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靖難兩大投資人:寧王與李景隆_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 > 第85章 靖難兩大投資人:寧王與李景隆

第85章 靖難兩大投資人:寧王與李景隆(1 / 1)

天幕上,朱迪鈉的解說伴隨著畫麵中飄起的雪花和呼嘯的北風:

“由於主帥李景隆的猶豫和指揮失當,北平保衛戰從建文元年八月一直持續到了十一月。北方的嚴寒成為了守軍的又一重考驗,但也帶來了轉機。就在這個冬天,燕王朱棣,終於帶著他從大寧‘爭取’來的援軍,返回了!”

畫麵切換,隻見一支軍容頗為雄壯的軍隊出現在北平外圍,與朱棣原有的燕軍會合,旌旗招展,士氣高昂,總兵力已達十餘萬。這支生力軍的到來,瞬間改變了北平周邊戰場上強弱對比的態勢。

看到朱棣成功帶回大軍,天幕上的網友們立刻興奮起來,彈幕紛紛要求主播詳細講講這個過程。

【網友“吃瓜群眾”喊話:主播主播!快講講朱棣是怎麼把寧王朱權坑得褲衩都不剩的!單騎入城、賣慘、挖牆腳、綁票、畫大餅……這套流程太經典了!】

【網友“權謀愛好者”附和:對啊!這才是靖難之役最精彩的心理戰和權謀戲!比正麵戰場有意思多了!】

朱迪鈉從善如流,笑著開始詳細解說,天幕上也配合著出現了相應的情景再現:

單騎入城,示弱賣慘:畫麵中,朱棣僅帶著少數隨從,甚至可能如傳說中那般“單騎”進入大寧城。他見到時年二十歲的弟弟寧王朱權時,不再是那個威風凜凜的燕王,而是一副備受欺淩、走投無路的可憐模樣。他拉著朱權的手,聲淚俱下地控訴建文朝廷如何逼迫他們這些藩王,如何刻薄寡恩,成功地激起了朱權的兔死狐悲之感。

暗中運作,收買人心:就在朱棣與朱權把酒言歡、傾訴“兄弟之情”的同時,他帶來的精銳部下如朱高煦等)以及提前安插的暗線,正拿著朱棣帶來的金銀財寶,大肆結交、賄賂大寧都司的各級軍官。這些軍官很多本就是徐達、朱棣舊部,對年輕且根基尚淺的寧王本就缺乏絕對的忠誠,在朱棣的軟硬兼施下,很快就被拉攏。

臨彆綁票,釜底抽薪:在朱棣“依依不舍”地告彆,朱權出於禮節出城相送之時,變故突生!朱棣預先埋伏好的精銳一擁而上,不由分說地將寧王朱權及其家眷、王府屬官全部控製起來,強行裹挾帶走。與此同時,城內那些已被收買的將領立刻控製了大寧城和軍隊。

空頭支票,平分天下:畫麵中,被挾持的朱權又驚又怒,質問朱棣。朱棣則換了一副麵孔,不再是之前的可憐兄長,而是充滿霸氣和“誠意”地安撫或者說威脅)朱權,向他許下了“事成中分天下”的諾言。就這樣,寧王朱權在懵懂與被迫中,連同他的八萬精銳和三衛驍勇的朵顏騎兵,一起“加入”了靖難軍的行列。

天幕下,朱元璋看著老四朱棣這一連串堪稱教科書般的權謀操作,臉上並沒有太多意外的表情。

“哼,裝可憐,挖牆腳,綁票勒索,空口許願……老四這套玩得倒是熟練。”他冷哼一聲,語氣中聽不出是讚許還是鄙夷,“建文朝廷上下,連同他身邊那些謀士,都被他玩弄於股掌之間,何況朱權一個二十歲的娃娃?”

但說著說著,朱元璋的思路卻跳出了眼前的權謀,轉向了一個更根本的問題。他忽然意識到,未來的寧王朱權,比他的孫子朱允炆還要小兩歲!建文元年時,朱允炆二十二歲,而朱權才二十歲。

一個二十二歲的皇帝,麵對著一群年紀比他大、輩分比他高、在藩國經營多年、手握兵權至少在洪武朝是)的叔叔們……這壓力可想而知。

“允炆那孩子,急著削藩,恐怕不隻是因為他那些謀士的慫恿,更是他自己心裡沒底,害怕鎮不住這些如狼似虎的皇叔啊……”朱元璋喃喃自語,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

隨即,一個更強烈的念頭湧上心頭:如果……如果標兒不死呢?

如果太子朱標能順利繼位,以他嫡長子的名分、多年太子的威望、以及他相對寬仁卻又足夠沉穩的性格,來駕馭這些弟弟們……局麵將會完全不同!朱標有能力,也有手腕讓弟弟們既發揮作用,又不敢生出異心。削藩或許依然會進行,但絕不會如此激烈和倉促,更不會引發如此規模的內戰。

一切的根源,似乎都指向了那個讓朱元璋痛徹心扉的未來——太子朱標的早逝。

想通了這一點,朱元璋看向身旁太子朱標的目光,變得更加深沉難測。保住標兒,或許才是避免未來那場浩劫最關鍵的一步。隻是,該如何逆天改命?

