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秦王朱樉與鄧次妃暗自慶幸毒殺並非父皇旨意,並信誓旦旦要善待下人以求自保之時,天幕上,主播朱迪鈉的臉色卻驟然變得沉重而悲痛,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
“大明皇室的八十八種死法,下麵我們要講述的,是一件影響深遠,其陰影籠罩後世近五十年的第十九種死法——秦王妃觀音奴,為夫殉葬。”
“殉葬?!”
這兩個字如同驚雷,再次炸響在大明四境。奉天殿前的朱元璋猛地睜大了眼睛,臉上寫滿了錯愕與難以置信。雖然天幕提及的是洪武二十八年,那時的觀音奴早已失去政治價值,但此刻是洪武十一年!難道未來的自己,真的會狠心到下令讓這個早已構不成任何威脅、隻是名義上占著秦王妃位置的兒媳婦殉葬?
一股複雜的情緒在朱元璋心中翻湧,既有對天幕揭示的“未來自己”如此決絕的驚疑,也有一絲難以言喻的……或許是默認?在皇權穩固麵前,一個無子、無寵、出身敏感的正妃,其存在本身,或許就是一種需要被抹去的“不完美”。
遠在雲南的梁王把匝剌瓦爾密,在短暫的震驚後,眼中猛地迸發出一種混合著憤怒和“果然如此”的神情。他猛地轉向身旁的段子羽,聲音帶著刻意的煽動和嚴厲:
“段總管!你都聽到了吧!這就是漢人皇帝的真麵目!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哪怕是他親自指婚、明媒正娶的兒媳婦,隻要身上流著蒙古人的血,最終也逃不過兔死狗烹的下場!我知道你心裡那些小算盤,”
他逼近一步,語氣充滿威脅,“但我勸你最好收起那些不該有的心思!在我們蒙古人統治下,你段家依然是大理的總管,可以繼續作威作福。可一旦落到朱元璋手裡,你以為你還能有什麼好下場?你恐怕連現在的地位都保不住,什麼都不是!”
段子羽被梁王淩厲的目光逼視,連忙躬身,臉上堆滿惶恐:“王爺明鑒,下官對王爺,對大元絕無二心!”然而,在他低垂的眼眸深處,卻是一片冰冷的清醒。
‘抗?你拿什麼抗?’他在心中冷笑,‘連天幕都預言了藍玉即將踏平雲南,你自身難保,還想用空話拴住我?’對於梁王的威脅,他此刻隻覺得可笑。權力固然重要,但在明軍壓境的“天意”麵前,首先得保住性命和家族的延續,才有資格談以後。
天幕上,朱迪鈉開始介紹這位命運多舛的秦王妃:
“這位秦王妃觀音奴,身世特殊。她的父親是蒙古人,母親則是色目人。她與哥哥兄妹二人相依為命,而她的哥哥,正是大名鼎鼎的北元名將——王保保擴廓帖木兒)。”
就在這時,天幕上飄過幾條網友評論,帶著後世特有的娛樂化視角:
【網友“金庸迷”發言:我知道!王保保的妹妹,那不就是趙敏嗎?!《倚天屠龍記》裡智計百出的紹敏郡主!我還以為她最後跟著張無忌遠走高飛、雙宿雙飛了呢!沒想到曆史上居然被朱元璋抓回來,強行嫁給了自己兒子?這……這上哪兒說理去!】
【網友“曆史考據黨”立刻糾正:樓上彆串戲了!曆史上根本沒有張無忌這個人!張無忌的原型很可能是小明王韓林兒,而且他早在朱元璋稱帝之前,就被朱元璋的手下廖永忠“不慎”弄沉坐船,淹死在長江裡喂魚了!】
“小明王韓林兒……”
這個久違的名字被提及,讓奉天殿前的朱元璋臉色瞬間變得極其不自然,甚至有些尷尬。這是他早年一段不願多提的往事,雖然他一直自詡得位最正,但韓林兒之死,始終是他帝王生涯中一個難以完全洗刷的汙點。此刻被天幕以這種調侃的方式提起,讓他頗有些惱火,卻又無從發作。
而在西安秦王府,朱樉聽著天幕講述自己那位從未正眼瞧過的正妃的身世和最終結局,心情也是複雜難言。那個被他視為政治枷鎖、冷落多年的女子,最終竟要為自己殉葬?
