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廳刑偵總隊指揮部的燈光,在淩晨三點依舊亮得刺眼。巨大的電子拚接屏被分割成十幾個區塊,左側是“康利源公司”錯綜複雜的資金流向圖譜,紅色線條像亂麻般纏繞在十幾個空殼公司名稱之間,右側則實時刷新著“海鷗”貨輪的泊位動態——距離這艘涉嫌運輸問題疫苗的貨輪離港,隻剩不到72小時。
陸野靠在指揮椅上,指尖捏著眉心,眼前的數據流仿佛在旋轉。連續兩天兩夜,他和技術隊的人幾乎沒合眼,試圖從“康利源”那團亂麻般的資金鏈裡,找出與境外賬戶的直接關聯。可對方顯然早有準備,資金通過虛擬貨幣、地下錢莊、跨境貿易偽裝等多重手段層層轉移,每剝掉一層,底下又是新的迷霧。
“陸處,‘康利源’旗下的‘鼎鑫商貿’,三天前有一筆500萬的轉賬,收款方是個離岸公司,注冊信息全是假的。”技術隊的小陳揉著發紅的眼睛,把一份剛打印的流水報告遞過來,“我們嘗試追蹤虛擬貨幣錢包,發現對方用了混幣服務,線索又斷了。”
陸野接過報告,指尖劃過紙上冰冷的數字。疫苗案查到現在,已經牽出三省六市的分銷網絡,可最核心的資金源頭和幕後主使,依舊藏在黑暗裡。如果抓不到這條線,就算查封了“康利源”,也斬不斷真正的毒鏈。
就在這時,指揮部的門被輕輕推開,一陣帶著寒氣的風裹著細碎的雨絲飄進來。陸野抬頭,看見趙曉萌站在門口,身上的深色風衣沾了不少雨珠,額角的碎發貼在皮膚上,手裡緊緊抱著一個黑色的加密u盤,像是抱著什麼稀世珍寶。
“你怎麼來了?”陸野驚訝——趙曉萌這幾天在市局信息科支援,負責梳理“康順生物”的曆史通訊記錄,按說此刻該在市局加班,而不是冒著雨跑省廳。
“市局信息中心的服務器淩晨出了點故障,我處理完就想著過來看看。”趙曉萌走進來,把u盤放在陸野麵前的桌上,指尖在u盤側麵的加密鎖上按了一下,綠色的指示燈亮了,“剛恢複好的‘鼎鑫商貿’轉賬記錄,從2023年到現在的,包括剛才小陳說的那筆500萬離岸轉賬,我找到了它的原始資金池。”
陸野的眼睛瞬間亮了。他立刻把u盤插進指揮終端,屏幕上很快跳出一個加密文件夾,點開後,一份詳儘的exce表格展現在眼前——每一筆轉賬的時間、金額、收款方、備注,甚至對方賬戶的曆史交易關聯,都標注得清清楚楚。最關鍵的是,那筆500萬離岸轉賬的源頭,被用紅框標了出來,指向一個名為“瑞豐科技”的本地公司,而這家公司的實際控製人,正是之前追查無果的“康利源”副總張明。
“你怎麼找到的?技術隊查了三天都沒突破。”陸野指著屏幕上的紅框,語氣裡滿是驚喜。
趙曉萌拉過一把椅子坐下,拿起桌上的冷水喝了一口,才緩過勁來:“‘鼎鑫商貿’用的是老式財務軟件,刪除記錄時沒清空緩存區。我昨晚在市局調數據,發現他們有個隱藏的備份硬盤,花了六個小時才破解加密,恢複出這些記錄。”她頓了頓,從口袋裡掏出手機,點開一條短信,“對了,市局信息中心上周批了我的晉升申請,調去技術科任副科長,主要負責電子物證提取。以後省廳這邊要查電子數據,我能直接協調科室的設備和人手,不用再走流程。”
陸野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這麼大的事,怎麼沒跟我說?”
