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局視頻分析室的屏幕上,4k超高清監控畫麵被反複放大、慢放,藍色的像素網格在畫麵邊緣跳動。技術隊的小張雙眼盯著屏幕,手指在操作台上快速敲擊,屏幕裡汽車站門口的模糊影像逐漸清晰——穿深色夾克的鴨舌帽男子,帽簷壓得極低,口罩遮住了大半張臉,隻露出一雙眼睛和下頜線,但他提著的黑色工具箱輪廓越來越清晰,箱體側麵的金屬鎖扣在陽光下反射出微弱的光斑。
“啟動動態步態輪廓提取!”小張按下回車鍵,係統瞬間捕捉到男子行走時的關鍵節點:步幅68厘米,左腿落地時膝蓋微屈疑似舊傷),雙臂擺動幅度差3厘米,這些特征數據被實時傳輸到【步態特征比對庫】中。陸野站在身後,目光聚焦在工具箱上:“測量工具箱尺寸,比對改性pvc塑料的光譜數據。”
“工具箱長45厘米、寬20厘米、高15厘米,材質光譜分析顯示——箱體手柄含改性pvc成分聚氯乙烯+丁腈橡膠共混物),與石墩劃痕粉末的成分匹配度98.7!”小張的聲音帶著抑製不住的興奮,“就是這個箱子!手柄磨損痕跡和劃痕處的摩擦紋理完全吻合,說明石墩上的劃痕就是這個工具箱的手柄蹭出來的!”
【觸發條件:檢測到“工具人員現場”關聯線索,啟動【多維度軌跡追蹤】模塊...】
【分析對象:鴨舌帽男子汽車站監控影像)】
【軌跡拆解:
大巴乘車信息:5月15日912,乘坐省城至本縣的豫a長途大巴,座位號17a,無實名購票記錄使用匿名微信支付);
車站活動軌跡:下車後在候車區徘徊28分鐘,期間多次看表,1003與林文斌彙合,交接工具箱後,於1015乘坐本縣至鄰縣的201路公交車離開;
鄰縣軌跡延伸:公交車監控顯示,男子在鄰縣“利民廢品站”站下車,1105進入廢品站,15分鐘後離開,未攜帶工具箱;
步態特征匹配:與本縣近三年盜竊案數據庫比對,發現其步態與2023年“古寺銅佛失竊案”嫌疑人步態相似度89,該案至今未破。】
【結論:鴨舌帽男子與林文斌存在工具交接行為,且與鄰縣利民廢品站林文斌寄瓷瓶地址)關聯,疑似慣犯,建議優先排查鄰縣廢品站及2023年未破案件。】
陸野將係統報告打印出來,剛轉身就碰到匆匆趕來的孫建軍,他手裡攥著一疊大巴司機和售票員的筆錄:“大巴司機老張說,5月15日那趟車,鴨舌帽男子上車時戴著口罩,全程沒說話,隻在快到本縣時接了個電話,提到‘老地方等’‘彆出岔子’;售票員記得他的工具箱很重,搬上車時磕到台階,發出‘哐當’的金屬碰撞聲——裡麵可能裝了鋼管、鋼鉤之類的工具!”
“金屬碰撞聲?”陸野立刻聯想到思惠堂的作案工具,“和我們在排水溝裡找到的低碳鋼杆、弧形鋼鉤重量吻合!他把工具交給林文斌,林文斌提前藏在思惠堂附近,案發時再由他動手——這樣林文斌就能製造不在場證明,把嫌疑推給‘外人作案’!”
兩人立刻趕往審訊室,林文斌正坐在裡麵,雙手反複摩挲著褲腿,看到陸野和孫建軍進來,眼神瞬間慌了,下意識地往椅子後麵縮。“林文斌,認識這個嗎?”陸野把監控截圖推到他麵前,畫麵裡正是他和鴨舌帽男子交接工具箱的場景,“5月15日,汽車站門口,這個給你工具箱的男人是誰?箱子裡裝的是什麼?”
林文斌的臉色“唰”地變白,嘴唇哆嗦著:“我...我不認識他...就是...就是幫朋友轉交東西...”
“幫朋友轉交?”孫建軍拿起工具箱的材質分析報告,“這個箱子的手柄材質,和思惠堂石墩上的劃痕成分一模一樣,你怎麼解釋?還有,這個男人下車後去了鄰縣利民廢品站,你案發後也往那寄了個‘易碎品’箱子——你們到底在交易什麼?”
