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就在朱迪鈉準備結束今日直播時,有網友意猶未儘地補充起了關於歐陽倫的野史趣聞:
【網友“民間故事收集者”發言:主播等等!彆忘了歐陽倫還有個經典橋段!據說他成了駙馬後根本不喜歡安慶公主,經常跑去青樓尋歡作樂。有一次更誇張,一口氣找了四個名妓作陪,結果被朱元璋知道了!朱元璋氣得要死,但因為女兒哭著求情,最後沒處罰歐陽倫,卻下令要把那四個“狐媚子”名妓處死。結果你猜怎麼著?那四個名妓聽了一個高人的指點,臨刑前特意打扮得傾國傾城,美豔不可方物。朱元璋親眼看到後,竟然看呆了,最後說了句:“罷了,連咱看了都差點被迷住,何況歐陽倫那個小兔崽子?”然後就把她們給放了!】
這條充滿戲劇性的野史立刻引發了熱議。
【網友“曆史嚴肅黨”立刻反駁:樓上彆編了!這根本是民間戲文!朱元璋是皇帝,怎麼可能親自去審問甚至“觀賞”四個妓女?這完全不符合宮廷製度和皇帝身份,一看就是後人編造的野史,當不得真!】
儘管被認為是杜撰,但這則軼事還是讓天幕下的朱元璋臉色陰沉得可怕。他轉向身旁的馬皇後,語氣中帶著壓抑的怒氣和不耐煩:
“妹子,你聽聽!雖然這等荒唐事絕無可能發生在咱身上,但空穴來風,未必無因!這歐陽倫就是個品行不端的浪蕩子!安慶這丫頭的眼光,實在是……實在是差到沒邊了!居然這麼多年不嫁,最後從垃圾堆裡挑出這麼個男人!”
他越說越氣,斬釘截鐵地道:“這次幸虧咱提前知道了,已經把那個禍害給處置了!以後絕不能再由著安慶的性子胡來!她的婚事,必須嚴格把關,絕不能再慣著她了!”
馬皇後聽著朱元璋帶著遷怒意味的抱怨,看著他不容置疑的神情,嘴唇動了動,最終卻什麼也沒說,隻是默默地點了點頭。
她了解自己的丈夫,此刻任何為女兒辯解或者討論教育方式的話,都可能引來更大的怒火。但朱元璋那句“不能再慣著了”,卻像一根針,深深刺入了她的內心。
她回想起朱元璋的話,再聯想到天幕揭示的關於兒子們的未來——自己最寵愛的兩個孩子:秦王朱樉的暴虐荒唐,最終被下人毒死;如今又加上安慶公主險些所托非人……
一股深沉的無力感和自責湧上心頭。她緩緩坐下,望著宮殿深處搖曳的燭火,眼中充滿了疲憊和愧疚。
“重八說得對……或許,在教子育女這方麵,我這個做母親的,真的……太失敗了。”她在心中無聲地歎息。
她想起了朱樉,那個小時候聰明伶俐,卻也被她格外疼惜幾分的孩子,最終卻長成了那般模樣。想起了安慶,因為是嫡女,自己對她難免多了些嬌縱,卻險些讓她陷入火坑。
作為一國之母,她自問輔助皇帝、治理後宮、體恤臣民,皆儘心儘力,無愧於心。史書上或許會讚她賢德,稱她為一代賢後。
但作為一個母親呢?
她傾注了心血,給予了寵愛,卻似乎沒能教會兒子們真正的責任與仁德,沒能培養女兒識人辨物的眼光。她給予的“愛”,在某些時候,是否反而成了縱容和溺愛,最終釀成了苦果?
