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朱迪鈉剛提到“白溝河之戰”幾個字,彈幕瞬間就被“大明戰神李景隆的高光時刻來了!”、“二丫頭封神之戰!”之類的評論刷屏,氣氛熱烈得仿佛在期待一場精彩的演出,而非一場決定帝國命運的大戰。
隨著朱迪鈉的講述,天幕開始播放經過渲染的戰爭畫麵。廣闊的華北平原上,雙方數十萬大軍旌旗招展,陣列森嚴。燕軍雖驍勇,但麵對數量占據絕對優勢的朝廷軍,局麵一度十分危急。
畫麵中,燕王朱棣親自率騎兵衝鋒陷陣,企圖撕開朝廷軍的防線。然而,在兵力懸殊的情況下,燕軍的突擊部隊數次陷入朝廷軍的重圍之中。朱棣本人更是幾次三番陷入險境,被朝廷軍的騎兵和步兵層層包圍。
但接下來發生的一幕,讓天幕下洪武十一年的觀者們,從勳貴到文臣,乃至朱元璋本人,都看得目瞪口呆,疑竇叢生。
隻見畫麵中,每當朱棣陷入重圍,周圍的朝廷軍官兵雖然喊殺聲震天,刀槍並舉,但那致命的攻擊卻總是“恰到好處”地偏離目標。射出的箭矢要麼從他身邊擦過,要麼軟綿綿地釘在他的鞍韉或身後土地上;圍攏上來的士兵也隻是虛張聲勢,手中的兵刃仿佛長了眼睛一般,避開朱棣的要害,更多的是在格擋和招架,而非真正下死手。
幾次三番,朱棣都是在看似絕境的包圍中,有驚無險地率領部下殺了出來!
“這……這是在打仗?”天幕下,終於有勳貴忍不住低聲驚呼,“這分明是在演戲給瞎子看!”
“是啊!哪有這樣打仗的?圍住了又不打,眼看著主將跑掉?”
奉天殿前一片嘩然,所有人都看出了其中的不對勁。這已經不是李景隆一個人放水的問題了,這簡直是整個前線朝廷軍都在集體“摸魚”!
就在眾人困惑不解之際,天幕上,朱迪鈉揭曉了答案。她的語氣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荒謬感:
“各位網友可能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朝廷軍在白溝河戰場上表現得如此‘克製’?這背後,有一個關鍵的原因。就在建文皇帝調集六十萬大軍,決心一舉殲滅燕軍的同時,他或許是出於‘仁德’之心,或許是擔心背負殺害叔父的惡名,竟然……同時下達了一道著名的旨意。”
天幕上適時地浮現出幾個金光閃閃的大字,伴隨著一個威嚴而又略顯稚嫩的聲音模擬建文帝):“勿傷我叔!”
這四個字如同有魔力一般,瞬間讓嘈雜的奉天殿安靜了下來。
“噗——咳咳咳!”
龍椅之上,正在喝茶順氣的朱元璋,聽到這四個字,一口茶水猛地嗆住,劇烈地咳嗽起來,臉都憋紅了!馬皇後嚇了一跳,連忙上前,一邊替他拍背,一邊用擔憂又無奈的眼神看著天幕。
“勿……勿傷我叔?!”朱元璋好不容易順過氣,指著天幕,手指都在發抖,不知是氣的還是咳的,“他……他這是去打仗還是去走親戚?!六十萬大軍!刀槍無眼!他居然下這種旨意?!他是不是讀書讀傻了?!”
而此刻,殿下的勳貴武將們,在經曆了最初的震驚和無語之後,一個個嘴巴張得能塞進一個雞蛋,隨即露出了恍然大悟,繼而哭笑不得的表情。
“怪不得……怪不得李景隆那小子……”
“原來放水放得最狠的,是皇上自己啊!”
“這仗還打個屁啊!主帥再厲害,也架不住皇帝在後麵拖後腿啊!”
所有人都明白了。有了這道“勿傷我叔”的護身符,朱棣在戰場上簡直就像開了無敵光環!李景隆就算有通天之能,難道還能違逆聖旨,明著下令擊殺燕王嗎?他之前的所有“不作為”、“瞎指揮”,在這道奇葩聖旨麵前,似乎都找到了一個“合情合理”的解釋。
白溝河之戰,尚未分出最終的勝負,但建文帝朱允炆和他那幫謀士的“天真”與“迂腐”,已經通過這道旨意,展現得淋漓儘致。而“大明戰神”李景隆,在這般掣肘之下,似乎也顯得……沒那麼“戰五渣”了?
