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指令下達,部級協調機製啟動,如同給原本就已高速運轉的“獵影”專案指揮部,注入了一劑強效腎上腺素,整個係統的力量和權限瞬間完成了質的飛躍。
指揮部依舊隱匿在省廳那處經過特殊處理的保密區域,但內部已然不同。線路接入了公安部的核心數據網絡,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脈,可以與部裡經偵、網安、反洗錢、國際合作乃至更核心的業務局,進行近乎實時的數據交換、情報共享和協同研判。無形的信息洪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廣度,開始向這個指揮中樞彙聚。
陸野作為前線總指揮,感受最為明顯。他感覺自己腦海中的【戰略級案件統籌】功能,仿佛瞬間連接上了一個規模龐大、算力驚人的國家級信息庫和決策支持係統。來自部裡經偵局的、能夠穿透十幾層離岸公司迷霧的精準資金分析報告;來自網安局的、對全球特定匿名網絡節點和加密通訊流量的監控摘要;甚至是通過某些特殊國際協作渠道,艱難獲取的、關於特定離岸金融中心的有限但關鍵的賬戶信息碎片……這些更高層級、更廣維度、更具戰略價值的信息流,如同百川歸海,源源不斷地湧入。
這些龐雜而高端的信息,經過他自身經驗的過濾和係統功能的輔助梳理、關聯提示,與他手中掌握的、從g省本地挖掘出的線索進行著激烈的碰撞、交叉印證和邏輯拚接。他感覺自己就像一位站在巨大、精密且動態變化的電子沙盤前的最高指揮官,眼前那幅原本還有些朦朧的【犯罪網絡圖譜】,在這些高質量“養料”的滋養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變得清晰、豐滿、立體起來。原本模糊的連線被加固,隱藏的節點被點亮,整個網絡的拓撲結構和運行邏輯,越來越清晰地暴露在他的“視野”之下。
對“鼎峰資本”這個關鍵節點的調查,也隨之進入了最核心、最敏感,也必然是最危險的攻堅階段。在部裡派來的、經驗極其豐富的專家直接指導和參與下,多條偵查戰線以更加專業、更加隱蔽的方式同步秘密推進:
針對“鼎峰資本”幾名核心決策人員的通訊監控經過最嚴格的法律審批程序),不再是泛泛的監聽,而是有了更精準的目標和策略;對其控製的、遍布境內外的複雜賬戶網絡的資金分析,開始了更深度的穿透,試圖厘清每一筆大額資金的最初來源和最終去向;對其所有對外投資項目的合法性與真實性,進行了拉網式的審查,尋找那些精心偽裝在正常商業行為下的利益輸送和洗錢通道。
陳凱領導的虛擬偵查小組,得到了部裡網安局提供的、更強大的技術工具支持和更高級彆的全球網絡溯源權限。他們如同得到了更鋒利的手術刀和更先進的探測儀,開始向“鼎峰資本”可能使用的、更加隱秘例如基於特定硬件的加密、利用區塊鏈技術的匿名通訊等)的通訊渠道和數據存儲方式,發起了新一輪的、悄無聲息的破解嘗試。
張猛的外線小組,則在部裡行動技術部門的專業配合下,行動更加如魚得水。他們對“鼎峰資本”那幾位核心高管的盯控,達到了近乎“像素級”的精細刻畫。不僅摸清了他們日常的工作生活規律、固定的社交圈子,甚至連他們情婦的住址、子女就讀的貴族學校、常去的私人俱樂部都了然於胸。
正是在這種極致精細的監控下,他們成功捕捉到了一條極具價值的線索:“鼎峰資本”的常務副總,與省發改委某位手握項目審批實權的處長,在一次看似偶然的、位於郊野的私人高爾夫球會上,有過長達兩個多小時的“同組競技”和“親密交流”。這場“偶遇”被長焦鏡頭清晰地記錄了下來。
每一個或大或小的發現,無論是資金流向上一個微小的異常波動,還是一次看似平常的會麵,都被迅速而精準地標注在陸野腦海中的虛擬圖譜,以及指揮部那麵巨大白板上的實物圖譜對應位置。
網絡的脈絡正被一點點理清,那個一直盤旋在中央、代表著最深層次黑手的巨大問號周圍,開始隱約浮現出幾個模糊的、暫時隻能用代號指代的影子——“高爾夫”、“學究”、“管家”……這些影子,或許就是隱藏在“鼎峰資本”背後的真正操盤手,或者,是連接著更高級彆保護傘的關鍵節點。
然而,獵手的高效推進,似乎也引起了黑暗中獵物的本能警覺。專案組通過技術手段監測到,“鼎峰資本”近期的資金調動變得異常頻繁,路徑也更加複雜,呈現出一種“化整為零、多路轉進”的態勢;其幾名核心高管,以考察項目、參加論壇等名義進行的非必要海外出差明顯增多;同時,他們與北口市趙德彪那邊的聯係,也變得幾乎完全“絕緣”,不再有任何直接或間接的通訊與資金往來,仿佛那條線從未存在過。
這是一種在巨大壓力下產生的、基於生存本能的高度警惕?還是對方那無比靈敏的“觸角”,已經隱約感知到了來自黑暗中的、被刻意壓抑的呼吸聲?
無形的戰場上,硝煙味在彌漫,博弈的層級和烈度都在悄然升級。獵手布下的網正在收緊,而狡猾的獵物也繃緊了神經,開始在巢穴周圍布置更多的預警和障礙。
雙方都在絕對的靜默中屏息凝神,憑借最細微的動靜判斷著對方的方位和意圖,等待著對方先露出那足以決定生死的一絲破綻。
寂靜,比槍聲更令人窒息。
喜歡刑偵天梯請大家收藏:()刑偵天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