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慶祝“1998.7.12”糧站搶劫殺人案的成功告破,清河縣公安局隆重舉行了慶功表彰大會。
大會現場,氣氛莊重而熱烈。局領導、各科室所隊負責人、以及立功受獎的民警代表齊聚一堂。主席台上,紅旗鮮豔,國徽高懸。
周隊作為專案組負責人,首先上台彙報了案件偵破的詳細過程和艱難曲折。他從案件重啟的背景講起,談到麵對幾乎為零的物證和二十多年的時間跨度,專案組承受的巨大壓力;講到如何利用現代刑事技術對原有物證進行重新檢驗,提取關鍵特征;特彆提到了運用最新的信息化手段進行海量數據比對篩查的艱難過程隱去了係統的具體存在,以“新技術新手段”概括);以及後續如何通過紮實的外圍調查和心理攻堅,最終突破嫌疑人心理防線,查明全部真相。
他的彙報實事求是,既突出了成績,也不回避困難,贏得了台下陣陣掌聲。
隨後,局領導宣讀了表彰決定。專案組被記集體三等功一次!孫建軍因在案件偵破中指揮有力、攻堅克難,被記個人三等功一次!陸野因在數據比對、線索研判、審訊突破中發揮關鍵作用,也被記個人三等功一次!其他參與辦案的民警也分彆獲得了嘉獎。
在激昂的樂曲聲中,立功受獎的民警們依次上台,從局領導手中接過沉甸甸的獎章和證書。台下閃光燈不斷,記錄下這光榮的時刻。
陸野站在台上,胸前戴著紅花,手裡捧著獎章和證書,心情有些激動。他能感受到台下投來的眾多目光——有讚許,有祝賀,也有好奇和探究。他知道,這份榮譽不僅僅屬於他個人,更屬於整個專案組,屬於那些曾經為這個案子付出過心血的前輩們。
局領導在總結講話中,高度肯定了專案組取得的成績,讚揚了他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鍥而不舍、敢打硬仗的優良作風,並號召全局民警向他們學習。
慶功會後,是簡樸的工作餐會。大家圍坐在一起,卸下了連日的疲憊,氣氛輕鬆了許多。同事們紛紛向孫建軍和陸野敬酒以茶代酒)表示祝賀。
“老孫,牛逼!這塊硬骨頭到底還是讓你們啃下來了!”
“小陸,真是後生可畏啊!你那電腦技術可真神了!怎麼就從那麼多數據裡把人篩出來的?”
“以後有啥疑難雜案,可就指望你們了!”
麵對同事們的誇讚,孫建軍笑得合不攏嘴,連說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陸野則保持著一貫的謙遜,將功勞歸於前輩們的紮實基礎和團隊的配合。
餐會間隙,陸野找了個相對安靜的角落坐下,下意識地再次沉浸入係統界麵。案件主要部分已了結,係統任務顯示【完成度100】,並給予了相應的經驗獎勵。他的各項技能熟練度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尤其是【痕跡學】、【犯罪心理學】和【信息處理】相關的隱性技能。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了那條關聯提示上:
【提示:檢測到已破獲案件關鍵嫌疑人王老五王建國),其1999年至2001年活動軌跡,與第一卷“門把手標記”係列盜竊案第150章)案發區域存在部分重疊。請注意排查其與該係列案件是否存在潛在關聯。】
【備注:關聯嫌疑人王老五所提及的“趙誌強”綽號強哥),其早年活動模式及組織特征,經初步比對分析,與係統信息庫中記錄的某些跨區域流竄犯罪團夥存在低度相似性。警示:存在跨區域犯罪網絡雛形可能性,建議保持關注。】
“門把手標記”…“跨區域犯罪網絡”…這兩個詞在陸野心中盤旋。他回想起剛來清河縣時參與偵破的“門把手標記”案,那個係列案件手法奇特,現場總會留下一個類似爪痕的標記,當時就覺得作案人並非普通毛賊,但最終抓到的幾個嫌疑人似乎都隻是底層小角色,未能深挖下去。
難道王老五和那些案子有關?他隻是個小混混,似乎不像能設計出那種標記的人。或者他認識那個留下標記的人?又或者,那個趙誌強,才是關鍵?如果趙誌強真的牽扯某種犯罪網絡,那王老五當年去找他“拜碼頭”,是不是無意中接觸到了這個網絡的邊緣?
想到這裡,陸野感到一絲寒意。如果真是這樣,那麼清河縣乃至周邊地區,可能還隱藏著更深的犯罪隱患。破獲一起積案,似乎隻是掀開了冰山一角。
“小陸,一個人躲在這裡想什麼呢?”孫建軍端著茶杯走了過來,臉上帶著紅光,“今天可是咱們高興的日子。”
陸野回過神來,笑了笑:“沒什麼孫老師,就是有點累了,歇會兒。”
“嗯,這段時間確實辛苦你了。”孫建軍拍拍他的肩膀,“尤其是那個數據比對,耗神吧?我看你那幾天臉色都不對勁。以後這種活,得注意勞逸結合。”
“謝謝孫老師,我會注意的。”陸野點頭,暫時將心中的隱憂壓下。
喜歡刑偵天梯請大家收藏:()刑偵天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