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馬化騰早已習慣了眾星捧月的日子——走到哪兒都有人恭維他“馬總”,說話小心翼翼,辦事處處周到,看似風光,實則少了幾分自在。可到了北京,麵對這幫京圈大佬,沒人把他當什麼“互聯網巨頭”,隻當是能一起喝酒聊天的朋友,該調侃就調侃,該勸酒就勸酒,反倒讓馬化騰徹底放鬆下來。
酒局上,京圈大佬們的侃功和勸酒本事遠超馬化騰想象,你一言我一語地“忽悠”他喝酒,話匣子一打開,馬化騰也不裝斯文了,話多了,笑聲也爽朗了,連陳誠都忍不住覺得:“這樣才好玩。”最後,馬化騰果然被喝得酩酊大醉,陳誠乾脆把他留在家裡休息,將人扶到客房,蓋好被子,便轉身離開——男人嘛,偶爾一晚上不洗澡也沒什麼,等第二天叫人來打掃就行。
送走其他客人時,陳誠也沒多費心:喝醉酒的,幫著聯係家屬來接;沒人接的,問要不要留下過夜,大家卻都擺擺手,說“在北京住慣了,回去還能洗個澡”,便各自散了。
沒想到第二天一早,馬化騰比陳誠起得還早,還讓助理把行李都搬來了。陳誠看著他精神抖擻的樣子,笑著打趣:“馬總,昨晚喝得儘興吧?”
馬化騰苦笑著擺手:“京圈這幫人太能侃了,也太能勸酒了,我算是徹底服了。”
“這樣才有意思嘛。”陳誠說,“你在深圳天天被人捧著,‘馬總’長‘馬總’短,哪有人像昨晚那樣跟你隨便喝、隨便聊?這就是北京城的侃爺,自在。”
馬化騰點點頭,突然來了興致:“下次我來北京,再帶幾個朋友過來;要麼你把這幫大佬帶到深圳,我來招呼,找些朋友陪你們喝個夠。”
“這話可是你說的!”陳誠立刻接話,“到時候我帶一幫人去深圳蹭吃蹭喝,你可彆心疼。”
“這點錢算什麼?小事。”馬化騰大氣地說。
兩人說笑間,陳誠突然想起正事:“對了,今天的會幾點開?”
“上午10點,分兩場,上午兩小時,下午兩小時。”馬化騰解釋道,“這是工信部舉辦的,誰都不敢不來——現在哪個老板不忙?但國家部門牽頭,再忙也得到場。”
“好家夥,搞得跟研討會似的。”陳誠吐槽了一句,兩人吃完早餐,便直奔會議地點——政協大禮堂的會議室。一進門,陳誠就愣了愣:人真不少,媒體記者來了一大堆,底下坐著的好多人看著也眼熟,上輩子雖沒打過交道,卻也聽過名字。
他的目光落在了張朝陽身上——上輩子他跟張朝陽還算合得來,知道這人性格愛折騰,對企業卻有點“放養”心態:錢賺夠了,就覺得企業好壞無所謂,明明不想管,卻又占著總經理的位置不放。陳誠心裡暗忖:“現在搜狐還是門戶網站的頭部企業,可風光不了幾年了。等互聯網競爭真正白熱化,張朝陽若沒跟上腳步,公司遲早會從頭部滑下來,說到底還是領導思路的問題。”
上午的發言環節,張朝陽第一個上台,說了不少企業未來的發展計劃,陳誠卻越聽越皺眉:“什麼都想做,搜索、門戶、社交……哪有精力顧得過來?要麼把搜索做到極致,要麼深耕門戶,廣撒網隻會什麼都做不好。”
後麵新浪等企業的老板發言,陳誠也沒聽出太多新意,隻覺得大家都在“吹牛逼”,沒說到點子上。中午吃飯時,不少人注意到了陳誠——畢竟馬化騰身邊跟著個年輕麵孔,難免引人好奇。一打聽才知道,這是騰訊的戰略顧問,還是個北電演員,演過電影、唱過歌。
“騰訊現在是真厲害啊,那款遊戲火遍全球,在全世界互聯網都有一席之地。”有人羨慕地說,“陳天橋的盛大、我們這些企業,都知道遊戲是熱門,可沒好遊戲、沒核心引擎,抄都抄不來——人家的畫麵流暢度、引擎技術,哪是那麼容易複製的?等我們研發出來,玩家早就不感興趣了。”
下午的發言環節,輪到騰訊時,馬化騰坐在台下,陳誠則走上了講台。他清了清嗓子,開口道:“各位工信部領導、各位互聯網企業的老板、高管,還有現場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一名歌手,也是一名演員,同時也是一名導演,我叫陳誠,我是騰訊的戰略顧問,同時還是北電02級的學生。”
一句話拉近了距離,台下不少人笑了起來。陳誠話鋒一轉,直接點題:“上午聽了張總的發言,我有個想法想跟大家分享:企業發展,不能貪多求全,得先有一款拿得出手的核心產品,再圍繞核心產品做周邊延伸。就像人有擅長的領域,企業也有自己的優勢——把優勢做到頂尖,企業就成功了;等這一塊無人能及,再去拓展下一個賽道,才是穩妥的路。”
