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七種死法:徐達的背疽與燒鵝_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 > 第20章 第七種死法:徐達的背疽與燒鵝

第20章 第七種死法:徐達的背疽與燒鵝(1 / 1)

天幕上,朱迪鈉的聲音將焦點轉向了一個更為重量級的人物:

“現在,我們要講述的是大明皇室64種死法中,一位極其關鍵的人物——死後被追封為中山王的魏國公,徐達。”

“作為明成祖朱棣的嶽父,燕王妃徐妙雲的父親,徐達的血脈,從明仁宗朱高熾始,將貫穿後續整整十五位大明皇帝。可以說,在整個大明王朝276年的曆史中,徐達家族是名副其實的‘一門兩國公,與國同休’的頂級勳貴,其影響力綿延不絕。”

天幕下,徐達在聽到自己名字被提及,尤其是聽到“死法”二字時,心中先是莫名一鬆。在這個節骨眼上,聽到自己的死訊,某種程度上反而是好事,至少說明自己並非因為女婿“篡逆”而被當場清算,而是有了一個相對明確的、屬於“自然”範疇的結局。

然而,“明仁宗朱高熾”?那不是剛剛出生才一個多月的外孫子嗎?

“一門兩國公,與國同休”

“十五位皇帝都有他的血脈”

這些描述,如同燒紅的烙鐵,燙得他心驚肉跳!這哪裡是榮耀,這分明是架在火上烤!陛下會怎麼想?那些本就眼紅徐家聖眷的勳貴同僚們會怎麼想?這幾乎是在明示徐家未來權勢熏天,甚至與皇權深度捆綁!在已經得知燕王可能“篡位”的當下,這番話無異於催命符!

朱迪鈉並不知曉洪武十一年此刻的暗流洶湧,繼續按部就班地講述:

“就在曹國公李文忠去世的第二年,也就是洪武十八年,徐達走到了生命的儘頭。根據官方史料的記載,徐達是在洪武十七年於北平留守任上,背部生了疽瘡一種嚴重的皮膚感染,在古代醫療條件下極為凶險),被緊急接回應天府醫治。然而,經過數月的治療,最終在洪武十八年的二月二十七日,徐達因病重不治,在應天去世。”

“徐達死後,朱元璋表現得極為悲痛。他下令輟朝以示哀悼,追封徐達為中山王,諡號‘武寧’,以極高的親王規格將其安葬在鐘山之陰,緊鄰著他自己未來的陵寢——孝陵。並且,特旨讓徐達配享太廟,這意味著徐達的靈魂將永遠陪伴在朱明皇室的列祖列宗之側,享受後世的祭祀。可以說,從官方記載來看,徐達得到了一個臣子所能想象的最高哀榮。”

天幕下的眾人聽著這番描述,心情複雜。按照此前朱迪鈉的套路,如此“完美”的記載之後,必然跟著一個“然而”。

果不其然,朱迪鈉話鋒一轉:

“然而,從徐達去世開始,在民間就廣泛流傳著一個截然不同的說法,一個充滿陰謀論色彩的故事。這個故事說,徐達並非正常病逝,而是被朱元璋逼死的!”

他詳細敘述了這個流傳甚廣的野史:“據說,徐達當時患的背疽,最忌諱食用鵝肉這種‘發物’,一旦食用,極易導致病情惡化,毒發身亡。而朱元璋,恰恰在此時,特意賞賜了一隻蒸鵝給病中的徐達。君命難違,徐達麵對著皇帝的‘恩賞’,明知是催命符,也隻能叩謝隆恩,當著使者的麵,流著淚將那隻蒸鵝吃下。結果,當天晚上,徐達就因背疽崩裂,毒發身亡。因此,民間普遍認為,徐達之死,實乃朱元璋暗中逼迫所致。”

天幕下的朱元璋聽著這個“燒鵝逼死”的故事,臉上沒有任何意外的表情,反而露出一絲冰冷的譏誚。他昨天在得知老四可能篡位、徐家血脈將貫穿大明後世時,確實動過殺心。但那是基於未來的“可能性”!就現在,洪武十一年而言,北元未滅,四方未靖,他朱元璋倚重徐達還來不及,怎麼可能自斷臂膀,去用什麼下作的“燒鵝”計?他生怕徐達像常遇春一樣突然倒下,導致北伐大業受阻,軍中勢力失衡!

而在徐達看來,情況則截然不同。得知自己的死期在洪武十八年,他反而有種莫名的“輕鬆”。李文忠死於洪武十七年,自己死於洪武十八年……至少,在李文忠這位軍方巨頭去世之前,陛下還需要他徐達來製衡和穩定局麵。而且,這個時間點,遠在燕王“篡位”之前,說明自己並非直接因女婿的“逆舉”而被誅殺。能得一個“病逝”的官方結論,死後哀榮備至,對於深知“飛鳥儘良弓藏”道理的他而言,在目前這種詭異而危險的局勢下,或許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

