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教授立刻調取了當年所有現場勘查的原始底片和高分辨率照片部分已數字化)。經過技術處理和多角度比對,確認陸野發現的布娃娃手臂上的深色汙漬,確實存在,而且形態不像是普通的玩耍汙漬,更符合噴濺或擦拭形成的痕跡!
然而,壞消息是,由於當年未將其列為關鍵物證,那個布娃娃在現場勘查結束後,很可能隨著其他受害者遺物被家屬領回,或者…已經被處理掉了。時隔二十年,找到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這條剛剛浮現的線索,似乎又要斷了。
“難道就這麼算了?”周洪斌不甘心地捶了一下桌子。
王教授卻並未放棄。他盯著那張高清處理後的照片,目光銳利如鷹。“不一定。我們還有最後一條路。”
他指著照片上布娃娃手臂汙漬的局部放大圖:“你們看,這汙漬的邊緣形態,以及它在娃娃絨毛纖維上的附著狀態…我懷疑,這很可能不是表麵沾染,而是有微量物質滲透進了纖維內部!當年隻是表麵檢查,當然發現不了!”
“滲透進纖維內部?”陸野似乎抓住了什麼。
“對!”王教授語氣肯定,“如果是血跡或者其他含有生物成分的液體,在特定條件下,是可能少量滲入紡織物內部的。這部分物質,因為受到外部纖維的一定保護,其dna降解速度,可能比暴露在表麵的部分要慢!”
這個推斷,讓所有人的心再次提了起來!
“可是…娃娃找不到,我們怎麼檢驗?”小陳問道。
王教授沉吟片刻,目光掃過實驗室:“我們還有當年現場提取的、來自受害者女兒臥室的‘地麵灰塵混合樣本’。”
他解釋道,當年的現場勘查,會按區域收集地麵的灰塵和微小碎屑,作為綜合樣本,以期能從中篩檢出有價值的微量物證。受害者女兒臥室的地麵樣本,必然包含了那個布娃娃長期擺放、玩耍過程中脫落的所有纖維和附著物!
“從那個混合樣本裡,分離出屬於那個布娃娃的特定纖維,然後…嘗試從纖維內部提取可能存在的生物信息!”王教授說出了這個大膽到近乎異想天開的方案。
從一堆成分複雜的灰塵裡,找到二十年前一個特定布娃娃的幾根纖維,還要從這幾根纖維內部提取可能存在的、微乎其微的dna?這聽起來就像是大海撈針,不,比大海撈針還要難!
實驗室裡一片寂靜,所有人都被這個方案的難度震驚了。
王教授環視眾人,緩緩說道:“我知道這很難,也許最終一無所獲。但這是目前唯一的,也是最後的機會。我們刑事技術人員的職責,不就是要在不可能中尋找可能嗎?對曆史負責,對受害者負責,哪怕隻有萬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他看向陸野:“陸處長,我需要時間,需要最精乾的力量,需要不受打擾的環境。”
陸野沒有任何猶豫,斬釘截鐵地回答:“王教授,需要什麼支持,您儘管開口!重案處和廳裡,全力保障!”
最後的戰役,聚焦在了幾根可能來自某個布娃娃的細微纖維上。科學家的執著與警察的信念,在這一刻緊密交織,向著二十年的黑暗深淵,投下了最頑強的一束光。
喜歡刑偵天梯請大家收藏:()刑偵天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