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朱迪鈉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唏噓,繼續著他的盤點:
“接下來,是我們大明皇室八十八種死法的第十七種——被嚇死的蜀王妃。”
畫麵中出現了一位身著親王妃冠服的年輕女子畫像,旁邊標注著其身份。
“這位蜀王妃,正是藍玉的女兒。”朱迪鈉解釋道,“她是在洪武年間被冊立為蜀王妃的,據說藍玉當年還曾參與督造成都的蜀王府,可謂榮寵一時。這裡插句題外話,”
他語氣稍微輕鬆了些,“咱們朱皇帝和馬皇後那是夫妻恩愛的典範,上行下效,他們的兒子們,除了個彆情況特殊的——比如秦王朱樉——大多都與正妃關係和睦,幾乎沒出過寵妾滅妻的幺蛾子。”
就在朱迪鈉話音未落的間隙,遠在西安的秦王府中,朱樉緊緊摟著懷裡的鄧次妃,在她耳邊低聲卻堅定地說道:“聽見沒?他說‘情況特殊’!愛妃,我們跟其他兄弟不一樣,我們才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情分!那王氏……不過是父皇強塞給我的,我何曾喜歡過她半分?”他的話語中,帶著對父皇安排的不滿,更帶著對懷中女子的偏愛與確認。
天幕上,朱迪鈉的語氣重新變得沉重:
“言歸正傳。朱元璋陛下在處理藍玉案時,或許是擔心再出現像之前潭王夫婦那樣不堪壓力而自焚的悲劇,他並沒有直接處死蜀王妃,而是……選擇了另一種更為殘酷的方式。”
畫麵模擬出陰森的蜀王宮景象。
“在藍玉被處以極刑——剝皮萱草之後,為了警告天下,更是為了警告他的兒子蜀王朱椿他是藍玉的女婿),朱元璋下令,將藍玉那張被填滿草料的人皮,懸掛在蜀王的王宮之中,勒令蜀王妃日夜相對,不得回避。”
朱迪鈉的聲音帶著一絲寒意:“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每天麵對著自己親生父親被製成‘標本’的人皮,那種精神上的折磨是何等恐怖。結果,僅僅不到半年,這位年輕的蜀王妃就在無儘的恐懼和煎熬中,驚嚇而死。”
“不過,”他補充道,“或許是為了維持皇室的穩定,或許是對孫子尚有憐憫,蜀王妃所生的嫡子後來仍然繼承了蜀王之位。而那張藍玉的人皮,據說一直被保存在蜀王宮中,作為一種無聲的警示,直到……二百多年後,大明王朝轟然崩塌。”
天幕之下,奉天殿前的勳貴們,此刻的反應卻出奇地平靜,甚至可以說是冷漠。
若是在幾天前,聽到“藍玉案”牽扯出一公十三侯二伯,他們定然會嚇得魂飛魄散,人人自危。但此刻,連續的信息轟炸,從太子早逝到沐英殉情,再到藍玉覆滅的全程直播,已經讓他們的神經有些麻木了。就連自認難逃乾係的耿炳文,此刻也隻是眼神空洞地望著前方,心中再無波瀾。
正如前日,馬皇後私下召見心神不寧的李善長時,曾溫言安撫道:“李先生,如今是洪武十一年,離那洪武二十六年,尚有十五年光陰。縱使天幕所言皆為注定,難道我們就不活這十五年了麼?該做的事要做,該儘的心要儘,若最終無力回天,那便好好度過這剩下的歲月,無愧於心便是。”
這番話,悄然在勳貴圈中流傳開來,竟意外地起到了一種鎮定人心的作用。是啊,既然是十五年後的事情,現在恐慌又有何用?該來的總會來,倒不如把握當下。這種近乎認命,卻又帶著幾分豁達的心態,在此刻的奉天殿前,悄然彌漫開來。未來的血雨腥風似乎還很遙遠,而眼前的洪武十一年,還需要他們繼續效忠,繼續生活。
天幕上,關於藍玉案的討論並未止息,一些網友開始提供更為細致的考據,試圖還原更複雜的曆史圖景。
【網友“法律與事實”發言:其實大家被“剝皮萱草”和牽連甚廣嚇到了,但仔細研究就會發現,老朱雖然手段酷烈,號稱誅連,但真正被“誅三族”的頂級功臣並不多。很多時候是處置首惡及其核心黨羽,並未趕儘殺絕。】
【網友“族譜研究者”現身說法: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根據我家保存的族譜記載,我的先祖就是藍玉!當時他的一位小妾恰好懷有身孕,在案發時得到了黔國公沐晟沐英之子)的暗中庇護,被秘密送往雲南後屬貴州管轄),得以保全性命。幾十年後,風頭過去,我家那位先祖的後人甚至還憑借軍功,擔任過衛指揮使呢!】
【網友“聯姻關係分析”補充:還有耿炳文家!他跟藍玉關係匪淺,捕魚兒海並肩作戰,兒子還被藍玉推薦尚公主雖未成)。但藍玉案發後,耿炳文不僅沒受牽連,他兒子後來還真娶了江都郡主!而且他和武定侯郭英一樣,都被朱元璋列為留給皇太孫朱允炆的輔政老臣之一。這說明老朱處置藍玉,主要還是針對他個人及其直接威脅皇權的勢力,並非無差彆清洗所有關聯者。】
這些評論,似乎為血腥的藍玉案帶來了一絲緩和的氣息,表明朱元璋的清算有其特定的目標和界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然而,立刻有網友潑來冷水:
【網友“宿命論者”反駁:耿炳文沒死在藍玉案裡,不代表他就能善終啊!他就是活得太長了,結果一生善於守城的名將聲譽,晚年全倒在真定城下了,成了燕王朱棣“靖難”路上第一塊墊腳石,晚節不保啊!】
“晚節不保……真定城……燕王朱棣的墊腳石……”
這幾個詞組合在一起,如同冰水澆頭,讓剛剛因“未受藍玉牽連”而稍感慶幸的耿炳文,瞬間又陷入了更深的恐懼和寒意之中!
天幕已經明確說了,燕王朱棣會造反成功,成為明成祖!而自己的兒子,娶了太子朱標的女兒江都郡主!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他們耿家,在未來新皇帝朱棣的眼中,是不折不扣的“太子黨”、是建文帝朱允炆的鐵杆支持者!
那位通過造反上台的“成祖”皇帝,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消除前朝影響,怎麼可能容得下與太子朱標、建文帝朱允炆關係如此密切的家族存在?清算藍玉是洪武朝的事,而清算他們這些“前朝餘孽”,恐怕就是永樂朝的事了!
躲過了洪武朝的刀,難道就能躲過永樂朝的劍嗎?耿炳文隻覺得嘴裡發苦,剛剛放鬆些許的心情瞬間又被無形的巨石壓住,甚至比之前擔心藍玉牽連時更加沉重。原來,最大的危機,並非來自洪武皇帝,而是來自那位未來的、篡位成功的燕王陛下!
他仿佛已經看到了真定城下兵敗如山倒的場景,看到了新朝皇帝冰冷的目光。這份知曉“未來”帶來的,不是解脫,而是更深沉、更無處可逃的絕望。他現在隻希望,天幕不要再講更多關於自己未來兵敗和被清算的細節了,每多一句,都像是在為他未來的命運提前敲響喪鐘。
喜歡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請大家收藏:()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