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站派出所的接待室裡,暖氣開得很足,卻壓不住空氣裡的焦灼。陸野剛把離家出走的女孩小琪帶到長椅上坐好,門口就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女孩的父母趕來了。
母親穿著洗得發白的帆布外套,袖口還沾著些許麵粉,手裡攥著個鼓鼓囊囊的塑料袋,裡麵裝著女兒愛吃的蘋果;父親則穿著一身半舊的工裝,皮鞋上沾著泥點,顯然是從工地直接趕過來的。兩人一進門,目光就鎖在小琪身上,原本緊繃的神情瞬間垮了,滿是焦急和愧疚。
“傻孩子!你這是跑哪兒去了啊!”母親幾乎是撲到小琪麵前,一把將女兒摟進懷裡,聲音發顫,眼淚順著臉頰往下掉,“媽媽昨天不該跟你爸吵那麼大聲,你彆嚇媽媽行不行?”
小琪埋在母親懷裡,肩膀微微發抖,卻還是沒說話。父親站在一旁,眼圈通紅,雙手反複搓著工裝下擺,嘴唇動了好幾次,才擠出一句:“都怪爸……爸沒控製好脾氣,讓你受委屈了。”
陸野示意同事小楊給夫妻倆倒了杯熱水,才輕聲將他們引到隔壁的調解室——既給這家人留些私密空間,也方便清晰說明情況。“叔叔阿姨,小琪是昨天晚上偷偷從家裡跑出來的,買了去外婆家的火車票,在候車廳被巡邏民警發現的。”陸野語氣平和,沒有直接指責,“剛才跟小琪聊的時候,她提到,最近半個月家裡幾乎天天吵架,昨晚你們為了她升學選校的事爭執,她躲在房間裡聽到你們說‘要不是為了孩子,早就不過了’,覺得自己是家裡的‘負擔’,才想著跑去找外婆。”
這話一出,母親手裡的水杯“哐當”撞在桌沿,熱水濺出來燙了手,她卻渾然不覺,隻是愣愣地看著陸野,眼淚又湧了上來:“我們……我們就是隨口抱怨,沒想著讓孩子聽見啊……都怪我,天天跟她爸吵,沒顧及孩子的感受……”
父親蹲在地上,雙手插進頭發裡,聲音發啞:“是我的錯,最近工地活兒忙,壓力大,一回家就忍不住跟她媽拌嘴,從來沒問過小琪怎麼想……”
兩人正懊悔著,門外傳來小琪的啜泣聲——原來小琪沒在長椅上待著,悄悄站在調解室門口,把父母的話都聽了進去。她看著父親發紅的耳根、母親顫抖的肩膀,嘴唇抿了半天,終於“哇”地一聲撲進母親懷裡:“媽!我不是故意跑的!我就是怕……怕你們因為我吵架……”
一家人抱在一塊兒,哭聲混著道歉聲,在小小的調解室裡回蕩。陸野和小楊沒有上前打擾——他們知道,此刻的眼淚不是軟弱,而是積壓許久的委屈終於釋放,也是家人之間重新靠近的信號。
等三人情緒稍微平複,陸野才遞上紙巾,輕聲開口:“叔叔阿姨,小琪現在上初中,正是心思敏感的時候,家庭氛圍對她的心理影響很大。你們有矛盾很正常,但可以私下溝通,或者找社區的調解委員會幫忙,彆當著孩子的麵爭執,讓她覺得‘家是吵架的地方’。”他頓了頓,又轉向小琪,蹲下身與她平視,“小琪,以後要是覺得委屈,可以跟班主任聊,跟好朋友說,或者直接打110找我們,千萬彆再自己跑出來了——外麵人多眼雜,萬一遇到危險,爸媽該多著急啊?”
“我知道了……以後不跑了。”小琪紅著眼睛點頭,伸手牽住了母親的手。母親緊緊回握,又拉過丈夫的手,一家三口的手攥在一塊兒,雖然眼睛還紅腫著,氣氛卻明顯緩和了。
送三人走出派出所時,母親還在不停地道謝,父親則雙手握著陸野的左手說:“警察同誌,謝謝您!以後我們肯定改,好好跟孩子溝通!”看著他們互相攙扶著遠去的背影,陸野和小楊相視一笑——這種化解矛盾、守護家庭溫暖的時刻,比破獲一起案子更讓人心裡踏實。
回去的警車上,小楊忍不住好奇:“陸哥,你也太厲害了!剛才我跟小琪聊了十分鐘,她連頭都不抬,你就跟她坐了會兒,她怎麼就願意說心裡話了?”
陸野笑了笑,想起剛才和小琪溝通的場景:“也沒什麼特彆的,一開始我沒急著問她‘為什麼跑’,而是給她倒了杯熱牛奶,跟她說‘我小時候也跟爸媽鬨過彆扭,躲在公園哭了一下午,後來才知道爸媽是擔心我’。先讓她覺得我不是來‘審問’她的,而是能理解她的——孩子心裡有委屈,得先讓她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才願意敞開心扉。”
小楊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默默把這話記在了心裡。
【叮!成功調解家庭矛盾,避免未成年人走失風險,有效促進家庭關係修複與社會和諧。獲得經驗值+200,“心理學應用)”熟練度小幅提升。宿主對“警察”職責的理解進一步深化:除打擊違法犯罪外,守護民生小事、化解鄰裡矛盾、引導正向溝通,亦是職責核心。】
係統提示音在腦海裡響起時,陸野正看著窗外掠過的街景——便利店的燈還亮著,環衛工在清掃路麵,晚歸的人騎著電動車哼著歌。他忽然更明白這份工作的意義:警察的肩章,既要扛得住破大案的壓力,也能接得住老百姓的“小事”,而每一次讓溫暖回歸、讓矛盾化解,都是在為這片街區的安穩添一塊磚。
喜歡刑偵天梯請大家收藏:()刑偵天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