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春夏之交,經濟的寒意雖未徹底消散,但貿易通聯盟在寶總“精兵簡政,苦練內功”的戰略指引下,已逐漸穩住了陣腳,如同一位經過嚴冬考驗的武者,收斂了浮躁的鋒芒,氣息變得愈發沉凝厚重。聯盟內部,深度培訓與係統優化雙管齊下,成員企業的內生韌性得到增強;外部,汪明珠探索的“微型跨國貿易”如同星星之火,為特色中小企業開辟了一條繞過傳統紅海的蹊徑。然而,寶總深知,這一切都還是基於現有框架內的優化與調整,若要真正實現脫胎換骨,引領中國製造在逆境中實現質的飛躍,必須引入更高維度、更成體係的思想武器。
就在這個尋求突破的關鍵節點,一位久違的故人,帶著一股來自現代製造業強國的新風,悄然歸來。
這日午後,寶總正在金茂大廈頂樓的辦公室,與趙雷、小閒商討如何進一步優化“烽火”移動端係統的用戶體驗,秘書內線電話響起,聲音帶著一絲驚訝和欣喜:“寶總,有一位範新華先生在一樓前台,沒有預約,說是剛從德國回來,想立刻見您。”
“新華?”寶總聞言,眼中瞬間閃過一道亮光,立刻對電話說道,“快請他上來!直接到我辦公室!”他放下電話,對趙雷和小閒笑道,“是新華回來了!湖西廠的範廠長,去德國進修了兩年多,這可是及時雨啊!”
片刻後,辦公室門被推開,風塵仆仆的範新華走了進來。他比兩年前清瘦了些,膚色黑了些,但眼神更加銳利、沉靜,眉宇間褪去了些許老廠長的執拗,多了幾分經世致用的通透與從容。他穿著一件普通的夾克,背著一個半舊的帆布背包,不像學成歸國的老法師,倒更像一個普通的工程師。然而,他周身散發出的那種沉穩自信的氣場,卻讓人無法忽視。
“阿寶!”範新華笑著,伸出雙手。
“新華!你可算回來了!”寶總快步上前,緊緊握住他的手,用力搖晃,“怎麼不提前說一聲,我好去接你!”
“嗨,用不著那麼麻煩。”範新華爽朗一笑,“剛下飛機,安頓了一下就過來了,想著早點跟你彙報學習成果。”
趙雷和小閒也上前與範新華寒暄。範新華是湖西針織廠能起死回生的功臣,他的歸來,讓眾人倍感親切。
落座後,小閒奉上熱茶。寶總迫不及待地問:“怎麼樣,新華?在德國這麼久,取到真經了吧?是不是帶回來了最新的自動化生產線圖紙?還是什麼革命性的紡織技術?”
範新華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端起茶杯,輕輕吹了吹熱氣,意味深長地笑了笑:“阿寶,如果我說,我這次帶回來的最重要的東西,不是任何一張圖紙,也不是任何一項具體的技術,你會不會失望?”
寶總微微一怔,隨即眼中興趣更濃:“哦?那是什麼?快說說!”
範新華放下茶杯,神色變得鄭重起來:“我這次在德國,主要在德國亞琛工業大學和幾家有百年曆史的隱形冠軍企業學習、實習。最大的收獲,不是看到了多少先進的機器——雖然他們的設備確實精密——而是真正理解了,德國製造業強大的根基,並非僅僅依賴於技術或設備的領先。”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寶總、趙雷和小閒,緩緩道:“他們強大的根源,在於一整套深入骨髓的管理思想和文化基因。我把它概括為兩點:一是對‘浪費’的極致厭惡和係統化消除;二是對‘效率’的持續追求和永無止境的改善。這套思想體係,他們稱之為‘精益生產’和‘敏捷製造’。”
“精益生產?敏捷製造?”趙雷推了推眼鏡,作為技術負責人,他對這些詞彙並不完全陌生,但顯然範新華的理解更為深刻。
“對,”範新華點點頭,開始詳細闡述,“所謂‘精益’,核心思想就是‘消除一切不創造價值的浪費’。他們不僅僅關注生產線上物料的浪費,更將浪費的定義擴展到極致:等待的浪費、搬運的浪費、不合理動作的浪費、生產過剩的浪費、庫存的浪費、加工本身的浪費,甚至不良品返工的浪費……任何不能直接為最終產品增加價值的環節,都被視為必須消除的‘贅肉’。”
他隨手拿起桌上的一張紙,畫了一個簡單的價值流圖:“他們通過一套極其嚴謹的方法和工具,比如價值流分析、看板管理、單件流、快速換模、5s現場管理、全員生產維護等等,像外科手術一樣,精準地識彆並切除這些浪費。目的是讓價值流像水一樣順暢地流動起來,沒有任何淤塞和停頓。”
“那‘敏捷製造’呢?”小閒好奇地問。
“敏捷製造,是應對市場變化快、需求多樣化的產物。”範新華解釋道,“它強調組織的靈活性和快速響應能力。通過模塊化設計、柔性生產係統、跨職能團隊、與供應商和客戶的緊密協同,實現小批量、多品種的快速切換生產,以滿足個性化的市場需求。這和我們之前追求的少品種、大批量的規模化生產模式,思路完全不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範新華的講述,沒有高深的理論堆砌,而是結合了大量他在德國工廠親眼所見的生動案例:如何通過優化布局將物料搬運距離縮短70;如何通過快速換模技術將生產線切換時間從幾小時壓縮到幾分鐘;如何通過“安燈”係統實現問題即時暴露、全員參與解決;如何將庫存周轉率提升到令人咋舌的水平……
寶總聽得極其專注,金絲眼鏡後的目光越來越亮。範新華所描述的這一切,雖然術語新穎,但其內核精神,卻與他從爺叔那裡領悟的“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以及當前貿易通正在踐行的“精兵簡政,練好內功”的戰略,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向內求,都是聚焦價值,都是消除冗餘,都是追求在看似“弱”和“小”的形態下,爆發出更強大的生命力!
