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賢路玲子小店的那碗雞湯和一番樸素的點撥,如同給緊繃的琴弦鬆了鬆軸,讓寶總得以調整節奏,重新審視海寧試點這場攻堅戰。他不再苛求立竿見影的成效,而是將更多精力放在與趙雷、溫小虹團隊一起,深入海寧廠的每一個環節,耐心細致地解決具體問題,傾聽一線員工的聲音,調整優化實施方案。這種從“督戰”到“並肩作戰”的姿態轉變,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海寧廠的上上下下。
時光悄然流逝,日曆一頁頁翻過。距離貿易通專家團隊進駐海寧皮革廠,已整整過去了三個月。這九十多個日日夜夜,對於魏宏慶而言,可謂度日如年。他經曆了從最初的滿懷希望,到遭遇阻力時的焦躁懷疑,再到被寶總穩住陣腳後的咬牙堅持。車間裡老師傅們的抱怨聲漸漸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在年輕技術員耐心輔導下,逐漸響起的鍵盤敲擊聲和掃碼槍的“滴滴”聲;銷售辦公室裡,以往煙霧繚繞、電話鈴聲與吆喝聲混雜的場景,也開始夾雜進對著電腦屏幕分析客戶數據的低聲討論。
變化,在悄無聲息地發生,如同春雨潤物,雖緩慢,卻持續滲透。
轉折點出現在一個再尋常不過的周一下午。魏宏慶正對著桌上堆積的報表發愁,財務主管老周拿著一份剛打印出來的報告,臉上帶著一種罕見的、混合著驚訝和興奮的神情,敲門走了進來。
“魏總,您看看這個!”老周將報告遞到魏宏慶麵前,手指點著幾個關鍵數據,“這是上個月,就是全麵試用新係統後的第一個完整月的成本利潤分析。”
魏宏慶漫不經心地接過來,起初並未抱太大期望。然而,當他目光掃過那些清晰列明的數據時,不由得坐直了身子。報告不再是以往那種籠統模糊的彙總,而是將成本細化到了每一筆訂單的原材料耗用、人工工時、水電分攤甚至倉儲物流費用。利潤也不再是一個大概的數字,而是與每個訂單、每個客戶精準掛鉤。
“這……這是我們廠的數據?”魏宏慶有些難以置信。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哪類皮衣利潤空間最大,哪款產品看似暢銷實則微利甚至虧本,哪個客戶訂單量雖小但利潤穩定,哪個大客戶卻在不斷壓價侵蝕利潤。以往靠著經驗和感覺模糊判斷的東西,此刻以冰冷而精確的數字呈現在眼前。
“是啊,魏總!”老周激動地說,“這套係統,雖然剛開始用著彆扭,但現在看來,真能把賬算到骨頭縫裡!你看這款經典風衣,我們一直以為利潤不錯,結果細算下來,輔料和人工成本超了預算不少。反而那款新開發的輕薄夾克,因為用料省、工序優化,利潤率高出風衣五個點!”
魏宏慶盯著報表,手指微微顫抖。這不是紙上談兵,這是真金白銀的洞察!他立刻抓起電話,打給生產車間,找到正在巡檢的溫小虹。
“溫廠長!報表我看了!那款風衣的成本問題,能不能馬上調整一下裁剪方案和輔料標準?”
溫小虹在電話那頭沉穩應答:“魏總,我們已經注意到了。正在和老師傅們研究優化方案,預計下批次生產就能把成本降下來三個點。另外,根據係統裡客戶的曆史訂單數據和反饋,我們還發現幾個潛在的設計改進點,可以進一步提升產品競爭力。”
掛了電話,魏宏慶心潮澎湃。這時,銷售部經理也興衝衝地跑來彙報:“魏總,好消息!我們按新係統梳理了客戶檔案,主動聯係了幾個近半年沒下單但以往合作不錯的老客戶,結果真有一個浙江的商貿公司,說我們之前跟進不及時,他們差點換了供應商,現在看到我們這麼專業,又給了我們一個試單!”
更讓魏宏慶驚喜的還在後頭。幾天後,汪明珠通過貿易通的內部渠道,轉發過來一個詢盤。一位法國的小眾品牌買手,通過明珠公司的推薦,對海寧廠一款采用特殊環保鞣製工藝的羊皮手袋產生了濃厚興趣,想要定製一批數量不大但要求極高的樣品,用於明年巴黎的時裝周配套展示。訂單金額不算巨大,但單價和利潤空間遠超海寧廠以往的常規訂單。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打入高端小眾市場的絕佳機會!
