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會議室的投影幕布上,投射著k402次列車碎屍案的基本案情和那幾個觸目驚心的疑點。氣氛凝重得仿佛能擰出水來。
老陳抱著胳膊,眉頭緊鎖,率先打破了沉默:橫跨四省拋屍,地點選擇精準,避開主要監控和人群,這手法...不像是一時激憤的仇殺,更像是有預謀、有計劃的行動,目的性極強。要麼是滅口,要麼就是...清理門戶,怕死者泄露什麼。
周婷扶了扶眼鏡,冷靜地補充道:死者身份成謎,關鍵物證缺失,唯一深入接觸案情的經辦警察又離奇死亡。這案子當年能成為懸案,阻力恐怕不僅僅來自於案件本身的複雜性。我懷疑,當時調查可能已經觸碰到了某些不該碰的東西,被強行按下了。
陸野站在幕布前,目光掃過每一位團隊成員的臉龐,沉聲道:你們分析得都很到位。光靠這些卷宗記錄,我們隻能在原地打轉,甚至可能重蹈當年的覆轍。要想撕開這道口子,我們必須找到新的、當年可能被忽略或者無力深究的支點。這個支點,最有可能就在當年的原始物證裡!
他果斷下令:老陳,周婷,你們倆立刻跟我去部物證中心,調閱k402案的所有原始物證!陳凱,林婉,你們留守,動用一切權限,把所有與這個案子相關的電子信息——包括當年的人員檔案、鐵路內部記錄、相關地區的治安卷宗、甚至當年的地方報紙新聞,哪怕隻有隻言片語,都給我挖出來,進行交叉比對!
明白!眾人齊聲領命,迅速行動。
公安部物證中心位於西郊,車隊行駛了將近一小時才抵達。經過三道荷槍實彈的崗哨嚴格查驗證件和手續,他們的車才得以駛入那片被高牆電網環繞的建築群。
接待他們的是物證中心的一位劉姓副主管,戴著金絲眼鏡,看起來精明乾練。但聽到陸野要調閱的是二十多年前的k402案物證時,他臉上立刻露出了為難的神色。
陸組長,不是我們不配合,隻是...這案子年頭實在太久了。劉主管一邊引著他們走向通往地下庫房的專用電梯,一邊解釋道,九十年代末期,我們的物證保管條件和規範,跟現在沒法比。很多物證就是牛皮紙袋一封,放在普通倉庫的架子上。這麼多年,中心經曆過兩次大規模搬遷,檔案係統也更新過好幾次。這種懸案,除了按規定年限進行清點外,幾乎沒人會再去動它。所以...能不能找到,找到後狀態怎麼樣,我實在不敢保證。
理解,麻煩劉主管儘力而為。陸野語氣平靜,但目光堅定。
電梯下行,來到地下二層。門一開,一股混合著紙張陳舊氣味、淡淡黴味和防蛀藥劑味道的陰冷空氣撲麵而來。巨大的倉儲空間裡,一排排高達天花板的深藍色金屬貨架如同沉默的鋼鐵森林,整齊地排列著,一眼望不到頭。節能燈發出冷白色的光,映照著貨架上密密麻麻、貼著泛黃標簽的紙箱,仿佛一座沉睡著的、由未解之謎構成的都市。
庫管員推來了專用的升降梯。根據古老的紙質檔案索引——那索引本本身也帶著濃重的歲月痕跡——劉主管和庫管員爬上爬下,在浩瀚的中仔細尋覓了將近四十分鐘,額頭都見了汗。
應該...就是這個了。劉主管的聲音從一架升降梯上傳來,帶著一絲不確定。他小心翼翼地從一個靠近角落、積塵頗厚的貨架中層,拖出了一個看起來比其他箱子更顯斑駁的硬紙板箱。箱體上用毛筆寫著k402的字樣,墨跡已嚴重褪色、模糊。
陸野幾人圍攏過去。劉主管用裁紙刀,極其小心地劃開那幾乎已經脆化、一碰就可能碎裂的原始密封條。隨著箱蓋的打開,一股更濃烈的陳舊氣味彌漫開來。
箱內是十幾個大小不一的牛皮紙證物袋,排列得還算整齊,但紙張本身已嚴重發黃、發脆,邊緣處多有破損,仿佛輕輕一碰就會化作碎片。
陸野、老陳、周婷立刻戴上白色棉質手套,表情肅穆,仿佛在進行一場莊嚴的儀式。他們屏住呼吸,開始逐一、極其輕柔地檢視。
最上麵是幾個大的證物袋,裡麵裝著當年用來包裹屍塊的、已經變得硬脆不堪的深色油布和塑料布,上麵深褐色的汙漬即使隔了二十多年,依然帶著一種無聲的慘烈。
下麵的小袋子則分門彆類地裝著從各個拋屍現場和屍體上提取的微量物證:幾個小袋分彆裝著從不同省份拋屍點提取的煤渣,顏色深淺不一;幾根顏色黯淡、幾乎無法憑肉眼分辨種類的動物毛發;還有一些已經乾結成塊的泥土和枯萎的雜草樣本。
陸野的目光,最終越過這些,落在了箱底兩個相對獨立、保存稍好一些的證物袋上。一個裡麵裝著幾縷灰白色、看起來毫不起眼的棉質纖維,卷曲著,像是從什麼織物上脫落下來的。另一個,則是一個相對完好的、專用的加厚塑料編織袋,雖然也顯舊,但結構尚且完整,據卷宗記載,這是包裹主要軀乾屍塊所使用的容器。
當年技術條件有限啊,劉主管在一旁歎了口氣,解釋道,像煤渣、泥土這些,來源太廣泛,排查起來如同大海撈針,價值判定不高。毛發呢,鑒定條件也不好,確定不了物種和個體。至於這些棉纖維...他指了指那個小袋子,看著就是最普通的棉布纖維,當年簡單比對過一下,沒發現異常,也就歸檔了。重點...主要還是放在屍塊本身和那些包裹布上了。
陸野輕輕拿起那個裝有棉纖維的袋子,對著頭頂的燈光仔細看了看,又掂了掂那個看起來頗為結實的編織袋。
劉主管,他轉向劉主管,當年對這個編織袋本身,有做過什麼深入的調查嗎?比如它的生產來源、工藝特點、可能的流通渠道?
這個...劉主管回憶了一下,搖了搖頭,記錄上隻說是常見編織袋。當時的偵查重點都在裡麵的...內容物上,對於容器本身,除非有特彆明顯的特征,否則關注度確實不高。
陸野將纖維袋和編織袋輕輕放在旁邊帶來的專用轉移箱裡。
老陳,周婷,我們接下來的重點,就是這兩樣。他的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確定,尤其是這些看似普通的纖維和這個袋子。當年它們可能被視為背景信息,但現在,在新的技術和視角下,它們很可能就是我們叩開真相之門的第一塊磚!
喜歡刑偵天梯請大家收藏:()刑偵天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