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朱迪鈉用一種帶著不可思議的語氣繼續講述安南局勢的急轉直下。
“其實啊,在永樂初年那個階段,”朱迪鈉分析道,“對於剛剛經曆靖難、又要防備帖木兒的大明來說,永樂皇帝朱棣是真不想在遙遠的南疆再開戰端。哪怕陳天平已經逃到了南京,哪怕證據確鑿地指控黎氏篡逆,朱棣最初的處理方式還是相對克製的。”
畫麵中出現了朱棣召見安南使臣的場景。
“朱棣開出的條件,在當時看來,甚至算得上‘寬宏大量’。”朱迪鈉解釋道,“他並沒有要求黎季犁父子立刻下台滾蛋,隻是要求他們必須‘還政於陳’,也就是讓陳天平回去當名義上的國王。至於實際的權力,朱棣暗示,仍然可以由你黎氏擔任丞相之類的要職來把持。說白了,就是要個名分,維持表麵上的‘正統’,大家麵子上都過得去就行。”
“然而,”朱迪鈉的聲音陡然提高,充滿了戲劇性的轉折,“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安南的黎季犁父子,不知道是過於自信,還是錯誤判斷了形勢,或者乾脆就是腦子進了水,竟然做出了一個極其愚蠢、堪稱自取滅亡的決定!”
天幕畫麵變得緊張起來,顯示出護送陳天平返回安南的明軍隊伍,在邊境地區遭遇伏擊的場景。
“他們表麵上假意同意迎接陳天平回國,卻在邊境地區設下埋伏,突然襲擊了護送的明軍!”朱迪鈉的語氣帶著震驚和一絲荒謬,“護送軍隊措手不及,寡不敵眾,陳天平本人被安南軍隊俘虜。”
“更令人發指的是,”朱迪鈉沉痛而憤怒地說,“黎氏政權不僅俘虜了陳天平,還公然以極其殘忍的酷刑——淩遲,將他處死!這已經不是在挑戰大明的底線了,這簡直是把大明的臉麵按在地上,還狠狠踩了幾腳!”
“消息傳回南京,”朱迪鈉描述著朱棣可能的反應,“可以想象,永樂皇帝會是何等的震怒!他之前為了大局,已經做出了讓步,隻求一個名義上的‘正統’。可黎氏父子非但不領情,反而用如此狠毒和羞辱的方式,回應了他的‘寬容’。”
“伏擊天朝軍隊,殺害大明承認並護送歸國的合法君主繼承人,還是用淩遲這種方式!”朱迪鈉強調,“這任何一個行為,都足以構成大明興師問罪的理由,更何況是三罪並罰!黎氏父子的這一係列操作,徹底堵死了和平解決的道路,也親手將安南拖入了與龐大明帝國戰爭的深淵。”
朱迪鈉最後總結,帶著一絲曆史的諷刺:“所以說,有時候,作死不是一下子完成的,而是一步一步,通過一係列愚蠢的選擇,硬生生把自己逼上絕路。黎氏父子完美地詮釋了什麼叫‘天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天幕下的朱元璋,聽到這裡,也不由得冷笑一聲:“蠢貨!給臉不要臉!這等情況下,老四若再不出兵,他這個皇帝也不用當了!”他甚至覺得,這黎氏父子比他那幾個不成器的兒子還要混賬,至少他那幾個兒子目前看來)還沒蠢到主動去挑釁一個根本無法戰勝的龐然大物。
就在朱迪鈉準備繼續往下講時,一條彈幕迅速引起了注意。id名為【考據強迫症晚期】的網友提出:“主播,說到安南之戰的導火索,你得詳細講講永樂派去的那兩個使者是怎麼死的啊!尤其是那個薛嵓yan),他的經曆簡直可以單獨寫本書了!”
這條評論立刻得到了眾多網友的附議,還不等朱迪鈉翻找資料,熱情的網友們已經開始“科普”起來。
id【曆史圈吃瓜群眾】率先發言:“這個薛嵓可是個妙人!靖難之役的時候,他受建文帝之命去北平跟朱棣和談。結果你猜怎麼著?他居然私下印了幾千份策反傳單,跑到朱棣地盤上散發,號召燕軍將士‘棄暗投明’!直接被朱棣手下綁成了粽子送到朱棣麵前。就這,他還能臉不紅心不跳,梗著脖子等朱棣砍他,簡直是視死如歸!”
緊接著,【今天也不想上班】補充道:“這完全是大漢使者的風骨啊!我估計他出發前就跟建文帝談好條件了——萬一我死了,史書上必須給我單獨立傳,名字得寫醒目點!不過朱棣那時候還承認建文這個皇帝,看他拿著建文的節杖,居然沒殺他,把他放了。”
【愛嗑cp的史官】接力道:“等朱棣打進南京坐了天下,薛嵓可沒像方孝孺那麼頭鐵。他覺得這是老朱家叔侄內部矛盾,誰當皇帝不是當?於是果斷轉變陣營,繼續在永樂朝當官。這次出使安南,他表現得特彆積極,我嚴重懷疑他就是想出名想瘋了,憋著勁要青史留名呢!”
