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八種死法:死於流放的常茂_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 > 第22章 第八種死法:死於流放的常茂

第22章 第八種死法:死於流放的常茂(1 / 1)

天幕上,朱迪鈉在講述真實的曆史之前,先饒有興致地介紹起了後世的文學演繹:

“在正式開講鄭國公常茂之前,我們不妨先放鬆一下,看看在後世的評書演義,比如《明英烈》、《燕王掃北》裡,他們老常家父子是個什麼形象。”

他忍著笑意說道:“在這些評書裡,開平王常遇春那可不是一般的猛將,那是天神下凡!有一段書叫‘常遇春力奪武狀元’,說他武藝超群,在元順帝召開的天下比武大會校場上那是打遍天下無敵手,威風八麵,簡直就是為戰場而生的絕世猛將。”

“而他的兒子常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朱迪鈉的語氣更加誇張,“這位‘茂太爺’手持一杆禹王神槊,有萬夫不當之勇!最經典的段子,說他曾經單槍匹馬,一個人就衝破了北元百萬大軍的連營,如入無人之境,殺得敵人聞風喪膽,那真是勇猛得不像凡人!”

這些誇張到離譜的描述,通過天幕清晰地傳到了洪武十一年。

短暫的驚愕之後,奉天殿內爆發出了一陣難以抑製的哄堂大笑!

“噗——哈哈哈!百萬大軍連營?他常茂一個人衝破了?”老將湯和笑得直拍大腿,眼淚都飆了出來,“老子當年跟擴廓帖木兒王保保)血戰,幾千騎兵衝陣都差點回不來,他常茂是長了三頭六臂嗎?”

“力奪武狀元?”徐達也難得地笑得前仰後合,指著常茂,“遇春兄要是有這本事,當年在濠州就不用那麼辛苦掙軍功了,直接去考個武狀元多省事!”

就連一向沉穩的朱元璋,此刻也笑得趴在了龍椅的扶手上,肩膀不住聳動。李善長更是捋著胡子,笑得咳嗽連連。這幾天因為天幕帶來的壓抑、悲痛和猜忌,在這一刻被這荒誕不經的評書內容衝淡了不少,整個奉天殿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連一向被教育要持重守禮的太子朱標,都忍不住指著站在隊列中,一臉懵逼又有點窘迫的常茂笑道:“我說小舅子,鬨了半天,在評書裡我還是被你一箭射死的?我可是你親姐夫!等你姐姐身子好了,看我不告訴她,讓她好好收拾你!”

常茂本人站在那兒,聽著對自己的“神化”描寫,看著滿朝文武,包括皇帝陛下和太子姐夫都在拿自己打趣,那張粗豪的臉漲得通紅,又是尷尬又覺得有點莫名的“光榮”,撓著腦袋嘿嘿傻笑,一時不知該作何反應。

等到眾人的笑聲稍稍平息,天幕上,朱迪鈉的語氣也恢複了平日的沉穩,帶著一絲曆史的冷峻:

“好了,各位老鐵,評書裡的精彩故事聽個樂子就好。現在我們言歸正傳,來看看曆史上真實的鄭國公常茂,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他翻動著手中的資料,語氣變得客觀而略帶批判:

“真實的常茂,與其父常遇春的英名相比,可謂是天壤之彆。史載他‘性傲妄,多不法’,性情驕縱狂妄,屢屢觸犯律法。他倚仗自己是開平王之後,當朝太子妃之弟,行事肆無忌憚,在軍中、在地方都惹出過不少麻煩,堪稱洪武朝著名的‘紈絝勳貴’。”

朱迪鈉列舉了一些史書中記載的常茂的劣行:縱容家奴欺壓百姓、在軍中不服管束、與其他勳貴子弟爭鬥等具體事例。尤其是洪武二十年1387年),鄭國公常茂因在征討納哈出戰役中衝動砍傷已投降的納哈出,幾乎引發降軍複叛,被其嶽父、征虜大將軍馮勝上奏彈劾。朱元璋震怒,念及常茂之父常遇春的功勳,免其死罪,但革除其鄭國公爵位,將他貶至廣西龍州安置

“那麼,朱元璋為何要在洪武二十年,斷然下旨,廢除常茂的鄭國公爵位呢?”朱迪鈉提出了關鍵問題,隨即給出了答案:

“根據現有史料來看,這次廢爵,與政治鬥爭、或者說與皇帝猜忌功臣關聯不大,根本原因在於常茂本人的品行實在太差,已經到了法理難容、不懲不足以肅綱紀的地步。”

他特彆強調了一個關鍵證據:“這一點,從朱元璋的處理方式就能看出來——他在廢黜了常茂的鄭國公爵位之後,隨即便將鄭國公爵位轉封給了常茂的弟弟常升,改封為開國公。如果朱元璋是針對常家,或者是對常遇春有什麼不滿,他完全可以直接收回爵位,或者降等襲爵,何必多此一舉,立刻將爵位轉給常茂的弟弟?這恰恰說明,朱元璋此舉,針對的僅僅是常茂個人不堪其位的德行,而對開平王常遇春的功績和常家整體,依舊給予了充分的尊重和保全。”

這番分析,條理清晰,證據有力,讓天幕下的眾人紛紛點頭。就連常茂自己,在最初的窘迫之後,也低下了頭,麵露愧色。他知道,天幕所言非虛,自己平日裡的所作所為,確實配不上父親掙來的這份榮耀和爵位。

朱元璋看著天幕,眼神冰冷。他心中對常茂的不滿積蓄已久,如今天幕將這一切公之於眾,更是讓他堅定了處理此事的決心。這個爵位,常茂確實不配再擁有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天幕上,朱迪鈉在剖析完常茂被廢爵的原因後,語氣帶著一絲探尋曆史的遺憾:

“那麼,這位被廢黜了鄭國公爵位,在洪武二十年之後便鮮少出現在官方史書中的‘茂太爺’,最終結局如何呢?

