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皮革廠試點初現的曙光,如同在迷霧重重的傳統製造業轉型道路上點燃的一盞燈,光亮雖微,卻足以照見前行的方向,給無數仍在黑暗中摸索的同路人帶來了真實的希望。魏宏慶從最初的焦頭爛額到如今的信心倍增,其轉變本身,就是“貿易通”理念最生動、也最具說服力的廣告。這股悄然湧動的暖流,伴隨著國坤集團宋國坤董事長那份沉甸甸的潛在背書,迅速在江浙滬務實求變的實業家圈層中傳播開來。
那些曾被高天原“阿拉丁”的狂熱浪潮衝擊得不知所措、又對其弊端心存警惕的工廠主、企業家們,開始將目光投向了寶總這個看似“笨拙”、卻直指產業痛點的“貿易通”聯盟。打聽消息的、托人引薦的、甚至直接找到寶隆公司樓下的,漸漸多了起來。空氣中彌漫著一種新的期待,一種對腳踏實地轉型路徑的渴求。
寶總敏銳地捕捉到了這股湧動的暗流。他深知,貿易通不能永遠停留在小範圍的試點階段,海寧廠的成功經驗需要轉化為可複製、可推廣的模式,才能形成真正的規模效應和行業影響力。是時候,將星星之火,聚為燎原之勢了。
於是,一個精心籌備的小型推介會,在至真園“錦繡廳”低調舉行。與會的並非衣香鬢影的資本大佬或媒體寵兒,而是二十餘位來自紡織、服裝、小家電、五金工具等傳統製造領域的實乾派企業家。他們大多與魏宏慶年紀相仿,或更年長些,臉上帶著經年累月商場搏殺留下的風霜與務實,眼神中則充滿了對出路的熱切探尋。廳內沒有華麗的布置,長條桌上擺放的是厚厚的資料彙編和筆記本電腦,氛圍更像是一場嚴肅的業務研討會。
寶總作為東道主,沒有冗長的開場白。他首先請魏宏慶上台,分享海寧廠這三個月來的真實經曆。魏宏慶雖不善言辭,但講的都是切身感受,從最初的抵觸懷疑,到陣痛期的煎熬,再到初見成效的驚喜,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句句說到在座企業主的心坎裡,引發了陣陣共鳴的歎息和頻頻的點頭。
接著,精益科技的趙雷上台,用簡潔的圖表和案例,闡述了如何通過務實的信息化手段,幫助企業實現精細化管理、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他摒棄了花哨的技術名詞,聚焦於解決實際問題,顯得格外有說服力。湖西廠的溫小虹則從質量管理、柔性生產的角度,分享了傳統工藝與現代化管理結合的經驗。
最後,寶總站到台前,目光掃過一張張寫滿期待與思索的麵孔,聲音沉穩而有力:
“各位老板,今天請大家來,不是來聽寶隆係講故事的,更不是來推銷什麼萬能靈藥。我們是來一起探討一條路,一條可能走得慢一點、辛苦一點,但或許能讓我們這些老廠子、老品牌,在新形勢下活下去、並且活得更好的路。”
他頓了頓,繼續道:“海寧廠的例子,說明了一點:互聯網不是來顛覆我們的,它是工具,用好了,能成為我們提質增效的幫手。關鍵是怎麼用?是像有些平台那樣,把我們當成流量和數據的燃料,還是像我們‘貿易通’想做的這樣,沉下來,幫大家練好內功,一起把蛋糕做大?”
台下鴉雀無聲,所有人都凝神靜聽。
“基於海寧試點的經驗和各位麵臨的共同挑戰,”寶總提高了聲音,宣布了貿易通聯盟下一階段的戰略規劃,這不再是模糊的構想,而是清晰的路線圖:
“第一,我們將聯合發起成立一個‘產業互聯網賦能基金’。這個基金,由寶隆係牽頭,國坤集團宋總已明確表示參與,也歡迎在座有意向的企業加入。基金不投虛的概念,不追快的風口,隻專注於投資那些能切實幫助傳統製造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硬技術、好服務,比如更智能的排產軟件、更精準的供應鏈管理係統、更先進的質檢設備等。我們要用資本的力量,為實業升級保駕護航!”
此言一出,台下響起一陣低聲議論,不少企業主眼中放光。這意味著,轉型不再是單打獨鬥,而是有了資金和技術的後援。
“第二,我們將著力打造一個‘貿易通共享供應鏈中心’。”寶總繼續闡述,“單個企業采購,議價能力弱,物流成本高。我們可以把聯盟成員的共性需求聚集起來,麵向上遊原料供應商進行集中采購、統一議價;同時整合物流資源,優化配送路線。初步估算,僅此一項,就能為成員企業降低5到10的采購和物流成本!”
降低成本是實業最敏感的神經,這一條直接觸動了在座所有人的利益,引來一片讚同的附和聲。
“第三,也是最根本的,”寶總的聲音帶著一種長遠的考量,“我們將籌建‘貿易通產業學院’。轉型的關鍵在人。我們要係統性地培養既懂生產技術、又懂現代管理、還能運用數字化工具的新一代產業工人和管理者。學院將邀請湖西廠、國坤集團的專家,以及高校教授、趙工這樣的技術專家,開設針對性的課程,為聯盟企業輸送急需的人才,同時也為老員工提供轉型培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基金解決“錢”和“技術”的問題,供應鏈中心解決“成本”問題,產業學院解決“人”的問題——寶總勾勒出的,是一個圍繞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痛點、構建的全方位、係統性賦能生態。這不再是簡單的搭建一個線上交易平台,而是一個紮根於產業土壤、旨在提升整個產業鏈價值的共生共榮的生態圈。
推介會結束後,企業家們並未立刻散去,而是圍住寶總、魏宏慶、趙雷等人,熱烈地交流探討,交換名片,預約後續的工廠參觀和詳細洽談。氣氛務實而熱烈,充滿了乾事創業的激情。
李李一直在一旁安靜地觀察著,此時才端著一杯茶走到寶總身邊,輕聲笑道:“阿寶,儂格記你這下)是真正在搭台唱戲了。這台子搭得紮實,唱戲的人心也齊。我看呀,比那種隻顧自己熱鬨的戲班子,有前途得多。”
汪明珠也興奮地過來:“寶總,這個共享供應鏈和產業學院的想法太好了!我們明珠公司可以在國際原料采購和人才培訓方麵提供支持!”
寶總看著眼前這群因共同目標而凝聚起來的夥伴,心中感慨萬千。從最初出於道義接手湖西廠,到與薛金龍搏殺,再到麵對高天原的衝擊,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卻始終朝著一個方向努力——探尋一條商業與人情、利益與道義、傳統與創新能夠和諧共生的道路。貿易通聯盟模式的初步成型,標誌著這種探索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它與高天原那種追求流量壟斷、急於資本變現的純平台模式,形成了鮮明對比。一個向上生長,追逐風口;一個向下紮根,滋養產業。孰優孰劣,或許短期內難見分曉,但寶總堅信,唯有根深,方能葉茂;唯有共贏,方能長久。
夜色漸深,至真園的燈火依舊溫暖。送走最後一批客人,寶總獨自站在窗前,望著黃浦江對岸陸家嘴的璀璨夜景。那裡,依然上演著資本與速度的神話。而在他身後,一個基於信任、賦能與共同成長的實業聯盟,正悄然崛起,它或許沒有那麼耀眼奪目,卻蘊含著改變產業根基的深沉力量。新的篇章,已經翻開。
喜歡繁花傳請大家收藏:()繁花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