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薇家門口的紅色笑臉,像是一個明確的挑釁,也像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專案組壓力巨大。必須儘快找到突破口,否則不知道下一個目標會是誰。
調查的重點再次集中到失蹤的葉家父女身上。
既然老宅的血跡是近期的,那麼葉國明和葉小雅,要麼是受害者,要麼……就與這一切脫不了乾係!
警方開始大規模排查葉家父女的社會關係以及他們十年來的可能去向。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
陸野則反複研究著從老宅帶回來的所有物證照片,尤其是那個詭異的布娃娃和那半枚模糊的鞋印。
娃娃的衣服很舊,但材質似乎不錯。那個笑臉畫得雖然歪扭,但筆觸看起來並不像是特彆幼小的孩子畫的。
鞋印很小巧,推測穿鞋人身高不會太高,體型偏瘦。
他嘗試在腦海中詢問係統:“係統,深度分析‘葉家老宅血案’與‘林薇遭威脅’事件關聯性,重點基於布娃娃、鞋印、符號標記、行為模式進行心理側寫和動機推演。”
【指令收到。啟動深度心理側寫與動機分析模塊…】
【數據整合中…行為模式解析中…心理模型構建中…】
【分析中…】
係統需要時間運算。陸野走到會議室的白板前,上麵已經寫滿了各種線索和關係圖。
他拿起筆,在“葉小雅”的名字上畫了一個圈。
如果葉小雅還活著,現在應該是25歲左右。一個經曆了家庭重大變故、童年可能充滿陰影的女孩,她會變成什麼樣?
那個布娃娃,是她童年僅存的玩具嗎?那個笑臉,是她畫的嗎?表達什麼?扭曲的快樂?還是嘲諷?
那半枚鞋印,會是她的嗎?她回過老宅?
她為什麼要這樣做?報複?還是想引起注意?
如果老宅的血跡與她有關,那受害者是誰?她的父親葉國明?還是其他人?
無數個問題在陸野腦中盤旋。
這時,負責排查葉家社會關係的同事帶來了一個消息:據一個很久以前和葉國明一起做過生意的遠房親戚回憶,葉國明帶著女兒離開南坪村後,好像去了鄰省的一個小城市投靠朋友,但後來就沒了聯係。他還提到一點,葉小雅小時候好像性格就比較孤僻,不愛說話,她母親和奶奶去世後,就更加沉默寡言了。
孤僻、沉默寡言、童年創傷……這些信息似乎符合某種心理側寫。
就在這時,係統的分析結果出來了。
【分析完成。】
【基於現有信息,心理側寫推測:嫌疑人可能為女性概率72),年齡在2030歲之間概率68),童年有重大創傷經曆概率85),可能存在反社會型或表演型人格障礙傾向概率62)。與葉小雅特征匹配度較高概率71)。】
【行為模式分析:係列行為符號、恐嚇、縱火、布置血案現場、挑釁)具有明顯的“引起關注”、“製造恐慌”、“儀式感”及“操控欲”特征。其核心動機可能源於深層心理創傷的宣泄概率55),或對特定對象環境的報複概率33),或二者兼有。】
【提示:嫌疑人可能對南坪村及相關人員抱有極強怨念,其行為可能逐步升級。需重點排查葉小雅下落及其當前心理狀態、社會關係。同時,注意其是否可能有同夥或利用他人基於縱火案助燃劑使用及部分體力要求較高的行為)。】
係統的側寫,將嫌疑重點指向了失蹤十年的葉小雅!
一個隱藏在暗處、內心充滿創傷與怨恨、行為愈發大膽挑釁的女性形象,逐漸清晰起來。
但這一切都還隻是推測,缺乏直接證據。
就在專案組準備集中力量搜尋葉小雅時,又一個令人不安的消息傳來。
之前那個因為孩子偷錢而被林薇批評教育、有前科的學生家長劉大勇,在家中被襲擊了!
被人用鈍器從背後打暈,頭上縫了五針!
而在他家被打碎的穿衣鏡上,有人用口紅的顏色,畫了同樣的、歪歪扭扭的笑臉!
恐懼的蔓延,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這個隱藏在暗處的“她”,似乎正在無差彆地攻擊所有她認為“有罪”或者與過去有關的人!
喜歡刑偵天梯請大家收藏:()刑偵天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