天幕上,朱迪鈉並未急於往下講到底哪一個是徐達死亡的真相,而是如同一個置身事外的觀察者,將平台交給了評論區。頓時,各種觀點激烈碰撞,如同煮沸的開水。

【網友“信史派”發言:官方史料《明實錄》白紙黑字寫著病逝,朱元璋給予極高哀榮,這還有什麼可爭論的?背疽在古代就是不治之症,徐達年事已高按洪武十八年算已五十餘歲),病重不治太正常了。民間傳說都是後世附會,毫無根據!】

【網友“陰謀論愛好者”立刻反駁:得了吧!怎麼那麼巧?李文忠剛死,徐達就病重?還是最忌諱發物的背疽?朱元璋偏偏這時候賜蒸鵝?這巧合也太多了!絕對是老朱看徐達威望太高,又是未來“永樂大帝”的嶽父,提前下手鏟除隱患!飛鳥儘,良弓藏,亙古不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網友“醫學曆史考據黨”分析:從醫學角度看,背疽可能指嚴重的背部蜂窩織炎或癰)並發全身性感染,在當時確實死亡率極高。但“吃鵝肉致死”這個說法,缺乏嚴格的醫學證據支持,更多是一種民間“以形補形”或“發物”觀念的演繹。不過,如果病人本身已到晚期,任何不當飲食或情緒劇烈波動都可能加速死亡。】

【網友“政治博弈論者”提出新解:或許真相介於兩者之間。徐達確實病重,朱元璋也未必真心想讓他立刻死,畢竟北伐還需倚仗。但朱元璋可能借此機會進行“忠誠度測試”,或者通過某種方式暗示、施壓,加劇了徐達的心理負擔。徐達在病痛和巨大的政治壓力下,身心俱垮,最終不治。這不完全是謀殺,但君王的猜忌無疑是催化劑。】

就在各方爭論不休時,幾條帶著戲謔口吻的評論引起了眾人的注意。

【網友“民間文學愛好者”調侃:你們爭啥正史野史,來看看集大成的《明英烈》評書和衍生戲曲啊!那裡麵徐達的形象才叫一個“顛覆”!】

【網友“考據苦手”補充:對對對!我記得有的版本裡,徐達成了嫉賢妒能、陷害常遇春的奸角?還有什麼“一杆槍七律令”之類的奇葩橋段,把徐達的黑鍋扣得那叫一個瓷實。為了突出常遇春、常茂父子的光輝偉大,硬是把徐達這位開國第一功臣給扭曲成了元朝太師耶律楚材的徒弟,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網友“曆史發明家”總結:所以說,民間傳播的力量是巨大的,也是可怕的。真相可能在史書裡,可能在口耳相傳的秘聞裡,也可能完全被後世文藝作品為了劇情需要而徹底顛覆。徐達之死的羅生門,恐怕永遠也解不開了。】

這些光怪陸離的網友評論,通過天幕,一字不落地傳到了洪武十一年。

奉天殿內,徐達本人聽著後世之人如此“編排”自己的死法,甚至將自己的功績扭曲成惡行,臉上不禁露出一絲苦澀和荒謬的神情。他一生謹慎,忠於王事,自問無愧於心,沒想到在後世竟會落得如此紛繁複雜、甚至汙名化的評價。那“燒鵝逼死”的說法固然讓他心寒,但比起在《明英烈》裡被描繪成奸佞小人,似乎……前者反而顯得“待遇”更“高”一些?這種荒謬的對比,讓他感到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朱元璋的臉色也是變幻不定。網友們對他人品的質疑和“飛鳥儘良弓藏”的論斷,像針一樣刺著他。他自問現在絕無此心,但未來的自己會如何?天幕的預言,會不會成為一種自我實現的詛咒?而那些荒誕不經的戲曲評書,更是讓他惱怒,卻又無從發作——難道他還能跨越時空去禁了六百年後的玩意兒?

其他勳貴大臣們,則是在這眾說紛紜中,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功高震主”四個字的可怕分量,以及身後名節之難以掌控。今日之功臣,明日之罪魁?今日之英雄,後世之醜角?這一切,似乎都隻在帝王一心,以及那不可捉摸的悠悠眾口。

朱迪鈉看著熱鬨的評論區,終於再次開口,聲音帶著一絲總結性的無奈:

“看來,徐達之死,注定是一樁懸案了。官方記載、民間傳說、文學演繹,共同構築了一個複雜多麵的鏡像。我們或許永遠無法知道洪武十八年二月,魏國公府內究竟發生了什麼。但可以肯定的是,徐達的去世,無論原因為何,都標誌著大明開國武將時代的一個轉折點。”

他的話語,為這場爭論暫時畫上了一個休止符,卻也留下了更多值得玩味的空間。天空中的巨幕,在展示了人心的紛雜與曆史的迷霧後,再次將一片沉重的寂靜,還給了洪武十一年的夜空。

喜歡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請大家收藏:()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荒島求生從劫機開始 紅色狙擊培訓學校的女校長 禁區之外:開局解鎖文明火種 唯一真神 我以抄經得長生,一字一句皆神通 祭壇獸武 我在三國當鍵盤俠 快穿:當心機女配拿了攻略劇本 魔門聖女懷身孕,爹是百歲老雜役? 全員攻略:是誰老婆還不一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