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港口,集裝箱。
北約標準。
黑色suv。
這些關鍵詞像碎片一樣,漂浮在會議室每個人的腦海裡,試圖拚湊出那個神秘幕後黑手的模糊輪廓。
一個高智商、反偵察能力強、可能具有相關專業知識、並且擁有一定國際渠道的犯罪分子。
範圍似乎很大,但又似乎縮小了。
“北約標準…”周隊沉吟著,“這說明他對真正的軍用標準很熟悉啊。會不會是相關領域的專家?或者…退役人員?”
技術隊在劉富貴辦公室搜出的加密硬盤中,發現一份殘缺的“軍用元件技術文檔”,落款處有模糊的“701研究所”水印——該研究所是十年前解散的軍工配套單位,曾負責軍用電子元件的輔助研發。目前已聯係市局,排查該研究所解散後離職人員的去向,初步發現有一名叫“陳明遠”的工程師擅長導電漿料研發),五年前離職後去向不明,其年齡、專業背景與“教授”的特征高度吻合。
“港口和集裝箱…”孫建軍插話,難得地正經,“說明他有辦法把東西運出去。可能有固定的合作方,或者自己就控製著某條物流線。”
“黑色suv,監視,滅口…”陸野補充,“說明他手下有一個執行力很強的行動小隊。這些人可能是有前科的亡命徒,也可能是高薪聘請的專業人士。”
每個人的分析,都在一點點豐富著“教授”的形象。
但如何找到他,依舊是最大的難題。
劉富貴提供的加密軟件和公共電話亭線索,追查起來難度極大,需要更專業的技術支持和時間。
那輛黑色suv,是目前最有可能的突破口。
所有人的希望都寄托在技術隊身上。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外麵天都快亮了,但沒人有絲毫睡意。
終於,技術隊王哥猛地喊了一聲,聲音因為激動而有些變調:“找到了!周隊!可能找到了!”
所有人都圍了過去。
“你看!”王哥指著屏幕上的監控畫麵,“這是案發第二天淩晨,距離suv消失區域十五公裡外的一個私人加油站監控拍到的!一輛同樣型號的黑色suv!掛了牌照了!”
屏幕上,一輛黑色suv正在加油,車牌號碼清晰可見!
“查這個車牌!”周隊立刻下令。
幾分鐘後,查詢結果讓人失望。
“套牌車。”王哥泄氣地說,“車牌是假的,對應的是一輛早已報廢的桑塔納。”
線索似乎又斷了。
但陸野卻盯著那輛加油的suv仔細看。開車的人戴著帽子和口罩,看不清臉。副駕駛好像沒人。
“王哥,放大駕駛座那邊!看他的手臂!手腕!”陸野突然指著屏幕說。
王哥把畫麵放大,雖然模糊,但能看到司機挽起的袖子下麵,小臂上似乎有什麼圖案。
“好像…是個紋身?”王哥調整著對比度,“看不清具體圖案…但大致輪廓…像是個…蠍子?還是蜘蛛?”
紋身!
這是一個新的特征!
“立刻排查所有有前科、特彆是涉及暴力犯罪、非法運輸、且有蠍子或蜘蛛類紋身的人員!”周隊看到了希望,“重點排查林州及周邊地區的!”
數據庫篩查需要時間。
趁著這個空檔,周隊讓大家都稍微休息一下,吃口東西。
陸野泡了碗方便麵,沒什麼胃口,腦子裡還在過著案子。
他從殺妻案開始回想,一直到現在的危害國家安全案,整個過程充滿了巧合和詭異。
李衛國恰好在那個時間點和妻子爭吵失手殺人。
黑色suv恰好在那個時間點監視。
王翠蘭恰好在健康狀況惡化到極點的時候死亡。
這一切,真的都是巧合嗎?
有沒有可能…連李衛國和妻子的爭吵,也是被設計的?
比如,有人故意向李衛國透露了他妻子和劉富貴的“奸情”和“秘密”,激化他們的矛盾?
【案件分析提示初級)運行:多重巧合指向存在人為操縱可能;建議回溯李衛國獲悉信息的源頭。】
係統的提示,讓他豁然開朗!
對啊!李衛國是怎麼發現妻子異常的?他說是偷看手機和跟蹤。
但有沒有可能,是有人“幫”他發現的?
“周隊!”陸野放下泡麵,走到周隊身邊,“我覺得,有必要再詳細問一下李衛國,他最初是怎麼懷疑他妻子有問題的?是誰或者什麼事,讓他開始留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