很遺憾,正史對此記載極其簡略,甚至可以說是語焉不詳。我們隻知道他大約在洪武二十四年左右去世,但具體死因、葬於何處,皆無明確記錄。這位曾經顯赫無比的國公,其人生的最後幾年,仿佛悄然隱沒在了曆史的塵埃之中。”

這種“不知所終”的留白,反而激起了天幕下人們更大的好奇心。

朱迪鈉顯然也深知這一點,他笑著將評論區展示出來:“正史雖然沉默,但民間的想象力是無窮的。關於常茂被廢後的去向和死法,網友們可是貢獻了不少精彩的‘劇本’!”

【網友“江湖傳說愛好者”發言:我覺得茂太爺肯定是心灰意冷,看破紅塵,找個深山老林出家當和尚去了!他那一身力氣,說不定還能混個護寺金剛當當!最後青燈古佛,安然圓寂,這結局多有意境!】

這條評論引得眾人莞爾,難以想象那個驕橫的常茂敲木魚的樣子。

【網友“軍事曆史迷”提出不同看法:出家太便宜他了!按我說,他肯定是覺得在中原混不下去了,乾脆化名跑到北邊投軍去了!說不定還在漠北跟蒙古人乾過幾仗,最後馬革裹屍,死在了塞外!這多符合他猛將之後的身份!】

這個猜測帶著幾分悲壯色彩,讓一些老將微微頷首,覺得雖無證據,但並非全無可能。

【網友“野史秘聞”揭露:常茂其實並未死亡。朱元璋得知常茂未死的流言後,曾命楊文、韓觀出兵龍州,責令趙宗壽交出常茂。後經調查證實常茂已死,方才罷兵。俞本《紀事錄》則記載“後茂領眾叛據山寨,數征未平”,暗示常茂可能據寨造反。焦竑《國朝獻征錄》提及,常茂可能逃至廣西桂林恭城縣的一個村落隱居,當地常姓村民自稱為其後人。】

【網友“狗血劇情師”的版本更離譜:我猜他是被仇家找上門了!以前得罪的人太多,失了爵位沒了庇護,被人暗中做掉了!說不定還是某個被他欺負過的勳貴子弟指使的,這才叫天道好輪回!】

這個陰暗的猜測讓不少人打了個寒顫,下意識地看向勳貴隊列中那些平日與常茂有過節的人。

【網友“喜劇人”總結:要我說,茂太爺指不定是找了個山清水秀的地方,當了個土財主,娶了幾房小妾,整天喝酒打架,快活似神仙,最後是喝酒喝死的!這才是他該有的結局嘛!】

各種光怪陸離的猜測在天幕上滾動,將常茂的“結局”演繹得五花八門,從悲壯到滑稽,從懸疑到平淡,應有儘有。

天幕下,奉天殿內的氣氛也因為這些荒誕的猜測而活躍了不少,連日來的沉重被衝淡了許多。

唐勝宗用手肘捅了捅身旁麵紅耳赤的常茂,壓低聲音笑道:“茂太爺,聽見沒?後世的人都替你安排好了,出家、戰死、仇殺、醉死……您老喜歡哪個結局?反正我是寧肯不當什麼國公侯爺,更想去去當土財主那個就不錯,逍遙快活!”

常茂氣得直瞪眼,卻又無可奈何,隻能梗著脖子低吼:“放屁!老子……老子才沒那麼窩囊!”

龍椅上的朱元璋也難得地露出一絲似笑非笑的表情,看著常茂那窘迫的樣子,淡淡道:“常茂,看來後世之人對你甚是關心啊。你這幾年,可得給咱安分點,彆真應了哪個不靠譜的猜測,丟了你爹開平王的臉。”

徐達也捋須笑道:“遇春兄若在天有靈,看到後世將他兒子編排成這般模樣,不知是該氣還是該笑。”

就連太子朱標也忍俊不禁,對常茂道:“茂弟,看來你這‘茂太爺’的名號,是要流傳千古了。”

常茂站在隊列中,感受著四周投來的各種調侃、戲謔的目光,臉上青一陣白一陣。他平生最恨彆人看不起他,如今天幕將他種種不堪公之於眾,還讓他在滿朝文武麵前被如此“圍觀”,簡直比殺了他還難受。他心中又是惱怒,又是羞愧,還有一絲連自己都不願承認的恐慌——難道自己的結局,真的會像這些野史說的那樣不堪嗎?

喜歡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請大家收藏:()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渣夫換妻,我嫁他殘廢兄長登後位 從金鐘罩開始苟成武聖 本心即可 星魂不滅 廢土藏身處,從下水道開始升級 簽到玄天,我成了萬界守護者 我的係統是反骨克星 半藏神 神域星墟 洪荒:人在截教寫日記,通天教主殺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