天幕之上,畫麵隨著朱棣率領燕寧聯軍返回北平外圍而陡然轉變。

原本將北平圍得水泄不通、旌旗招展的五十萬朝廷大軍營寨,在得知朱棣主力返回的消息後,竟未做任何像樣的抵抗或調整部署,反而呈現出一片混亂景象。

朱迪鈉的解說帶著一絲難以置信的調侃:“令人瞠目結舌的一幕發生了。麵對挾勝而歸、士氣正旺的燕寧聯軍,手握五十萬大軍的曹國公李景隆,幾乎沒有組織任何有效的阻擊或防禦,直接就……下令撤退了!而且不是有序的後撤,是近乎倉皇的南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更讓天幕上下所有人目瞪口呆的是,李景隆逃跑得是如此“匆忙”和“徹底”,以至於他將堆積如山的糧草、軍械、營帳等大量軍事物資,幾乎原封不動地留給了朱棣!

畫麵中,燕軍兵不血刃地開進朝廷軍遺棄的營壘,看著那足以支撐數十萬大軍數月之用的物資,許多燕軍將領的臉上都露出了狂喜和不可思議的表情。朱棣騎在馬上,望著這“天降橫財”,眼神複雜,既有勝利的喜悅,也有一絲對對手如此“配合”的荒謬感。

這一幕,立刻在天幕上引發了網友們的狂歡式討論:

【網友“理性分析帝”發言:大家彆罵李景隆了!他隻是一個打工的大將軍),難道還能帶著五十萬大軍直接陣前倒戈,投靠朱四叔嗎?不可能嘛!他能做到這個地步——把主力部隊安全帶走,避免無謂損失,再把所有物資“送給”朱棣,已經是他權限範圍內能做的最大限度的“幫忙”了!堪稱靖難隱形的首功之臣!】

這番看似為李景隆“辯護”的言論,實則充滿了反諷和戲謔。

然而,立刻有網友表示,這才哪到哪:

【網友“劇透黨”跳出來:樓上彆急著下結論!你們太小看咱們的“二丫頭”了!注:網友對李景隆的戲稱)他這波操作隻是開胃菜!後麵還有更“精彩”的表演等著呢!】

【網友“封神榜”跟帖:沒錯!記住他現在的稱號——“大明戰神”!李景隆!他用他無與倫比的“軍事才華”,一次次地幫助朱四叔化險為夷,走向勝利!戰神之名,當之無愧!】

“大明戰神”?

這個稱號一出來,天幕下的洪武勳貴們,包括李文忠在內,都悚然動容!

戰神!這是何等崇高、何等逆天的讚譽!縱觀曆史,能當得起這兩個字的,無不是白起、韓信、衛青、霍去病那般功蓋寰宇、用兵如神的絕世名將!難道……難道他們之前都看走眼了?李景隆這孩子,未來在軍事上竟有如此驚天的造詣?能讓後世之人尊稱為“大明戰神”?

一股混雜著震驚、疑惑甚至些許期待的情緒,在一些勳貴心中蔓延開來。

但是,也有心思更為縝密敏銳的人,如徐達、馮勝,乃至龍椅上的朱元璋,卻從那些網友刷“二丫頭”、“大明戰神”的彈幕語氣中,品出了一絲不對勁。

那語氣……似乎並非純粹的敬仰和讚歎,反而帶著一種戲謔、調侃,甚至……某種難以言說的鄙夷?就像是在稱呼一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滑稽角色,卻偏偏冠以最頂級的名號,形成一種極其強烈的、不協調的反差。

朱元璋的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他幾乎是立刻就明白了這“大明戰神”背後蘊含的諷刺意味。以他對李景隆那孩子目前看來)的了解,以及剛才那番不戰而逃、資敵以糧的“壯舉”,他幾乎可以斷定,這個“戰神”稱號,絕非褒義!

“好啊,好一個‘大明戰神’!”朱元璋低聲冷笑,“咱倒要看看,這個李文忠的好兒子,未來還能給咱,給大明朝,帶來多少‘驚喜’!”

他心中對李景隆的評價,已經跌至穀底。一個能被後世如此“讚譽”的統帥,其實際能力與造成的後果,可想而知。他對建文朝廷用人識人的眼光,也感到了一種深深的絕望。

李景隆的第一次表演,以一場匪夷所思的潰敗和“慷慨”的饋贈告終,而他那充滿爭議的“戰神”之名,卻已提前在洪武十一年的朝堂上,引發了無儘的遐想更多的是不好的預感)。

喜歡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請大家收藏:()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刷抖音爆獎勵,開局一輛法拉利 魅夜鳳凰:十豔錄 諜戰風雲:從暗殺開始變強 貞觀第一奸臣,李二求我彆辭職! 禾城歲月 讓你培養技工,你培養出國士無雙 血月鬼節:我在都市練妖修仙 九重天域:我靠吞噬克蘇魯加點成 子女不孝,重生後她嫁絕育軍官 協議婚約:死對頭他真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