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身份的確認,像一把鑰匙,瞬間打開了案件的突破口。
整個刑偵大隊的氣氛徹底不一樣了。之前是無頭蒼蠅,現在目標明確——就從王翠蘭的社會關係查起!
周隊立刻做出部署:“一中隊,馬上出發,去林州市!直接對接他們市局,重點調查王翠蘭的家庭情況、社會關係、工作環境、最後出現的時間和地點!所有細節都不能放過!”
“二中隊,留守,繼續深挖枯井現場可能遺漏的線索,同時協調技術隊,把從井裡提取到的所有物證,尤其是那個工作證碎片和繩索摩擦殘留物,與王翠蘭所在工廠進行比對!看看能不能找到來源!”
“是!”兩支隊伍領命,迅速行動起來。
陸野看著一中隊的人匆匆離開,心裡有點羨慕。能直接去一線調查,才是刑警該乾的事。
“看什麼看?”孫建軍的聲音又飄了過來,他不知從哪摸出個蘋果,正哢嚓哢嚓地啃著,“這種外勤跑腿的活兒,還輪不到你這種新瓜蛋子。老實待著,看看資料,學學老同誌是怎麼分析案情的。”
陸野沒吭聲,知道自己資曆淺,這種重要外勤確實難有機會。他默默坐回電腦前,申請調閱林州市局剛剛共享過來的、關於王翠蘭失蹤案的初步筆錄和資料。
資料傳了過來,他仔細地看著。
王翠蘭,38歲,林州市新星電子元件廠質檢員。丈夫叫李衛國,42歲,是同一家廠的倉庫管理員。兩人有一個兒子,在讀初中。報案人是丈夫李衛國,稱五天前晚上,王翠蘭下夜班晚上九點)後沒有像往常一樣回家,電話起初無人接聽,後來關機。他以為妻子去朋友家了,但第二天發現妻子沒去上班,也聯係不上所有親友,這才報警。
筆錄裡,李衛國表現得非常焦急和擔心,反複請求警察一定要找到他老婆。
看起來,似乎就是一個普通的妻子失蹤案。
但陸野看著筆錄,總覺得有哪裡不太對勁。可能是因為已經知道了王翠蘭的悲慘結局,再回頭看這份丈夫焦急萬分的筆錄,就透著一股說不出的怪異。
他繼續往下看。林州警方也做了一些初步調查。廠裡同事反映,王翠蘭性格還算開朗,工作認真,沒聽說和誰有太大矛盾。那天晚上下夜班,有人看到她獨自騎著電動車離開了廠區,方向是回家的路。她家離廠子不遠,騎車大概十五分鐘。
從廠子到她家這段路,林州警方查了監控,確實拍到了王翠蘭的電動車在某幾個路口經過,但有一段大概五百米的路程沒有監控覆蓋。她就是在那個盲區消失的。
一個大活人,騎著電動車,在回家的路上,就這麼消失了?然後屍體出現在了幾百裡外的枯井裡?
這太不合常理了。
綁架?仇殺?情殺?
陸野皺緊眉頭。如果是在監控盲區被強行擄走,那肯定會有掙紮痕跡吧?路上會留下線索吧?林州警方初步勘查過那段路,沒發現明顯異常。
難道是她自己去了彆的地方?見了什麼人?
或者…問題出在她的家裡?
丈夫李衛國…
陸野的目光再次落到李衛國的筆錄上。他是最後一個見到王翠蘭的人嗎?據他自己說,那天他上白班,晚上六點就下班回家了。妻子九點下夜班。期間他在家看電視,等妻子回來。直到九點半還沒見人,才開始打電話。
聽起來沒什麼問題。但…這隻是他的一麵之詞。
【案件分析提示初級)啟動:基於筆錄分析…】
【提示:配偶在失蹤命案中具有較高統計概率;當事人敘述需與客觀證據鏈交叉驗證;建議關注其所述時間線是否存在空白或矛盾。】
係統的提示再次響起。
驗證時間線?怎麼驗證?人在林州呢。
陸野想了想,忽然有了個主意。他起身走到技術隊那邊。
“王哥,能不能幫忙查一下王翠蘭和她丈夫李衛國的手機信號基站定位記錄?尤其是失蹤那天晚上的?”陸野問道。雖然直接定位內容需要手續,但基站大致範圍記錄還是可以申請查詢的,這能大致反映出手機所在的位置區域。
“正在查呢。”技術隊的王哥頭也沒抬,手指飛快敲著鍵盤,“林州那邊剛把數據傳過來。喏,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