“上周公示結束的,怕分你心。”趙曉萌笑了笑,眼底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其實是沾了前幾個案子的光——李氏集團案時,我幫你恢複了商業間諜的加密通訊記錄,當時技術隊還說‘這姑娘數據恢複有一手’;疫苗案初期,又突破了‘康順生物’的虛擬貨幣追蹤,找到他們用混幣服務的規律,市局領導開會時提了一嘴‘技術過硬,該提一提’。”
她拿起手機,翻出一張照片——畫麵裡是一條鮮活的鱸魚,躺在廚房的水槽裡,旁邊放著蔥薑蒜。“我爸知道後,特意去菜市場買了這條魚,說‘女兒比我出息,不用再跑社區調解鄰裡矛盾了’。”趙曉萌的語氣裡帶著笑意,可陸野卻注意到她眼底的紅血絲,還有手指關節上淡淡的淤青——那是長時間敲擊鍵盤、握鼠標留下的痕跡。
他想起上個月,為了突破“康順生物”的虛擬貨幣追蹤,趙曉萌在市局信息科待了整整48小時。他去送文件時,看到她麵前擺著三個打開的屏幕,屏幕上全是代碼和數據圖譜,手邊放著半盒涼透的速溶咖啡,眼睛盯著屏幕一動不動,連他進來都沒察覺。後來小陳跟他說,趙曉萌為了破解對方的加密算法,連續兩天隻睡了三個小時,最後是靠灌濃茶硬撐著完成的。
“這份晉升,是你應得的。”陸野看著屏幕上清晰的轉賬軌跡,又看了看趙曉萌,“以前總覺得你是‘幕後支援’,現在才發現,你這‘支援’,比我們衝在前麵的還關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是團隊的功勞。”趙曉萌擺擺手,把話題拉回案子,“對了,我剛才看了‘康利源’的資金池,發現他們有一筆200萬的轉賬,流向了‘海鷗’貨輪所屬公司的一個個人賬戶,時間就在三天前。我猜,這應該是‘運費’或者‘保護費’,說不定能順藤摸到‘海鷗’貨輪的負責人。”
她一邊說,一邊點開表格裡的另一個標簽頁,裡麵是她整理好的關聯分析:“這個個人賬戶的持有人叫趙海濤,是‘海鷗’貨輪的大副,三年前曾為‘新星電子廠’運輸過‘保密元件’——你還記得‘701研究所非法元件案’嗎?當時陳明遠就是‘新星電子廠’的技術顧問,這說不定不是巧合。”
陸野的瞳孔猛地收縮。如果“康利源”和陳明遠的舊案有關聯,那這個疫苗案背後,可能還藏著更大的網絡。他立刻拿起內部電話,撥通了技術隊的分機:“小陳,立刻查‘海鷗’貨輪大副趙海濤的所有通訊記錄和資金往來,重點查他和‘康利源’的關聯,還有三年前‘新星電子廠’的運輸記錄!”
