他的時代,正式宣告開啟。
國內此時,已是一片歡騰的海洋。
網絡被“陳誠牛逼”的呐喊徹底淹沒。圈內好友,如謝霆鋒等人,在由衷羨慕的同時,也更加佩服。他們中的一些人,曾親眼在錄音室見證這張專輯的誕生,深知陳誠那近乎苛刻的音樂素養與一遍過的恐怖實力。更讓他們稱奇的是,陳誠的嗓音仿佛毫無禁忌,煙酒不忌,與傳統意義上需要精心嗬護的歌手截然不同。
而此刻,最感到尷尬的或許是香港某頒獎禮的組委會。他們此前為了平衡本地圈子的人情世故,並未邀請這位早已超越地域界限的“爺爺”,也未打算將獎項頒給他。他們或許曾以為對方會需要這個獎項,但現在,情況徹底逆轉——人家連格萊美都拿到手軟,還會在意你那點地方獎項嗎?正如陳誠內心所想:“愛給不給。”他已決定,在完成下一階段的目標後,便將公開宣布退出所有音樂獎項的角逐,把機會留給更多人。畢竟,他從來就不靠這個吃飯。
他的初衷,隻是用音樂打開名氣。如今,名氣已如日中天,他的電影《戀愛至上》更將借勢在全球上映,這波免費的全球流量,不蹭白不蹭。
反觀內地,則是一片揚眉吐氣的歡騰。他的成功,被視為打破了整個東南亞地區音樂人在國際上的天花板。就連台灣樂壇的前輩們也佩服得五體投地,因為他們終其一生都難以企及的榮譽,竟被這個年輕人一舉攻克,而且是以一種“橫掃”的姿態。此時的格萊美,其含金量與全球知名度,毋庸置疑。
他的手機開始持續震動,來自熟悉的藝人、歌手、演員朋友、親戚的祝賀信息蜂擁而至。然而,在這巔峰時刻,陳誠的內心卻異常平靜。他的目光,已然投向了更遠的遠方。
喜歡華娛重生之完美人生請大家收藏:()華娛重生之完美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