林文斌的手指深深掐進掌心,額頭上冒出冷汗,卻還是咬著牙不說話。陸野盯著他的眼睛,放緩語氣:“我們已經查到,這個男人的步態和2023年古寺銅佛失竊案的嫌疑人很像,他是個慣犯,專門偷文物。你以為他是找你幫忙?他是把你當替罪羊!等他把瓷瓶賣了,警察隻會找到你,他早就跑了!”
這句話像一把錘子,狠狠砸在林文斌的心理防線上。他猛地抬起頭,眼睛裡滿是恐懼:“替罪羊?不可能...他說...他說會給我10萬...讓我幫忙拿個東西...我不知道是偷文物...”
“他叫什麼名字?怎麼聯係你?”陸野抓住機會追問。
“他...他讓我叫他‘刀哥’...是賭場裡認識的,他說知道我欠了賭債,隻要我幫他‘取個東西’,就幫我還債...還說讓我先把工具藏在思惠堂後院的柴房裡...案發當晚,他自己去拿的工具,讓我坐火車去省城,製造不在場證明...”林文斌的聲音越來越小,“我真不知道他要偷青花瓷...我以為就是普通的東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柴房?”陸野立刻拿起對講機,“小李,立刻帶人去思惠堂後院柴房搜查,重點找工具存放痕跡,提取指紋和dna!”
掛了對講機,林文斌又補充道:“‘刀哥’說,等他把東西賣了,就把錢打給我...可我到現在一分錢都沒拿到...他還威脅我,要是敢說出去,就殺了我家人...”
審訊室外,技術隊傳來新消息:“陸哥!柴房裡找到一個金屬盒子,裡麵有低碳鋼杆、弧形鋼鉤的半成品,還有幾張思惠堂的手繪地圖,標注了內閣樓的位置和窗戶結構!盒子上提取到兩枚指紋,一枚是林文斌的,另一枚應該是‘刀哥’的,已經上傳係統比對!”
陸野和孫建軍對視一眼,心裡的線索終於串聯起來:“刀哥”早有預謀,通過賭場找到負債累累的林文斌,利用他是林家後人、熟悉思惠堂環境的身份,讓他幫忙藏匿工具、製造不在場證明,自己則負責實地作案、銷贓,事成後再拋棄林文斌——這根本不是簡單的盜竊,而是有組織的文物犯罪。
“立刻聯係鄰縣警方,嚴密監控利民廢品站,查找‘刀哥’的行蹤!另外,調取省城所有文物黑市的線人信息,看有沒有人最近在打聽青花瓷瓶的買家!”孫建軍拿起電話,聲音裡帶著緊迫感。
走出審訊室,陽光透過窗戶照進來,落在監控截圖上。陸野看著畫麵裡“刀哥”模糊的背影,心裡清楚,這起案件終於接近真相,但“刀哥”背後可能還有更大的文物走私網絡,古寺銅佛、青花瓷瓶,或許隻是他們盜竊清單上的冰山一角。
技術隊的小張又跑過來,手裡拿著新的比對結果:“陸哥!‘刀哥’的指紋在全國在逃人員數據庫裡有匹配!他真名叫李偉,2018年因盜竊文物被判過刑,2022年刑滿釋放後一直潛逃,涉嫌多起文物盜竊案!”
“李偉...”陸野把這個名字記在筆記本上,旁邊標注“2023古寺案、2025思惠堂案”。他掏出手機,給在鄰縣的偵查員發了條信息:“重點排查李偉的落腳點,他熟悉文物走私渠道,很可能已經把瓷瓶轉移,務必儘快找到他!”
手機屏幕亮起,孫建軍發來的消息彈了出來:“柴房裡的手繪地圖,標注的窗戶結構和我們現場勘查的完全一致,李偉對思惠堂的了解,可能比我們想的還深——說不定還有內鬼。”
陸野看著消息,眉頭再次皺起。原本以為解開了工具箱和不在場證明的迷局,沒想到又冒出“內鬼”的新疑點。思惠堂的百年磚牆背後,到底還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李偉和他背後的網絡,又會將青花瓷瓶帶往何方?這些問題,還需要他們一步步去解開,用證據和專業,守住那些不該被偷走的曆史記憶。
傍晚的縣局,辦公室的燈依舊亮著。技術隊在比對李偉的軌跡,偵查員在梳理文物黑市的線索,陸野和孫建軍則對著思惠堂的地圖,反複推演李偉的作案路線。窗外的夜色漸濃,卻擋不住辦公室裡的忙碌——他們知道,每多爭取一分鐘,青花瓷瓶被追回的希望就多一分,那些被盜竊的文物,就能早一天回到它們該在的地方。
喜歡刑偵天梯請大家收藏:()刑偵天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