一種混合著荒誕、無奈和一絲同情對李景隆)的情緒,在奉天殿內彌漫開來。
天幕上,白溝河之戰的慘烈程度有增無減。儘管有“勿傷我叔”的旨意,但並非所有將領都願意遵從。都督瞿能及其子瞿茂,這對以勇猛和忠誠著稱的父子,對燕王的反叛深惡痛絕,決心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將這個威脅帝國安寧的禍首鏟除。
畫麵中,瞿能父子率領著最精銳的家兵部曲,如同兩把尖刀,不顧傷亡,死死咬住了朱棣的親衛部隊。他們利用豐富的戰場經驗和悍不畏死的衝鋒,終於在一次精妙的戰術穿插後,成功地將朱棣和他的少量護衛分割包圍在了一處相對孤立的地域!
這一次,瞿能父子顯然不打算再給朱棣任何機會。包圍圈層層疊疊,箭矢如雨點般落下刻意避開了朱棣本人,但對其坐騎和護衛造成了殺傷),長槍如林,步步緊逼。朱棣左衝右突,身邊的護衛不斷倒下,形勢岌岌可危,眼看就要被生擒或被亂兵誤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身陷重圍、渾身浴血的朱棣,目光瞥見了不遠處的一個小土坡。他眼中閃過一絲決絕,猛地一夾馬腹,憑借高超的騎術和坐下寶馬的爆發力,竟然衝破了最內層的一圈阻礙,奮力衝上了那個高坡!
緊接著,讓所有人匪夷所思的一幕發生了!
站在高坡之上的朱棣,並未繼續試圖突圍,也未做最後的抵抗,而是……舉起了手中的馬鞭,對著天空,瘋狂地、有節奏地揮舞、搖動起來!那動作,不像是指揮,更像是一種……某種信號,或者說,是一種姿態,一種被逼到絕路的、近乎癲狂的表演!
“他在乾什麼?!”天幕下,有人忍不住失聲問道。
幾乎就在朱棣開始搖動馬鞭的同時,遠在中軍指揮位置,一直密切關注戰場核心區域的李景隆,通過千裡鏡清晰地看到了這一幕!
隻見李景隆的臉色“唰”地一下變得慘白,仿佛看到了世間最恐怖的景象!他甚至來不及做任何思考,幾乎是本能地,用儘全身力氣嘶吼道:
“鳴金!快!鳴金收兵!快啊!”
“鐺鐺鐺鐺——!”
急促到近乎慌亂的鳴金聲,再次響徹整個白溝河戰場!
正要指揮部隊完成對朱棣最後合圍的瞿能,聽到這熟悉的、令他無比憤懣的鳴金聲,動作猛地一僵。他抬起頭,望向中軍方向,又看了看高坡上那個還在搖動馬鞭的身影,臉上的肌肉劇烈地抽搐了幾下,最終,他狠狠地一跺腳,長歎一聲,竟然連派人去質問李景隆都省了,直接勒住了戰馬,下令停止進攻。
他顯然,明白了。
天幕下,奉天殿前,一位性子耿直的侯爺,看著這荒唐至極的一幕,忍不住替所有人說出了心聲,他的聲音裡充滿了諷刺和一種深沉的無力感:
“還問什麼問?這不明擺著嗎?!皇上都下了‘勿傷我叔’的死命令!燕王現在跑到高坡上搖鞭子,那是什麼意思?那是在說‘你們再逼我,我就從這兒跳下去自殺’!他要是真從坡上跳下來摔死了,或者自刎了,李景隆這個主帥還能活?他全家都得跟著陪葬!這仗還怎麼打?!”
他越說越激動,甚至帶著一股邪火提議道:
“要我說,這仗根本就沒法打!換做我是燕王殿下,我他娘的就把刀架在自己脖子上,對著那六十萬大軍喊:‘投降!都給我投降!不投降老子現在就抹脖子!’這還痛快些!”
這番看似氣急敗壞、荒謬絕倫的話,說出來之後,奉天殿前卻陷入了一片死寂。
沒有人發笑。
因為每一個人都知道,這位侯爺說的,雖然極端,卻恰恰點破了白溝河之戰,乃至整個靖難之役中,建文朝廷一方所麵臨的最大困境和死結——他們的皇帝,用一道充滿“仁德”卻毫無政治智慧和現實考量的旨意,親手捆住了前線將士們的手腳,將一場本該是你死我活的平叛戰爭,變成了一場滑稽而憋屈的“政治表演”。
戰爭,在這一刻,已經失去了它最基本的意義。
喜歡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請大家收藏:()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