“太好了!新華!”寶總忍不住拍案叫絕,“你帶回來的這份‘真經’,比任何具體的圖紙或技術都寶貴!這正切中我們當下的要害!我們貿易通現在要做的,就是消除聯盟內部、成員企業內部的種種‘浪費’,提升整個價值鏈的‘效率’和‘敏捷性’!你這套思想,正好為我們提供了係統化的理論指導和實戰工具!”
他激動地站起身,在辦公室裡踱了幾步,迅速做出決斷:“新華,你回來得正是時候!我有個想法,希望你暫時不要立刻回湖西廠。”
範新華看向寶總,等待他的下文。
“我想請你牽頭,在貿易通聯盟內部,成立一個‘精益生產推進辦公室’!”寶總目光灼灼,“由你擔任首席專家,趙工的技術團隊全力配合,小閒負責協調資源。我們選取幾家有代表性、有變革意願的成員企業,作為首批試點單位,全麵導入這套精益生產和敏捷製造的理念與方法!”
他腦海中迅速閃過幾個名字:“魏宏慶的海寧廠,正在向高端定製轉型,對消除浪費、提升柔性有迫切需求,可以作為皮革服飾領域的試點!湖西廠是你的老根據地,基礎好,可以作為紡織行業的試點!還可以再選一兩家做小家電、精密五金的企業,覆蓋不同行業!我們要紮下去,不是搞形式主義,是要真正幫助企業識彆價值流,消滅浪費,提升效率,做出實實在在的效益!”
範新華聽到這個提議,眼中也迸發出興奮的光芒。他回國之初,也曾思考如何將所學付諸實踐,寶總的這個安排,無疑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平台和巨大的舞台。
“阿寶,這個想法太好了!”範新華重重地點頭,“我願意擔起這個責任!不過,推行精益變革,絕非易事,會遇到觀念衝突、習慣阻力、甚至短期陣痛,需要最高層的堅定支持和持之以恒的投入。”
“你放心!”寶總語氣斬釘截鐵,“我和整個貿易通聯盟,就是你最堅定的後盾!要人給人,要資源給資源!目標隻有一個:用一到兩年的時間,讓這批試點企業脫胎換骨,成為行業內的精益標杆!然後,以點帶麵,將成功經驗向整個聯盟推廣!我們要讓‘精益’和‘敏捷’,成為貿易通聯盟區彆於其他平台的核心競爭力!”
戰略既定,雷厲風行。寶總立即召集了核心管理層會議,正式宣布成立“精益生產推進辦公室”,由範新華全權負責。隨後,他親自給魏宏慶、溫小虹等試點企業負責人打了電話。
魏宏慶在電話那頭聽到這個消息,尤其是聽說範新華學成歸來並親自牽頭,聲音都提高了八度:“老範回來了?還要來幫我們搞精益生產?太好了!阿寶!你是不知道,我現在做高端定製,最頭疼的就是怎麼減少浪費、加快反應速度!老範來得太及時了!我們海寧廠全力配合,要人出人,要地方出地方!”
一切安排就緒,範新華甚至來不及好好休息,便帶著他的帆布背包和那份沉甸甸的“思想行囊”,投入到了新的戰鬥中。他深入試點企業車間,不是走馬觀花,而是一紮就是幾天,拿著秒表、卷尺和筆記本,與工人、班組長、管理人員一起,從原材料入庫到成品出庫,細致入微地觀察、記錄、分析每一個環節,識彆那些司空見慣卻又觸目驚心的浪費。
試點工作並非一帆風順。起初,習慣了粗放式管理的老師傅和基層管理人員,對範新華帶來的這套“條條框框”很不理解,甚至有些抵觸。覺得是“花架子”、“耽誤乾活”。但範新華極有耐心,他從不空談理論,而是用實實在在的數據和現場改善的效果說話。他帶領團隊,在一個個工位推行“5s”管理,現場環境變得整潔有序,工具取用時間大幅縮短;他優化物料擺放位置,減少了工人不必要的走動;他推廣快速換模技術,將海寧廠皮衣生產線換款時間縮短了一半……
點滴的改善,逐漸彙聚成可觀的效果。試點企業的車間現場變得井然有序,生產效率穩步提升,物料損耗明顯下降,員工的工作負擔減輕了,收入反而因為效率提升而有所增加。反對的聲音漸漸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積極參與和主動改進的氛圍。
範新華的歸來,如同在貿易通聯盟“練內功”的熔爐中,投入了一塊高品質的“催化劑”。他帶來的不僅是一套先進的管理方法,更是一種追求極致、持續改善的工業精神和文化基因。這股來自萊茵河畔的“新風”,與爺叔蘊含古老東方智慧的點撥、寶總立足本土實踐的運籌、以及萬千中國中小企業頑強求生的生命力,在2005年這個特殊的節點,奇妙地融合在一起,孕育著一場靜水深流般的深刻變革。
黃浦江畔,夏意漸濃。經濟的宏觀環境依然複雜嚴峻,但在貿易通聯盟深耕的產業土壤之下,一粒名為“精益”的種子已經播下,正汲取著養分,蓄勢破土。它或許不會立刻帶來爆發式的增長,卻可能從根本上重塑中國製造的肌體與靈魂,為其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中,注入更持久、更強大的內生動力。故人歸國攜來的這股新風,正在悄無聲息地,吹向中國製造的明天。
喜歡繁花傳請大家收藏:()繁花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