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野被自己這個大膽的猜想驚得睡意全無。
銅錢是信號?給特定的人看?
誰會看懂這個?
胡老歪的親人?他隻有一個兒子胡明在外打工,難道是他?可胡明遠在千裡之外,而且看起來對父親的事並不上心。
或者是…那個幾十年前消失的采藥人的後代?回來複仇?
這想法太戲劇化了。
但破案有時候就需要一點天馬行空的想象力。
陸野決定不再糾結於銅錢本身,而是再次回到嫌疑人的動機和行為模式上來。
他嘗試啟動【心理側寫】功能,儘管精力值已經快見底。
【功能啟動…精力點不足…啟動困難…】
【強製啟動…消耗最後精力點…】
【當前精力點:030。即將進入強製休息狀態)】
【心理側寫基礎運行…基於報複動機假設…】
【側寫結果模糊):】
【1.嫌疑人內心充滿長期壓抑的憤怒與仇恨,可能源於早年重大創傷或不公。】
【2.對胡老歪的報複行為帶有明顯的“儀式感”與“懲罰性”,並非單純奪取生命,更注重精神折磨與象征意義。】
【3.可能具有較高的學習能力與動手能力化學、偽造、策劃),但社會地位或許不高,存在感較弱。】
【4.再次強調:深挖胡老歪過往,特彆是涉及“秘密”、“恥辱”、“未被追究的過錯”。】
側寫結果再次強調了“早年創傷”和“胡老歪的過錯”。
看來,突破口還是在胡老歪身上。
必須想辦法撬開胡老歪過去的嘴。
可是人已經死了,房子也燒了,還能從哪裡入手?
陸野的目光,再次落在那亮紫色的塑料顆粒上。
這是目前最實在的、連接偷雞案和命案的物證。
它的來源,至關重要。
第二天一早,陸野頂著黑眼圈找到孫建軍,把自己的想法說了,重點強調追查亮紫色塑料的來源。
孫建軍雖然覺得查這玩意有點大海撈針,但眼下也沒更好的方向,便同意再試試。
兩人跑遍了西山鄉及周邊幾個鎮子所有可能接觸到塑料製品的地方:小賣部、文具店、玩具廠邊角料處理點、甚至收廢品的…
一無所獲。這種亮紫色的塑料顆粒太普通了,隨處可見。
就在兩人快要放棄的時候,陸野突然想起發現塑料顆粒的地方——李家莊的雞窩旁,和胡老歪石屋外的銅錢上。
為什麼是亮紫色?為什麼不是其他顏色?凶手對這個顏色有偏愛?還是這個顏色有特殊意義?
他嘗試著代入凶手的心理。
如果他要故意留下一點線索誤導警方,為什麼會選擇亮紫色?這個顏色很紮眼,很容易被發現。
除非…他潛意識裡就想讓人注意到這個顏色?或者,這個顏色對他有特殊意義?
【邏輯鏈分析】無法啟動,精力值耗儘。陸野隻能靠自己琢磨。
亮紫色…鮮豔…紮眼…像是什麼?
玩具?服飾?或者…某種特定的包裝?
他猛地想起,小時候見過一種亮紫色的、裝某種廉價糖果的透明塑料袋!
那種糖果…
他立刻跑到鄉裡唯一的小賣部,指著那種亮紫色的糖袋問老板:“老板,這種糖,最近有沒有人大量買過?或者…有沒有人特彆愛買這種糖?”
老板看了看,搖搖頭:“這種水果糖,便宜,小孩買得多,但也沒見誰大量買。大人買的少…哦,對了,後溝的胡老歪,有時候會來買幾顆揣兜裡,說是哄小孩…”
胡老歪?他買這種糖?
陸野心裡一動:“他買給哪個小孩?”
“那就不知道了…可能是路上遇到哪個放羊娃吧…”老板隨口道。
胡老歪會買這種亮紫色的糖…
塑料顆粒…糖袋…
難道那塑料顆粒,是從這種糖袋上掉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