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證中心臨時協調出來的一間標準實驗室內,無影燈將操作台照得亮如白晝。那幾縷灰白色的棉纖維和那個加厚的塑料編織袋,被分彆放置在鋪著潔白襯墊的檢驗台上,等待著現代刑偵科技的。
頭兒,咱們先從這些纖維入手?老陳問道,他已經戴好了手套和口罩。
陸野點點頭,神色專注:嗯,按順序來。周婷,做好詳細記錄,尤其是檢驗過程中的任何細微發現。
明白。周婷已經打開了錄音筆和記錄本,在一旁嚴陣以待。
陸野首先取過那個裝有棉纖維的證物袋。他並沒有直接打開,而是先仔細觀察了袋子的密封情況,確認無誤後,才用鑷子極其小心地、近乎是輕柔地,取出一小縷看起來相對完整的纖維。他的動作穩定而精準,仿佛在拆解一枚微型的炸彈。
他將這縷纖維輕輕放置在早已準備好的便攜式高倍數碼顯微鏡的載物台上。顯微鏡連接著旁邊的高清顯示器,隨著陸野調整焦距,纖維的微觀影像清晰地呈現在屏幕上。
都把屏幕上的圖像看清楚,陸野一邊操作一邊說,老陳,你先說說直觀感受。
老陳湊近屏幕,眯著眼睛仔細看了半晌,開口道:嘖,這紡線...看起來挺密實啊,經緯線都繃得直直的,粗細也勻稱,比我老家那種土布機織出來的要規整多了,感覺...挺結實的。
周婷觀察得更細致,她指著屏幕上的影像補充道:不僅僅是密實。陸隊,老陳,你們注意看這裡,纖維染色後的內部狀態。染料顆粒的分布非常均勻,滲透得很透徹,整體顏色一致性很高。看不到普通小染坊那種常見的色差、色花現象。這更像是...大型工業化、標準化流水線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控製很嚴格。
站在一旁觀摩的劉主管也忍不住湊過來看了看,遲疑道:聽你們這麼一說...是有點像是那種單位統一訂做的製服,或者工廠裡發的勞保服用的布料...但光憑肉眼和這種放大觀察,還是不敢下定論啊。當年我們也就做到這一步了,比對不上,就擱置了。
沒關係,我們試試更精確的。陸野示意旁邊待命的技術員操作另一台更為精密的設備——顯微分光光度計。這是一種通過測量物質對特定波長光的吸收、反射或散射特性,來分析其成分和結構的儀器,對於染料的鑒彆尤其有效,能獲得類似的唯一性光譜。
技術員小心翼翼地將那縷纖維樣本放入儀器的專用檢測艙內,確保位置固定。艙門關閉,儀器發出低沉的運行聲。幾分鐘後,一組複雜而獨特的光譜曲線在連接的電腦屏幕上生成。
林婉,陸野立刻通過安全的內部網絡,接通了守在辦公室的林婉,實時接收光譜數據。立刻與部裡存檔的全國曆史紡織品染料特征數據庫進行比對!重點篩查1995年至2005年這個時間段,尤其是東北、華北地區的工業用布、製服用布類彆!
數據已收到!正在啟動比對程序...林婉的聲音從揚聲器裡傳來,背景是服務器風扇加速運轉的微弱嗡鳴和快速敲擊鍵盤的劈啪聲,數據庫接入中...光譜特征提取...開始進行模式識彆與交叉比對...
實驗室裡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塊顯示著比對進度的屏幕上。等待的時間其實並不長,但在這種高度期待的氛圍下,每一秒都仿佛被拉長了。隻能聽到儀器運行的輕微噪音和彼此壓抑的呼吸聲。
陸野雙手抱胸,目光沉靜,但微微繃緊的下頜線泄露了他內心的不平靜。老陳下意識地搓著手指,周婷則緊握著記錄筆,屏息凝神。
突然,林婉的聲音再次響起,帶著一絲難以抑製的興奮:陸隊!比對結果出來了!最高匹配項是——沈陽市第二紡織廠在1996年至2000年期間,專門為沈陽鐵路局定向生產的一批冬季勞保棉服的內襯麵料!光譜特征吻合度高達96.3!數據庫中還存有該批次布料的留樣檔案照片和部分技術參數,可以確認!
漂亮!老陳猛地一揮拳頭,差點跳起來,臉上滿是振奮,媽的!實錘了!就是鐵路內部的人乾的!最起碼也是能天天穿著那身皮的人!
周婷迅速在記錄本上寫下關鍵信息,補充道:這徹底推翻了當年流竄作案的主要偵查方向!凶手具備利用職務便利作案的極大可能!
陸野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但他很快壓下激動,沉聲命令:立刻將這個結果詳細記錄在案,形成正式報告!這是我們在此案中獲得的第一個具有明確指向性的、確鑿的物證!意義重大!
他隨即拿起那個加厚編織袋,仔細端詳著它的材質、編織密度、顏色,以及上麵一個模糊不清、似乎是個菱形框內帶著字母的壓印。
劉主管,他轉向劉主管,語氣不容置疑,麻煩你們物證中心的同誌,接下來集中力量,對這個編織袋進行全麵的技術檢驗。我要知道它的具體化學成分、生產工藝細節、耐磨抗拉參數,最重要的是——查清它當年的具體生產廠家、批次,以及最主要的使用範圍和流通渠道!這很可能是我們鎖定凶手具體崗位的關鍵!
喜歡刑偵天梯請大家收藏:()刑偵天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