氣氛到了這裡,id【大明影帝培訓班】的網友甚至開始了即興創作,模仿起一段對話:
(模仿使者語氣)使者:陛下,此去南越,山高路遠,蠻夷凶頑,臣恐怕……不能生還矣!
(切換漢武帝威嚴口吻)漢武帝:無妨,朕許你青史留名。
(使者聲音頓時激昂)使者:臣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漢武帝加碼)漢武帝:朕允你史書單獨立傳。
(使者聲音帶著一絲扭捏和急切)使者:那個……陛下,南越王太後與臣早年有些……舊緣,臣甚是思念……
(畫麵感極強,仿佛使者已經迫不及待要出發)
這番跨越時空的戲謔編排,讓天幕上的畫風瞬間從嚴肅的曆史討論歪到了輕鬆詼諧的頻道。
天幕之下,大明洪武十一年,剛剛通過觀政進入大理寺,連奉天殿廣場都沒資格站,隻能在自己衙署院內仰望天空的薛嵓本人,此刻麵紅耳赤,尷尬得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他如今不過是個小小的觀政士,籍籍無名,哪裡想得到自己在未來會做出如此“驚世駭俗”之事,更被後世之人如此調侃!尤其是那句“與南越太後有舊緣”的杜撰,更是讓他頭皮發麻。
“這……這……成何體統!”薛嵓心中哀歎,同時又隱隱有一絲異樣。經天幕這麼一“宣傳”,他想不出名都難了。可以預見,明日一早,他必將成為整個南京城的談資。他甚至暗自揣測,恐怕不用等到明天,宮裡那位關注天幕的洪武皇帝,就會一道旨意下來,他這個大理寺觀政士的板凳還沒坐熱,估計就得被調到需要“膽識”和“口才”的崗位上去,比如……禮部?或者鴻臚寺?
就在網友們對薛嵓的“黑曆史”津津樂道時,一條頗具總結性的彈幕飄過,id名為【曆史天平】的網友提議:
“主播,雖然咱們這係列叫《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但薛嵓和跟他一起遇害的使者聶聰,雖然並非宗室,可他們這死法——作為國使被蓄意虐殺,其引發的後果之重大,絕對值得單列一章!這不僅是他們的個人悲劇,更是用生命點燃戰火的典型案例啊!”
這條評論得到了不少人的讚同。朱迪鈉看著飛速滾動的附和彈幕,從善如流地點了點頭。
“好!既然大家覺得有必要,那我們就特彆加入這一條!”朱迪鈉調整了一下語氣,從之前的調侃轉為莊重,“那麼,現在正式記錄——《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第35種死法:作為國使殉職,用鮮血為帝國開疆拓土的薛嵓及聶聰)。”
他再次梳理了事件的核心:“薛嵓,這位經曆頗具傳奇色彩的官員,連同另一位使者聶聰,肩負著永樂皇帝‘以政治手段解決安南爭端’的最後期望,出使安南。然而,他們麵對的是已然利令智昏、狂妄自大的黎季犁父子。”
“黎氏政權不僅拒絕了和平解決的最後機會,”朱迪鈉的聲音沉痛而有力,“更是悍然踐踏了自古以來的外交準則,以極其殘酷的方式,殺害了大明使者薛嵓和聶聰!這是對大明國格的公然侮辱,是對宗主權威的徹底蔑視!”
他的語調轉而高昂,帶著曆史的定論:“然而,黎季犁父子絕不會想到,他們以為可以隨意抹殺的兩個使者,他們的鮮血,卻成了大明對安南正式用兵最直接、最無可辯駁的宣戰書!薛嵓和聶聰,用他們兩人的性命,在道義和法理上,為大明王朝換來了一個徹底平定安南、將其重新納入中原王朝直接管轄設立交趾布政使司)的絕對理由!”
朱迪鈉最後總結,擲地有聲:“從這個意義上說,薛嵓與聶聰,雖非戰死沙場的武將,但他們作為使者的殉職,其價值堪比千軍萬馬。他們用生命,為大明‘掙’回來了整整一個安南省!他們的名字,理應和這場戰爭一起,被銘刻在曆史之中。”
天幕下的薛嵓,聽著後世之人如此評價自己的“死法”及其帶來的巨大影響,心中的尷尬逐漸被一種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所取代——有對未來的恐懼,有對使命的沉重感,或許,也有一絲微弱的、屬於士大夫的“青史留名”的悲壯與慰藉。而他也非常明白,經此一事,他在洪武朝的未來,已然注定要與“外交”、“出使”這些詞彙緊密相連了。
喜歡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請大家收藏:()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