他頓了頓,聲音抬高幾分:“今天更想跟大家深聊的,是未來五到八年裡,中國互聯網真正的藍海在哪,我們眼下差在哪、該往哪走。這些不是憑空猜測,是從技術演進規律和用戶需求變化裡摸出的門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先說說肯定會爆發的幾個賽道。第一個是搜索引擎,現在大家還習慣逛門戶看新聞,但用戶早晚要從‘被動接收’變成‘主動找信息’,誰能把搜索的精準度、響應速度做到極致,誰就握得住最核心的流量入口。國外已經有企業靠算法革新把搜索做透了,他們的技術能給網頁權威度排序,還能快速抓取海量信息,這正是我們該追的方向。第二個是電子商務,現在不少人覺得網購‘看不見摸不著’不踏實,但這種顧慮遲早會被打破。隨著物流和信用體係慢慢建起來,從個人賣貨到企業開店,從實物商品到服務消費,這裡麵藏著萬億級的市場,早布局就能早占坑。第三個是社交網絡,聊天工具隻是基礎,接下來一定會出現能聚合人群、快速傳播信息的新平台,不隻是朋友間聊天,更是觀點碰撞、熱點發酵的地方,這種強連接的價值比想象中更大。第四個是移動互聯網,現在的手機還隻是通話工具,但技術遲早會突破,未來的手機會變成能揣在兜裡的‘微型電腦’,能上網、能聊天、能購物,這會是比pc互聯網大得多的增量市場,誰先適配這個場景,誰就贏了先機。”
說到這裡,陳誠話鋒一轉,語氣多了幾分凝重:“但我們得清醒,不少地方我們還遠不如國外。首先是核心技術的硬傷,就說搜索引擎的算法,國外已經有成熟的權重評估模型,能精準識彆優質信息,我們還在靠人工編輯調優;遊戲更不用提,人家早有自研的核心引擎,畫麵渲染、物理效果的細膩度甩我們幾條街,我們現在抄的隻是表麵,底層邏輯和核心代碼根本摸不透。其次是基礎設施的短板,現在很多企業的服務器、數據庫都租在國外,不僅成本高,數據安全更沒保障,萬一遇到技術限製或安全風險,整個業務都可能停擺。之前的病毒事件大家都記得吧,這就是網絡安全防護薄弱的教訓。還有商業模式的深度,國外企業早就開始做‘生態閉環’,靠核心產品留住用戶,再通過其他服務變現,我們大多還停留在‘單點賺錢’——門戶靠廣告,遊戲靠充值,沒形成用戶留存、轉化的完整鏈條。”
台下一片安靜,沒人再交頭接耳,連工信部的領導都坐直了身子。陳誠繼續說道:“所以我們的發力點很明確,就三個方向。第一,死磕核心技術,把‘卡脖子’的短板補上。像騰訊現在砸重金做自己的數據庫,把服務器從國外遷回來,就是要握牢數據安全的主動權;遊戲領域彆再盯著抄彆人的成品,沉下心搞引擎研發,哪怕花幾年時間,隻要做出自己的核心技術,就能在全球站穩腳。未來技術標準會越來越統一,這正是我們追上來的機會。第二,跟著政策和需求走,踩準市場節奏。國家肯定會越來越重視信息化,不管是電商的信用體係建設,還是網絡安全的規範,政策導向就是資源傾斜的方向,順著這個方向做,比自己瞎闖強十倍。比如電商,現在缺的是信任和物流,提前布局這些配套,等市場爆發時就能直接受益。第三,提前布局移動場景,彆等浪潮來了再造船。現在就要投入研發適配移動設備的產品,聊天工具要做移動端,電商要琢磨手機上的購物流程,社交要考慮隨時隨地的交互——技術突破隻是時間問題,誰先拿出成熟的移動產品,誰就能搶占先機。”
“還有一點最關鍵,數據是未來的‘石油’。現在國外已經開始琢磨大數據的應用了,通過分析用戶行為優化產品、精準匹配需求。我們得早點建立自己的用戶數據庫,做好數據沉澱和分析,不管是做產品迭代還是精準服務,都能快人一步。而且數據握在自己手裡,既是安全保障,也是核心競爭力,這步棋必須走在前麵。”
說到最後,陳誠笑著擺手:“這些不是預言,是技術和市場發展的必然邏輯。現在我們和國外有差距,但差距就是機會。隻要找準賽道、死磕技術、踩準節奏,中國互聯網不僅能追上國外,還能走出自己的路。”
話音剛落,台下立刻響起雷鳴般的掌聲——不少老板眼神發亮,顯然被這番話點醒了。馬化騰坐在台下,嘴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沒白讓陳誠來發言,這一番話,比任何華麗的報告都管用。
喜歡華娛重生之完美人生請大家收藏:()華娛重生之完美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