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後世網友們對朱高熾的吹捧非但沒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已經到了近乎“天高地厚”的程度。
【網友“數據帝”發言:我們來算筆賬!永樂大帝朱棣在位二十二年,但其中至少有二十年是由太子朱高熾在南京監國,處理日常政務!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整個永樂朝龐大的帝國機器,絕大部分時間是由朱高熾在維持運轉!】
【網友“後勤部長”補充:沒錯!朱棣的五次北伐蒙古,動不動就幾十萬大軍出動,人吃馬嚼,糧草軍械,哪一樣不是海量的消耗?如果沒有朱高熾在後方統籌全局,保障後勤,穩定國內,朱棣他能安心在外麵一打就是大半年甚至一年?他連北京城都未必敢輕易離開!說句不客氣的,永樂朝的赫赫武功,至少有一半功勞得記在朱高熾頭上!】
這些評論如同連環重錘,敲得朱元璋頭暈目眩。他畢生致力於中央集權,事必躬親,深知治理一個龐大帝國需要耗費何等心血。監國二十年?處理絕大部分政務?還能支撐起五次大規模北伐的後勤?若這一切為真,那這個胖孫子的精力、能力和耐力,簡直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更讓朱元璋瞠目結舌,甚至有些哭笑不得的調侃出現了:
【網友“曆史梗王”發言:什麼永樂大帝?在我看來,那不過是太子朱高熾手下的“征北大將軍”嘛!太子坐鎮中央,總攬全局,皇帝陛下負責帶兵出去開疆拓土,這分工多明確!】
【網友“角色互換”跟帖:哈哈哈,精辟!朱棣負責打架,朱高熾負責管家。大明公司董事長是朱高熾,ceo兼頭號打手是朱棣。這父子檔,絕了!】
“征……征北大將軍?”朱元璋張大了嘴巴,半天合不攏。他想象了一下那個畫麵:兒子在外麵拚命打仗,功勞簿上卻要記孫子一大半……這關係,這定位,簡直顛覆了他對君權、對父子、對君臣的認知。
主播朱迪鈉看著熱鬨的彈幕,笑著擺了擺手,試圖讓討論更“深刻”一些:
“好了好了,各位網友的比喻雖然生動,但略顯誇張了。我們換個更形象的角度來理解朱高熾這位太子的處境和能力。”
他清了清嗓子,用一種略帶同情的口吻說道: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這樣一個場景:如果你的父皇是雄才大略、功勳蓋世的唐太宗李世民,而你的二弟,勇武善戰、深得父皇喜愛,也被視為另一個‘李世民’。你的父皇總覺得你的弟弟更像他,是你的威脅;你的弟弟也總想效仿你的父皇,上演一出‘玄武門之變’或者靖難之役來奪取你的太子之位。”
“而你本人,可能因為體型或者其他原因,並不被父皇真正視為最理想的繼承人。你身處這樣的夾縫之中,麵對來自父皇的猜忌和兄弟的虎視眈眈。但最終,你不僅成功地保住了太子之位,讓你的弟弟一敗塗地,更重要的是,你讓你的父皇深刻地認識到——可以沒有那個更像他自己的二兒子,但絕對不能沒有你這個看似‘平庸’的太子!”
朱迪鈉總結道,語氣帶著一絲敬佩:“縱觀曆史,壓力如此巨大的太子實屬罕見,而最終能扛住所有壓力,順利繼位並證明自己的,朱高熾無疑是獨一無二的。他的成功,不僅僅是政治鬥爭的勝利,更是其超凡能力和堅韌心性的證明。”
天幕下,朱元璋已經被這一連串的信息衝擊得有些麻木了。他緩緩轉過頭,目光極其複雜地看向身旁的魏國公徐達,那眼神裡混雜著難以置信、一絲嫉妒,還有幾分說不清道不明的感慨。
“天德啊……”朱元璋的聲音帶著點酸溜溜的味道,“你看看,你看看你家的這兩個外孫子……逆天了啊!一個高熾,被吹成了古今第一賢太子,能治國,能打仗,還能給他爹當‘後勤部長’;這還沒完,那個還沒影兒的高煦,居然被比作‘天策上將’?好家夥,咱這心裡頭……都要羨慕死你了!”