“協助皇帝,我或許稱職……但教育子女,”馬皇後的眼神黯淡下去,帶著深深的憾恨,“我……實在是不稱職啊。”
這一刻,母儀天下的馬皇後,褪去了所有光環,隻是一個為兒女不成器而倍感心痛和自責的普通母親。天幕如同一麵殘酷的鏡子,不僅照見了皇室的權力傾軋,也照見了一位母親內心最深處的柔軟與傷痕。
今天天幕上的光芒已然隱去,但那些關於她未來夫婿歐陽倫的種種不堪言論,卻如同燒紅的烙鐵,深深燙在安慶公主的心上。後宮裡的一處偏殿內,燭火搖曳,映照著她年僅二十二歲、卻已因遲遲未嫁而承受諸多壓力的年輕麵龐。此刻,這張臉上滿是火辣辣的羞慚與難堪。
她現在還不認識那個叫歐陽倫的人。在她的想象裡,一個能考中進士的男子,定然是文采斐然、風度翩翩,品行也應是端方正直的。她甚至曾暗暗幻想過,若能自己擇婿,便要選一個這樣的讀書人,才不算辜負了青春。
可天幕卻將血淋淋的現實撕開——那個人,未來不僅會利用駙馬身份走私犯法,還可能流連青樓,品行低劣到需要父皇動用極刑!自己險些……險些就跳入了這樣一個火坑!
“難道……我真的錯了?”她喃喃自語,聲音帶著一絲顫抖。一直以來,她都堅信自己的眼光,抗拒著父皇母後為她安排的那些或勳貴、或她覺得粗鄙無文的候選人。她渴望的是話本裡那種才子佳人、心意相通的愛情。
但現在,她第一次對自己的堅持產生了動搖。父皇母後經曆的風雨,見過的人心,確實遠非她所能及。他們“吃的鹽比自己吃的米還要多”,這句老話,此刻顯得如此沉重而真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然而,多年的執念和那份屬於青春年少的叛逆與不甘,並非那麼容易消散。
“可是……可是憑什麼我就不能自己選一個合心意的?”一股委屈湧上心頭,讓她鼻尖發酸。她見過大姐臨安公主嫁入勳貴之家,夫妻相敬如賓,卻也平淡如水;她也見過其他姐妹的婚姻,多是政治聯姻,鮮少有什麼真情實感。她不想那樣過一輩子。
說話間,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飄向了枕邊。那裡放著幾本她珍藏的、裝幀精美的書籍。這些並非四書五經,而是從前元宮廷中流傳出來的話本、雜劇抄本。裡麵寫滿了才子落難、佳人傾心,寫滿了花前月下、海誓山盟,寫滿了衝破禮教、終成眷屬的浪漫故事。
這些故事,是她深宮寂寥歲月中的光,是她對愛情和婚姻所有美好想象的來源。她無數次在夜深人靜時翻閱,將自己代入其中那些勇敢、聰慧的女主角,幻想著有一天也能遇到屬於自己的那個“張生”、“柳夢梅”。
她下意識地伸出手,再次拿起最上麵的一本。書頁已經有些泛黃卷邊,顯示它被翻閱過無數次。指尖撫過那些纏綿悱惻的詞句,她的眼神卻充滿了迷茫和困惑。
為什麼話本裡的愛情那樣美好動人,而天幕揭示的現實卻如此醜陋不堪?
為什麼裡麵的書生個個都是至情至性、守信重諾的君子,而現實中的進士歐陽倫卻是個道德敗壞的小人?
是自己太天真了嗎?還是這世間,根本不存在話本裡描繪的那種感情?
巨大的落差讓她感到一陣眩暈和無力。她緊緊攥著那本書,仿佛那是她最後的精神寄托,卻又清楚地知道,這寄托在殘酷的“未來”麵前,是何等的脆弱和虛幻。
殿外傳來更鼓聲,悠長而寂寥。安慶公主依然保持著那個姿勢,坐在燭光下,身影被拉得細長。一邊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代表的“正確”現實,一邊是自己內心對理想情感的執著追求。天幕的預言,像一道突如其來的閃電,照亮了她前路的深淵,卻沒能告訴她,究竟該向左,還是向右。
她隻是不甘心,卻又不得不開始懷疑,自己一直以來的堅持,是否真的隻是一場鏡花水月的夢。
喜歡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請大家收藏:()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