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劉,這台筆記本有戲!一個年輕技術員指著屏幕,發現了一個加密分區,用的是軍方級彆的算法。
能破嗎?
給我點時間,他在係統日誌裡留了個後門——這孫子記性不好,把密碼提示設成了自己生日。
隔壁房間,經偵支隊的算盤打得劈啪響。幾個老審計戴著老花鏡,埋首在成山的賬本裡。他們的戰場沒有槍聲,隻有數字的廝殺。每一筆異常資金流向,每一個做平的賬目,都可能成為壓垮嫌疑人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筆兩千萬的款子有問題,一個老審計用紅筆在賬本上重重畫了個圈,走的是技術服務費,但收款方是個皮包公司,注冊地址在城中村的一個公廁旁邊。
審訊室裡,燈光慘白。
馮主任坐在椅子上,還在強作鎮定。他慢條斯理地整理著西裝袖口,開口就是一套官話:我在發改委工作二十三年,經手的項目帶動gdp增長數百億,培養的乾部遍布全省......
審訊的老刑警也不打斷,等他表演完了,才輕輕推過去一份文件。
馮主任,先看看這個。您兒子在開曼群島注冊的公司,上個月剛收購了鼎峰資本旗下一家虧損企業的海外資產,作價一點二億。巧的是,這家企業三個月前剛拿到您親自批複的五個億政策性貸款。
馮主任的額角開始冒汗。
老刑警又推過去一張照片:這是您女兒在洛杉磯的豪宅,市價八百五十萬美元。她去年在社交媒體上說,這是用她第一年工作的年終獎買的。
這、這不符合程序......馮主任的聲音開始發抖。
確實不符合程序。老刑警點點頭,突然像是想起什麼,對了馮主任,您聽說過嗎?
哐當——
馮主任猛地站起來,椅子向後翻倒。他臉色慘白如紙,嘴唇哆嗦著,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另一個審訊室裡,鼎峰資本的總裁劉建仁又是另一副模樣。他西裝筆挺,說話滴水不漏,把所有的資金往來都包裝成正常的商業投資,把所有的權錢交易都美化成工作交往。
我們和昌榮實業的合作完全合法合規,他推了推金絲眼鏡,所有的資金流轉都有完稅證明,所有的項目都經過正規審批。
審訊的經偵民警也不著急,慢悠悠地打開筆記本電腦。
劉總說得對,那我們來看看這段錄音——這是上個月十五號,您和昌榮實業王總的通話記錄。您說那三千萬必須今天到賬,馮主任那邊等著用
劉建仁的眼鏡滑到了鼻尖。
還有這段微信記錄,民警繼續點開另一個文件,燈塔指示,這個項目必須拿下,不計成本
劉建仁終於癱坐在椅子上,精心打理的發型散亂下來。
最棘手的是趙德彪。這老混混往審訊椅上一靠,兩眼一閉,擺明了要硬扛到底。
我什麼都不知道,他咧嘴一笑,我就是個做砂石生意的粗人。
審訊的刑警也不逼他,就慢條斯理地把他這些年乾過的一件件往外拋:
二零一五年,北口滅門案,你給凶手提供了受害人的行蹤。
趙德彪的眼皮跳了一下。
二零一八年,你名下的物流公司,協助跨境賭博團夥轉移資金超過兩個億。
他的嘴角開始抽搐。
三天前,你聯係了蛇頭老六,定金都付了,準備偷渡去緬甸。
趙德彪猛地睜開眼:你們怎麼......
我們怎麼知道的?刑警笑了,你不妨猜猜,是老六先招的,還是你那個相好先開的口?
趙德彪的臉色終於變了。
陸野坐鎮指揮中心,麵前的顯示屏分成了十幾個小窗口——審訊實時畫麵、電子取證進度、資金流向分析、人員關係圖譜......
他不需要親自下場審訊,但他必須掌控全局。係統在全負荷運轉,【戰略級案件統籌】像一台精密的處理器,把海量信息分類、篩選、關聯。【犯罪網絡圖譜】則在不斷更新,每一條新口供、每一份新證據,都在讓這張大網變得更加清晰。
讓三組去核實劉建仁提到的那個海外賬戶。
趙德彪的馬仔交代了一個新地址,立即安排搜查。
馮主任的秘書鬆口了,把他提到的那幾個中間人的資料調出來。
命令一道道發出,整個專案組像一台精密的機器,有條不紊地運轉著。
這是個慢工出細活的過程。每突破一個嫌疑人,每固定一份證據,就像剝開一層洋蔥皮,離最核心的真相就更近一步。辛辣,刺眼,但非剝不可。
夜色漸深,指揮中心的燈光卻愈發明亮。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裡,每個人都在與時間賽跑,與謊言較量,與黑暗角力。
真相,正在被一寸寸地從黑暗中挖出來。
喜歡刑偵天梯請大家收藏:()刑偵天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