這一切,在以往那種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下,幾乎是不可想象的。精準的成本控製、主動的客戶維係、高價值訂單的獲取……這些曾經遙不可及的目標,竟然在這套曾經讓他頭疼不已的新係統幫助下,初露端倪。
傍晚,魏宏慶獨自一人坐在辦公室裡,窗外是海寧工業區漸次亮起的燈火。他再次翻看著那份月度報表,回想這三個月來的煎熬與堅持,心中百感交集。他拿起手機,深吸一口氣,撥通了寶總的電話。
電話接通,傳來寶總沉穩的聲音:“宏慶,什麼事?”
“寶總!阿寶!”魏宏慶的聲音因激動而有些顫抖,但語氣是前所未有的堅定和興奮,“有苗頭了!真的!這玩意兒雖然前三個月折騰得人仰馬翻,但現在看,好像真有點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迫不及待地分享著最近的發現:“成本現在看得一清二楚,哪裡能省,哪裡該花,心裡有底了!老客戶也回來了一兩個,還接到了明珠介紹的一個高端定製單子!利潤比以前強多了!車間裡老師傅們雖然嘴上還倔,但也開始學著用電腦報工了……寶總,下一步怎麼辦?我聽你的!這次,我魏宏慶一定跟你走到底!”
電話那頭的寶總,聽著魏宏慶語無倫次卻充滿真誠的彙報,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能感受到魏宏慶語氣中那種從懷疑到信服、從被動到主動的轉變。這不僅僅是幾個訂單或幾分利潤的提升,更是一個傳統企業管理者思維模式的初步覺醒,是變革的種子破土而出的聲音。
“宏慶,聽到你這麼說,我很高興。”寶總的聲音平和而有力,“這說明我們的方向是對的,大家的辛苦沒有白費。但這隻是第一步,萬裡長征才剛起步。下一步,我們要鞏固成果,把好的做法固化下來,形成標準。同時,要利用係統數據,進一步分析市場趨勢,優化產品結構。高端定製這條路,既然開了頭,就要想辦法走穩,走遠。”
“明白!明白!”魏宏慶連連答應,“你說怎麼乾,我就怎麼乾!我現在有信心了!”
掛斷電話,寶總站在和平飯店頂樓的窗前,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海寧廠這棵病樹,曆經三個月的精心調理,終於萌發出了第一片新綠。這點滴的成功,雖然微小,卻意義非凡。它不僅僅是為魏宏慶保住了父輩的基業,更是為整個“貿易通”聯盟提供了一個最具說服力的、鮮活生動的案例。
它證明了,數字化的工具,並非要與傳統產業為敵,而是可以成為其提質增效的得力助手;證明了“深度服務、賦能實體”的路徑,雖然起步艱難,但一旦走通,其創造的價值是可持續的、是紮根於產業土壤深處的;更證明了,尊重行業規律、陪伴企業一步步變革的“慢功夫”,遠比那種急功近利的“快模式”更具生命力和韌性。
他立刻召來了小閒和剛剛從海寧輪換回來的趙雷。
“海寧那邊,第一階段算是初步站穩了腳跟。”寶總將魏宏慶的反饋告知他們,“接下來,我們要做兩件事:第一,趙工,你帶隊總結海寧試點的經驗教訓,形成一套可複製、可推廣的實施方法論和標準模塊,尤其是如何應對不同企業的個性化需求和變革阻力。這套方法論,將是我們未來與國坤集團乃至更多企業合作的基礎。”
“第二,小閒,著手準備一份關於海寧試點初步成效的內部評估報告,要客觀、詳實,用數據說話。這份報告,將來要給宋總看,也是我們‘貿易通’對外展示實力的重要依據。”
趙雷和小閒領命而去,眼中都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海寧的曙光,照亮了他們前進的道路,也讓整個團隊士氣大振。
寶總重新望向窗外。黃浦江上,一艘巨輪正拉響悠長的汽笛,緩緩駛向出海口。他知道,貿易通這艘剛剛經受住最初風浪考驗的航船,也正朝著更廣闊的海洋,開始了它的破浪之旅。
前路依然漫長,暗礁險灘猶存,但船舵已穩,風帆正勁,方向,已然明確。
喜歡繁花傳請大家收藏:()繁花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