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主播朱迪鈉的聲音帶著一絲緊張,將眾人的心神再次拉回白溝河戰場:“各位網友,我們繼續來看白溝河之戰。燕王朱棣雖然此前幾次化險為夷,但戰場形勢瞬息萬變。大家看這裡——”
隨著他的解說,天幕播放起一段渲染激烈的影視片段。畫麵中,朱棣率領的燕軍被數量龐大的朝廷軍團團圍困在河畔低窪地帶,四麵八方都是湧來的敵軍,箭雨遮天蔽日,燕軍陣線不斷被壓縮,朱棣父子三人身陷重圍,左衝右突,血染戰袍,情形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凶險。
“這一次,燕王似乎真的陷入了絕境。”朱迪鈉分析道,“朝廷軍顯然吸取了之前的教訓,圍攻更加堅決。而我們再看中軍的主帥李景隆——”
畫麵給到了中軍一個特寫,李景隆端坐馬上,眉頭緊鎖,緊緊盯著戰場核心區域,他的手幾次微微抬起,似乎又想習慣性地下令鳴金,但最終還是死死攥住了韁繩,沒有發出指令。
“李景隆這次忍住了。”朱迪鈉語氣微妙,“或許他也知道,事不過三,再鳴金,恐怕不公南京的朝廷會彈劾他,就連瞿能這些人也不會再容忍了。那麼,陷入絕境的朱棣,還能指望什麼呢?”
就在朱迪鈉話音剛落的瞬間,天幕上的影視片段風雲突變!
隻見一股毫無征兆的猛烈旋風,如同憑空出現一般,卷起漫天黃沙,直撲朝廷軍中軍帥旗所在!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戰場上發生了極其戲劇性的一幕!”朱迪鈉的聲音陡然提高,帶著難以置信的驚詫,“大家看!李景隆的帥旗!”
畫麵用慢鏡頭清晰地捕捉到了那震撼的一幕:那根需要數人合抱、代表著一軍靈魂的巨大帥旗旗杆,隨即在一道驚雷般的脆響中,從中轟然折斷!繡著“李”字的巨大纛旗,如同被斬落的巨龍頭顱,沉重地摔落在地,濺起漫天塵土!
“帥旗倒了!在雙方決戰的關鍵時刻,朝廷軍的主帥帥旗,竟然.....斷了!”朱迪鈉驚呼,“這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都是極其罕見,甚至被視為極大凶兆和‘天命轉移’象征的事件!”
影視片段適時展現了帥旗折斷後,戰場上雙方將士那瞬間凝固的驚愕表情,以及隨之而來的、朝廷軍方麵如同雪崩般的士氣崩潰。恐慌在蔓延,士兵丟棄兵器,將領嗬斥無效,整個陣線開始動搖、潰散。而絕處逢生的燕軍則爆發出震天的歡呼,發起了凶猛的反擊。
“這一幕,徹底改變了白溝河之戰的走向。”朱迪鈉總結道,但他的語氣並未完全平複,反而帶上了一絲探究的意味,“不過,這裡有一個細節非常值得玩味。”
他將畫麵再次切回帥旗折斷前的那一瞬,定格在李景隆的中軍位置,給了李景隆一個麵部特寫,那表情複雜難明,有緊張,有擔憂,但似乎……並沒有太多“意外”?
“大家注意看李景隆此時的表情和反應。”朱迪鈉引導著觀眾,他的聲音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暗示,“在帥旗折斷的瞬間,他就在帥旗之下。按照常理,主帥應該是最震驚、最試圖挽回的人。但史料和後來的諸多演繹,對他此刻的具體行為記載都非常模糊。他當時……究竟在乾什麼呢?是和其他人一樣被這‘天意’驚呆了,還是……?”
朱迪鈉沒有把話說完,留下了一個意味深長的停頓和懸念。他沒有明說李景隆可能做了什麼,但這種聚焦和疑問本身,就足以讓聽眾浮想聯翩——這股風來得如此“巧合”,而最大的受益者顯然是朱棣,作為一直被認為“暗中相助”的李景隆,難道真的對此完全無能為力,或者……毫不知情嗎?
奉天殿內,朱元璋、徐達等人看著那杆折斷的帥旗,臉上充滿了駭然和不可思議。他們打了一輩子仗,深知帥旗對於軍心的重要性,但也從未見過如此“精準”的天地之威!
而當他們聽到朱迪鈉那充滿暗示的疑問時,心中更是掀起了驚濤駭浪。難道……這不僅僅是天意?難道李景隆這孩子,為了幫他四叔,已經膽大妄為、欺天罔人到了這種地步?!連帥旗都敢動心思?雖然他們想不出具體手段,但懷疑的種子已經種下。)
朱元璋的目光變得極其銳利,他死死盯著天幕上李景隆那張定格的臉,仿佛要從中看出真相。如果這真是人為……那這個外甥孫的心機和膽量,就實在太可怕了!
