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完流浪少年的事,回到所裡已是深夜。
陸野卻沒有絲毫睡意。他腦子裡還在反複回放著最近幾個案子的細節:奇怪的門牌符號、匿名恐嚇信上的特殊纖維、廢品站詭異的火災、還有那枚來自拆遷款箱子上的陌生指紋…
這些看似毫無關聯的事件,像散落的珍珠,缺少一根將它們串起來的線。
他坐在辦公桌前,打開電腦,調出這幾個案子的內部檔案和物證照片,一遍遍地看。
符號…纖維…助燃劑…指紋…
他嘗試在腦海中命令係統:“係統,啟動深度關聯分析模式。將‘門牌符號案’、‘匿名恐嚇信案’、‘廢品站火災案’、‘拆遷款箱子指紋’四個事件的所有已知物證線索、時間地點信息、相關人員背景進行交叉比對和邏輯推演,尋找任何可能的隱性關聯或共同模式。”
【指令收到。啟動深度多維關聯分析引擎…】
【數據載入中…線索比對中…邏輯模型構建中…】
【分析中…預計需要較長時間…】
係統界麵上的進度條緩慢移動著,顯然這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運算過程。
陸野耐心等待著,手指無意識地敲著桌麵。
他的目光再次落到那枚陌生的指紋上。這枚指紋的出現位置太蹊蹺了。如果是製作箱子的工人留下的,那應該是很多年前的舊指紋,但提取時感覺油性殘留似乎又沒那麼陳舊?如果是近期有人移動箱子時留下的,為什麼會用那種彆扭的姿勢碰到那個位置?
難道……移動箱子的,不是孫家人?而是那個縱火犯?或者畫符號的人?
一個大膽的念頭閃過:會不會這幾起事件,背後是同一夥人?或者同一個目的?
但他們針對的目標完全不同啊——隨機居民、小學老師、廢品站老板、拆遷戶……這之間有什麼聯係?
【分析完成。】
係統的提示音打斷了陸野的思緒。
【經深度分析,四起事件表麵關聯度極低,但存在以下微弱共性及異常點:】
【1.地域高度重疊:所有事件均集中發生在南坪村及周邊較小範圍內。】
【2.行為模式異常:符號標記)、恐嚇信威脅)、縱火破壞)、觸碰錢箱窺探?),均帶有某種“試探”、“乾擾”或“製造混亂”的非直接侵害特征。】
【3.技術性傾向:恐嚇信使用拚貼和特殊纖維可能具備一定反偵查意識)、縱火使用精確劑量助燃劑可能具備一定化學知識)、符號雖雜亂但出現時間和地點有一定規律性待進一步驗證)。】
【4.關聯性推測低概率):存在16可能性,係列事件為同一人或同一團夥所為,其目的可能並非直接侵害具體目標,而是製造社區恐慌、測試某種手段、或為更大圖謀做準備轉移視線。】
【建議:重點關注近期南坪村範圍內所有異常事件,注意提取並交叉比對各類物證如指紋、纖維、化學殘留、工具痕跡等),擴大嫌疑人背景調查範圍,尤其注意有無具備化學知識、印刷背景或行為異常人員。】
係統的分析結果,雖然依舊沒有給出明確答案,但卻像一把鑰匙,為陸野打開了一條全新的思路!
製造混亂?測試手段?轉移視線?
如果真是這樣,那這背後隱藏的目的,就絕非小事!
他立刻把自己的想法和係統的分析推測告訴了還沒休息的李建國。
李建國聽完,皺著眉頭抽了根煙:“你這麼一說……倒是有點道理。年底了,牛鬼蛇神都出來了。如果真是有一夥人想在拆遷前搞點大事,那我們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
“師傅,我覺得我們可以把最近南坪村所有報警記錄,無論大小,都再梳理一遍,看看還有沒有類似這種‘奇怪’但沒造成實質損失的事情。特彆是注意有沒有共同點,比如時間、地點、或者手法上的相似之處。”陸野建議道。
“行!明天一早就安排人弄!”李建國下了決心。
雖然真相依舊隱藏在迷霧中,但陸野感覺,自己已經摸到了迷霧的邊緣。
喜歡刑偵天梯請大家收藏:()刑偵天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