他下意識地攥緊了身旁鄧次妃的手,仿佛要從這真實的溫暖中,驅散那來自名義上妻子的、冰冷命運的寒意。他對自己說,他緊握的,才是他真正在意和想要保護的人。然而,那一絲若有若無的、對於觀音奴悲劇命運的憐憫與愧疚,卻如同細微的絲線,悄然纏繞上心頭。
天幕上,朱迪鈉的聲音帶著一絲沉重與不解,繼續揭示著那場殉葬的真相:
“然而,秦王妃觀音奴的為夫殉葬,甚至超出了朱元璋本人的預計。他幾乎是同時接到了二兒子朱樉中毒身亡和兒媳觀音奴自殺殉葬的消息……”
這個消息,讓之前的許多猜測被推翻。
雲南梁王宮中,把匝剌瓦爾密臉上的獰笑瞬間凝固,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困惑。他轉向段子羽,眉頭緊鎖:
“不是朱皇帝下的令?是觀音奴自己不想活了?”他喃喃自語,隨即仿佛想通了什麼,眼神中流露出一種複雜的情緒,混合著同情與釋然,“可……就算不想活了,也不該為了一個從未愛過自己、甚至百般折辱自己的男人殉葬啊。難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頓了頓,聲音低沉下來,帶著一絲滄桑:“或許,對她而言,活著本身就已經是一種煎熬了吧。一個孤女,從小成為戰俘,雖然錦衣玉食,但身處敵國深宮,無親無故,無愛無望,哥哥遠在天邊,丈夫視她如仇讎……這樣的日子,與囚徒何異?死亡,或許反而是一種解脫。”
這一刻,這位曾經隻將觀音奴視為政治符號的梁王,竟罕見地生出了一絲對這位大元英雄之妹的真切同情。
或許是觀音奴的結局觸動了他,梁王忽然有了傾訴的欲望,他看向段子羽,眼神飄忽,仿佛回到了那個烽火連天的年代:
“段總管,你可知她的哥哥,王保保,是何等的人物?”他不等段子羽回答,便用帶著追憶和敬仰的語氣講述起來:
“當年啊,徐達、李文親率數十萬大軍,將王保保團團圍在黃河邊上。那是真正的絕境,水泄不通,眼看他們全家老小,一個也活不成了。”
他頓了頓,似乎在回味那驚心動魄的一幕,繼續說道:
“可你猜怎麼著?這位王保保,居然就憑著一根木頭!僅僅一根木頭!帶著他的王妃和年幼的兒子,硬是泅渡過了波濤洶湧的黃河,抵達了對岸!”
段子羽聽到這裡,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眼中露出難以置信的驚駭之色。單憑一根木頭,在敵軍環伺下帶著妻兒渡過黃河?這簡直是神話!
梁王看著段子羽震驚的表情,滿意地點了點頭,語氣更加激昂:
“更厲害的還在後麵!王保保到了對岸,清點人數,才發現自己的母親竟然還在河對岸,沒有跟上來!”他用力一拍大腿,“你猜他又做了什麼?他二話不說,一個人!又劃著那根木頭,冒著被明軍發現的巨大風險,再次回到了對岸,生生將自己的老母親也接了過去!!”
“嘶——”段子羽再次被震撼,心中對那位素未謀麵的北元名將,瞬間充滿了如同當年朱元璋一般的敬佩與向往。這等勇武、果決和孝心,堪稱當世豪傑!
梁王講完了王保保的傳奇,情緒卻從高昂轉向了一種略帶譏諷的悲涼,他冷笑道:
“可惜啊,英雄的妹妹,最終還是沒逃掉,落到了朱元璋的手裡。或許正因為她哥哥是王保保,朱元璋才特意將她指婚給自己的二兒子。那意思再明白不過了:我朱元璋抓不住你王保保,但你王保保的妹妹,得乖乖做我的兒媳婦!嘿嘿,這樣一來,你王保保見了咱,豈不是天生就矮了一輩兒?哈哈哈哈!”
說著,梁王仿佛覺得這是一個極大的笑話,與段子羽一同放聲大笑起來,笑聲在空曠的梁王宮內回蕩,充滿了對朱元璋這種“精神勝利法”的嘲弄,卻也掩蓋不住那笑聲背後,對觀音奴這個政治犧牲品一生悲劇的漠然與無奈。
而那遠在西安,聽道自己未來香消玉殞消息的觀音奴,她的孤獨、她的絕望、她最終選擇殉葬的複雜心緒,在這充滿算計與傳奇講述的夜晚,顯得愈發沉寂和悲涼。
喜歡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請大家收藏:()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