掛了電話,陸野回頭,看到趙曉萌正盯著屏幕上的資金圖譜,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擊,像是在梳理新的線索。她的側臉在燈光下顯得很柔和,可眼神卻很專注,仿佛整個世界隻剩下眼前的數據。
“以後省廳和市局信息對接,就靠你這個‘副科長’多關照了。”陸野調侃了一句,試圖緩解一下緊繃的氛圍。
趙曉萌抬起頭,眼底閃過一絲笑意:“先把眼前的疫苗案破了再說吧,‘陸處長’。”她特意加重了“陸處長”三個字——前兩天秦總隊找陸野談話,透露要擬任他為重案處處長,這事在省廳內部已經有了風聲。
“行,聽你的。”陸野笑著點頭,拿起桌上的咖啡,給趙曉萌倒了一杯,“先喝口熱的,你淋了雨,彆感冒了。”
趙曉萌接過咖啡,指尖碰到溫熱的杯子,心裡泛起一陣暖意。她看著陸野重新投入工作的背影,又低頭看了看屏幕上的數據流——以前總覺得,信息科的工作枯燥又瑣碎,可每次看到自己整理的數據能幫上案子,能讓陸野少一點壓力,就覺得一切都值了。
指揮部裡又恢複了之前的忙碌,鍵盤敲擊聲、電話鈴聲、低聲討論聲交織在一起,可這一次,空氣裡多了一絲篤定。陸野看著屏幕上趙曉萌整理的轉賬記錄,又看了看旁邊標注的關聯線索,感覺那團纏繞已久的迷霧,終於被撕開了一道口子。
他知道,疫苗案的破局點,或許就在眼前這張看似普通的exce表格裡。而這張表格的背後,是趙曉萌用無數個熬夜、無數次敲擊鍵盤換來的——她從不是什麼“依附者”,而是和他並肩作戰的戰友,是能在關鍵時刻遞上“鑰匙”的人。
窗外的雨還在下,可指揮部裡的燈光,卻仿佛比之前更亮了。陸野拿起筆,在筆記本上寫下“趙曉萌:技術科副科長,電子物證提取——重點協調”,又畫了一個箭頭,指向“疫苗案突破口:鼎鑫商貿資金→趙海濤→海鷗貨輪”。
他抬頭看向趙曉萌,她正對著屏幕上的代碼皺眉,手指飛快地敲擊著鍵盤。陸野突然覺得,有這樣的搭檔在,就算前麵還有再多的迷霧,他們也能一步步走出去。
“對了,”趙曉萌突然抬起頭,“我剛才在恢複數據時,發現‘鼎鑫商貿’還有一筆匿名轉賬,流向了一個境外慈善賬戶,這個賬戶之前在‘李氏集團案’裡也出現過。我已經把賬戶信息發給國際刑警那邊的聯絡人了,說不定能有新發現。”
陸野心裡一暖,剛想說“辛苦你了”,就見王勁鬆處長拿著一份文件走進來,看到趙曉萌,笑著說:“曉萌也在啊?剛才秦總隊還跟我誇你,說你這次恢複的資金記錄,幫省廳省了至少三天時間。你這晉升,可是實至名歸。”
“王處過獎了,都是應該做的。”趙曉萌站起身,語氣依舊謙遜。
王勁鬆拍了拍陸野的肩膀:“看來咱們重案處以後跟市局技術科,要多靠你們倆對接了。陸野,你可得好好跟曉萌學學,人家這細心勁兒,你還差得遠。”
陸野笑著點頭,心裡卻很清楚,趙曉萌的“細心”,從來不是天生的,而是對每一個數據的敬畏,對每一個線索的執著。就像她常說的:“數據不會騙人,隻要你願意花時間跟它‘對話’,它總會告訴你真相。”
淩晨四點,指揮部的門再次被推開,小陳拿著一份新的報告跑進來:“陸處!趙姐!查到了!趙海濤和‘康利源’的張明,昨晚在碼頭見過麵,監控拍到了!而且國際刑警那邊回電,說那個境外慈善賬戶,確實跟陳明遠的舊部有關聯!”
陸野和趙曉萌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裡看到了興奮。疫苗案的線索,終於像串珠子一樣,被一點點串了起來。
“看來,這場仗,我們快贏了。”陸野看著屏幕上的監控截圖,又看了看身邊的趙曉萌,輕聲說。
趙曉萌點頭,眼底閃著微光:“嗯,快贏了。”
窗外的雨漸漸小了,天邊泛起一絲魚肚白。指揮部裡的人依舊忙碌,可每個人的臉上,都多了一絲期待——他們知道,用不了多久,那些藏在黑暗裡的罪惡,就會被這束用數據和執著點燃的光,徹底照亮。
而他,已經做好了準備。
喜歡刑偵天梯請大家收藏:()刑偵天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