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定這輛頻繁更換馬甲的銀灰色五菱宏光,讓專案組精神大振。技術支隊集中所有算力,以這輛車的特征細微劃痕、輪轂蓋缺失等)為核心,對全省乃至周邊省份的海量交通監控數據進行回溯追蹤。
這是一場數字世界的貓鼠遊戲。凶手極其狡猾,不斷變換車牌,頻繁駛離主乾道,利用鄉間小路、廢棄廠區道路來規避追蹤,軌跡時斷時續。
但在【跨省協作指揮】係統的強大整合能力和技術人員不眠不休的努力下,一條相對完整的行動軌跡,開始逐漸從混亂的數據中被剝離出來。
軌跡顯示,這輛幽靈麵包車,以北州市為圓心,頻繁活動。其活動範圍不僅覆蓋了四個拋屍城市,還多次出現在之前發現金杯車的那個廢棄采石場附近!
更重要的是,通過比對不同卡口抓拍到的零星高清照片儘管司機刻意躲避,但在某些角度和光線下,依舊捕捉到了一些瞬間),技術人員初步勾勒出了司機的部分特征:男性,年齡大約在四十歲到五十歲之間,駕駛姿勢穩定,對道路極其熟悉。
“看這裡!”一個眼尖的技術員指著一段在某個縣道路口抓拍到的視頻,“在他抬手調整後視鏡的瞬間,袖口縮上去了一點,手腕上好像…有一道明顯的疤痕?或者是紋身?”
圖片被放大增強,在司機右手腕部,確實能看到一截深色的、不規則的痕跡,但由於畫質和角度問題,無法確定是傷疤還是紋身。
“還有這裡,”另一個技術員調出另一張圖片,“在他通過北州市某個卡口時,車裡副駕駛座位上,好像放著一個…長方形的、深色的箱子?有點像…工具箱,或者…樂器盒?”
這些細節都被一一記錄,納入對凶手的畫像中。
陸野站在巨大的電子地圖前,看著那輛幽靈麵包車的行動軌跡被一點點描繪出來,如同看著一條毒蛇在它的巢穴周圍遊弋。凶手的謹慎、耐心和對地理的熟悉,令人心驚。
“他的老巢,一定就在北州,而且很可能就在采石場周邊這片區域!”陸野指著地圖上被重點標注的區域,“他把車頻繁開到這裡,絕不僅僅是棄置金杯車那麼簡單!這裡一定有他更重要的據點!”
結合劉明便利店的位置也在北州,且與采石場、各拋屍點交通便利),一個以北州市特定區域為核心的“解剖者”活動網絡,變得越來越清晰。
“申請對采石場周邊區域,進行更大規模的、更細致的秘密排查!”陸野向指揮部彙報,“重點尋找符合以下特征的場所或人員:擁有獨立封閉空間車庫、倉庫、地下室)、近期有陌生人或車輛異常出入、可能存放特殊工具或化學物品、且住戶或使用者為中年男性,手腕可能有疤痕或紋身,可能攜帶特殊箱體!”
一張更加精準的搜捕大網,悄然撒向那片看似平靜的城鄉結合部。
喜歡刑偵天梯請大家收藏:()刑偵天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