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利商店”和“埋藏血衣”兩條線索,如同兩條並行的導火索,迅速燃燒,指向案件的核心。
北州市局調動了大量警力,對名單上的七家“惠利商店”進行了秘密而高效的排查。重點集中在店鋪位置、監控覆蓋、店主及店員情況,以及案發前後的異常情況上。
進展迅速反饋回來。
其中五家商店位於鬨市或居民區,監控完善,店主店員背景清晰,經營正常,嫌疑迅速排除。
一家位於城郊結合部,店主是個六十多歲的老大爺,店鋪主要賣煙酒副食,監控時好時壞,但老人社會關係簡單,長期在此經營,未發現異常。
最後一家,引起了偵查員的高度關注。
這家“惠利便利店”位於北州區靠近老河口市方向的城鄉結合部,位置相對偏僻,距離發現金杯車的廢棄采石場直線距離不到十公裡!店鋪不大,主要服務周邊村鎮和過路司機。店主是一個四十歲左右、名叫劉明的中年男子,據周邊反映,此人平時沉默寡言,不太與人交往,店鋪經常很晚才關門。
更重要的是,該店的監控係統在案發前一周左右,“恰好”壞了,店主聲稱是線路老化,還沒來得及修。而偵查員在外圍觀察發現,該店後院有一個獨立的、帶卷簾門的小倉庫,完全符合側寫中關於“獨立空間”的描述!
“重點監控劉明及其經營的惠利便利店!”陸野在接到彙報後,立刻下達指令,“查他的背景!社會關係!經濟狀況!車輛情況!特彆是他有沒有醫學或相關背景經曆!動作要輕,絕對不能驚動他!”
與此同時,省廳法醫中心對臨江發現的埋藏衣物進行了緊急檢驗。
結果很快出來——衣物上的暗紅色斑點,確認是人血!並且,通過dna比對,與其中兩名受害者張強和趙剛的dna匹配!
血衣確認!這是連接凶手與受害者的直接物證!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由於衣物被埋藏在建築廢料中,受潮濕、汙染嚴重,技術人員在上麵未能提取到除受害者之外的有效、完整的陌生dna。凶手極其小心,可能穿著防護服,或者事後進行了徹底清洗。
但即便如此,血衣的發現也意義重大。它證實了凶手的作案過程,並且將其活動與臨江拋屍點緊密聯係在一起。
“血衣是在臨江發現的,包裝袋是在南都屍塊上找到的線索指向北州的商店…”周婷看著白板上的線索圖,分析道,“這說明凶手的活動範圍確實以北州為核心,但輻射周邊。他可能在北州作案、購買工具,然後前往各地拋屍。”
“劉明的便利店,位置完美符合這個活動半徑。”李偉指著地圖,“偏僻,靠近交通要道方便前往各市),有獨立倉庫,監控‘恰好’損壞…嫌疑非常大!”
現在,所有的焦點都集中在了這個名叫劉明的便利店店主身上。
調查發現,劉明年輕時曾在本市一所衛生學校讀過書,專業是護理,但後來沒有從事醫療行業,而是輾轉做過不少工作,最後盤下了這家便利店。衛生學校的背景,讓他具備了基礎的解剖學和人體的知識!
他的經濟狀況一般,便利店生意平平,但近期並未發現有異常的大額資金進出。他名下沒有車輛,但偵查員發現,他有時會借用其堂兄一輛舊麵包車車型與金杯不同,但說明他有接觸此類車輛的渠道)。
更重要的是,對其通訊記錄的初步分析顯示,在案發時間段前後,他頻繁使用一個非實名的虛擬號碼進行通訊,而這個號碼的活動規律,與之前發現的“誘餌”信息發送時間存在重合!
嫌疑急劇上升!
“申請搜查令和傳喚令!”陸野當機立斷,“目標,劉明,及其經營的惠利便利店、倉庫、住所!理由:涉嫌與多起命案有關!行動務必周密,防止其銷毀證據或自殺!”
收網的繩索,已經套在了“解剖者”的脖子上,正在緩緩收緊。指揮中心裡,氣氛緊張到了極點。所有人都知道,真相,即將大白。
喜歡刑偵天梯請大家收藏:()刑偵天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