徐達多精明一個人,深知帝王心術,豈敢接這個話茬?他連忙躬身,頭都快低到地上去了,語氣惶恐卻堅定:“陛下折煞老臣了!高熾、高煦,無論他們未來如何,那都是陛下的龍孫,身上流的是陛下的血脈!老臣……老臣一家,隻是托陛下洪福,僥幸聯姻天家罷了。”他又把功勞和焦點都推回了朱元璋身上。
然而,站在朱元璋另一側的太子朱標,此刻心裡卻頗不是滋味。他聽著天幕上對侄子朱高熾天花亂墜的吹捧,又聽到自己父皇對徐達那半真半假的“羨慕”,一股難以言喻的失落和尷尬湧上心頭。
他不由得想起民間那句俗語:“老人有了孫子就忘記了兒子。”難道……在未來,不僅是四弟朱棣能力出眾,連四弟家的兒子都如此耀眼,以至於他這個苦心培養多年的太子,在父皇心中……其實也並非不可替代?這個念頭如同一根細刺,悄然紮進了朱標的心底。
他看著天幕上那個被神化了的“胖侄子”形象,再想想自己那個尚在幼年、未來命運多舛的長子朱雄英,以及那個被天幕預言會接自己班,卻又似乎能力不足的次子朱允炆,一時間,心亂如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在天幕上對朱高熾的讚譽幾乎要形成一邊倒的浪潮時,總有不走尋常路的網友跳出來,試圖將聚光燈轉向另一個人。
【網友“悲情英雄愛好者”發言:喂喂喂!你們能不能彆總盯著朱高熾了?說起來,他弟弟朱高煦才是最可憐的那個好吧!】
【網友“戰功統計員”立刻跟上:就是!據史料記載,靖難之役中,“天策上將”朱高煦屢次充當救火隊長,在關鍵時刻衝鋒陷陣,屢建奇功!白溝河之戰、浦子口之戰,哪一次不是他力挽狂瀾?說靖難成功的戰功有一多半要歸他,一點都不誇張!】
【網友“命運弄人”感歎:可惜啊,時也命也。他有一個太厲害的哥哥,一個能力超群、地位穩固的太子哥哥。他所有的浴血奮戰,所有的汗馬功勞,最終似乎都隻是為他哥哥的皇位做了嫁衣。想想真替他憋屈!】
這些為朱高煦叫屈的言論,立刻引發了一番新的討論。天幕下的朱棣,聽到自己另一個尚未出生的兒子竟如此勇猛,在未來的“靖難”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眼神不由得亮了一下,但隨即又黯淡下去,因為他聽到了“可憐”、“憋屈”這樣的字眼。
討論很快從曆史的同情轉向了天馬行空的假設。
【網友“曆史小說家”興奮地發言:兄弟們,我最近正在構思一個小說!假設一下,如果把朱高熾那套隱忍、腹黑、搞後勤、穩朝政的能力,完全移植到李建成身上,讓朱高熾穿越成李建成,你們覺得會怎麼樣?】
這個腦洞一開,立刻引爆了彈幕:
【網友“玄武門if線”接話:那還搞個屁的玄武門之變啊!就李世民秦王府那點家底,夠朱高熾玩的嗎?我估計仗都不用打,光靠政治手腕和經濟封鎖,就能把李世民逼到牆角。】
【網友“大唐後勤危機”調侃:李世民還想學他爹搞突然襲擊?怕是還沒到玄武門,就發現自己府上快斷糧了,手下將領的賞賜遲遲發不下來,老婆孩子的用度都被克扣了。】
【網友“終極吐槽”一錘定音:真要是朱高熾成了李建成,李世民最好的結局就是乖乖交出兵權,老老實實當個富貴王爺,說不定還能得個善終。想搞事變?最終下場怕是隻能做成一道名菜——‘瓦罐雞’咯!】
喜歡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請大家收藏:()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