白溝河之戰,因一麵折斷的帥旗而逆轉,而這麵旗因何而折,也成了留給後世,以及此刻洪武君臣的一個巨大謎團。
天幕上,隨著白溝河之戰那戲劇性的一幕被反複播放,網友們的評論再次如潮水般湧來。
【網友“曆史梗王”發言:實錘了!朱棣這就是跟位麵之子劉秀一樣,召喚了狂風!建議封號為“風係大魔導師·永樂大帝”!】
【網友“玄學愛好者”附和:沒錯!這風來得太是時候了,不是天意是什麼?這就是真龍天子的氣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而,立刻有較真的網友拿出了“證據”進行反駁:
【網友“氣象地理君”發言:彆扯什麼魔法了!我查過白溝河當地的地方誌和明代氣象資料彙編,根本沒有建文二年那幾天有特大風的記錄!相反,那幾天應該是晴間多雲,風力二到三級!】
【網友“物理常識派”更是犀利:樓上正解!你們想想,能把那麼粗的帥旗杆子瞬間刮斷的風,得是多少級?至少十二級以上的颶風!真要有那種風,戰場上彆說打仗了,人都得被吹跑,帳篷都得掀翻天!還能讓在帥旗下的李景隆平安無事,恐怕他都得飛上天去?這明顯不符合常理!】
這些基於科學和史實的反駁,雖然聽起來枯燥,卻將“天意”的說法戳開了一個大洞。
天幕下,奉天殿前的洪武君臣們,靜靜地聽著這些後世之人的爭論。雖然他們不懂什麼“氣象資料”和“風力等級”,但基本的邏輯和常識是相通的。
一股能折斷帥旗的狂風,怎麼可能對戰場上其他的人和物影響甚微?怎麼可能偏偏隻針對那一杆帥旗?
當排除了所有不可能,剩下的那個答案,無論多麼不可思議,都可能是真相。
許多勳貴,包括徐達、馮勝在內,都下意識地將目光投向了曹國公李文忠,眼神複雜。那眼神裡,沒有了之前的調侃和挖苦,反而多了一絲同情和……了然。
李文忠站在那裡,臉色灰敗,仿佛一瞬間被抽走了所有力氣。他兒子李景隆,是他一手培養,聰明機變,他一直是知道的,甚至曾為此感到驕傲。但他萬萬沒想到,這份聰明,會用在這種地方,會走到這一步!
偽造天象?!
這是何等膽大包天!何等欺君罔上!不,這甚至是欺天!
為了幫助燕王,他竟然敢在數十萬大軍麵前,上演這麼一出“天意歸燕”的戲碼!
“聰明……果然是聰明啊……”李文忠在心中苦澀地喃喃自語,“可是景隆我兒,你可知,這般算計,這般將天下人、甚至將‘天意’都玩弄於股掌之間的‘聰明’,終究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啊!”
他幾乎可以預見未來:即便燕王朱棣真的成功了,登上了皇位,他會如何看待這個“幫”了他如此大忙,甚至不惜偽造天意來為他造勢的李景隆?
是功臣?
不!更可能是一個心機深沉、手段莫測、連“天意”都敢偽造的可怕角色!這樣的臣子,哪個皇帝敢真正信任?敢放在身邊?今日你能為我偽造天意,來日是否也能為彆人偽造,或者……為自己偽造?
功高蓋主尚可解,但這種“智近乎妖”且毫無顧忌的行事風格,帶來的隻會是帝王的深深忌憚和疏遠。
李文忠閉上了眼睛,一股深沉的悲哀和無力感籠罩了他。他仿佛已經看到了兒子未來那看似風光,實則危機四伏,甚至可能鳥儘弓藏的結局。這一切,都源於那份用錯了地方的“聰明”。
天幕上,朱迪鈉看著爭論不休的彈幕,笑著說道:“好了各位,關於白溝河之風究竟是巧合、天意還是人為,恐怕會成為曆史上一樁永久的公案了。但無論如何,結果是確定的——燕王朱棣憑借此戰的勝利,徹底扭轉了戰略被動,而李景隆這位‘大明戰神’,也即將迎來他職業生涯的……嗯,‘高光’終點。”
他的話語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調侃,將“高光”二字咬得意味深長。
奉天殿內,無人說話。一場本該決定帝國命運的大戰,其最關鍵轉折點,竟可能源於一場精心策劃的騙局,這讓他們這些經曆過真實殘酷戰爭的開國元勳們,感到一種荒謬絕倫的諷刺。
朱元璋的目光從李文忠身上掃過,最終落回天幕,眼神幽深難測。他心中對李景隆的觀感,已經複雜到了極點。這個外甥孫,或許不是將才,但這份膽量和“創意”,還真是……“出類拔萃”啊!
喜歡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請大家收藏:()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