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洪武三十五年_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99章 洪武三十五年(1 / 1)

天幕上,朱迪鈉的講述進入了永樂初年更為隱秘的政治深處:“朱棣通過謁陵和一係列操作,最終成功登基,改元永樂。然而,坐上龍椅並不意味著高枕無憂。一個巨大的政治和禮法‘障礙’,依然矗立在象征皇室正統的太廟之中——那就是他的長兄,已被建文帝尊奉為‘明興宗’的朱標。”

畫麵中,氣勢恢宏的太廟內,朱標“明興宗”的神主牌位赫然在列,其地位僅次於太祖朱元璋。這對於以“靖難”之名、行篡位之實的朱棣而言,如鯁在喉。

“朱標的牌位和‘興宗’廟號,在法統上對朱棣構成了持續的威脅。”朱迪鈉解釋道,“它時刻提醒著天下人,皇位的正統傳承本應屬於朱標一脈。朱棣這個以武力奪位的弟弟,在太廟中永遠要屈居於兄長之下,這與他現實中至高無上的皇權形成了尖銳的矛盾。更重要的是,保留朱標的帝號,等於默認了建文帝朱允炆即位的合法性,這與朱棣將建文朝定為‘偽朝’的政治基調完全相悖。”

朱棣對此事的處理,展現了他混合著臨時決斷與深謀遠慮的政治手腕。

第一步:輿論鋪墊與曆史追溯。朱迪鈉指出:“朱棣登基後,並未立刻對兄長動手。他剛開始是想默許甚至推動文臣追溯‘曆史’,強調自古以來‘兄終弟及’的繼承案例如商朝),試圖從曆史長河中為自己的即位尋找更多依據,淡化‘父死子繼’的絕對性。同時,他大力宣揚建文朝的‘過失’,將朱允炆描繪成一個被奸臣蠱惑、背離祖製的昏君,間接削弱朱標一脈的道德光環。”

第二步:禮法層麵的試探。“在政權初步穩定後,朱棣授意心腹大臣,在修訂《太祖實錄》和禮製典章時,開始‘忽略’或模糊處理建文朝給朱標上尊號的相關記載,為後續行動製造‘曆史依據’。”

第三步:果斷出手與既成事實。“時機成熟後,朱棣終於動手。這中間或許有某個偶然事件的催化如祭祀時麵對兄長牌位的膈應),讓他臨時起意,加快了進程。但更可能是蓄謀已久。”畫麵中,禮部官員奉永樂帝密旨或明確旨意),進入太廟,恭敬而迅速地將朱標的神主牌位移出,同時,所有官方文書、典章中關於“明興宗”的記載被systeaticay刪除或修改。“整個過程雷厲風行,幾乎在反對聲音尚未凝聚之前,就已造成了既成事實。”

第四步:定性與重塑敘事。“隨後,朱棣下旨,正式廢黜朱標的‘明興宗’廟號,恢複其‘懿文太子’的舊稱。官方給出的理由冠冕堂皇:建文朝所上廟號不合禮製,且朱標生前並未實際登基為帝,追尊帝號名不正言不順。為了‘正本清源’,恢複太祖皇帝欽定的繼承秩序,故予以糾正。”朱迪鈉總結道,“這一係列操作,看似是禮法之爭,實則是朱棣對皇權法統的徹底重塑,旨在抹去朱標一脈的帝係傳承,將自己直接繼承於朱元璋之後,完成從‘篡位者’到‘合法繼承者’的華麗轉身。”

“逆子!安敢如此!!”天幕下,朱元璋的怒吼如同驚雷,他猛地站起,須發皆張,渾身都在顫抖!他指著朱棣,氣得幾乎說不出完整的話:“那是你大哥!是咱欽定的太子!你……你竟敢將他的牌位移出太廟?!連個死後哀榮都不給?!你眼裡還有沒有祖宗禮法!有沒有兄弟之情!!”

盛怒之下,他甚至抄起手邊的鎮紙就要砸過去,被馬皇後和近侍死死攔住。朱元璋胸口劇烈起伏,眼中是前所未有的失望和暴怒。他可以容忍兒子有野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理解權力鬥爭的殘酷,但如此對待已故的、他曾寄予厚望的嫡長子,這觸碰到了他內心最敏感的底線。

朱標站在父親身邊,臉色蒼白如紙。他看著天幕上自己未來被如此對待,看著牌位被移出太廟,尊號被剝奪,心中湧起的不僅是憤怒和悲哀,更有一種徹骨的冰涼和……深深的無奈。

他理解老四為何要這麼做,為了皇位的穩固,必須徹底否定他這一脈的法統。可理解不代表能接受。這種死後不得安寧,連名分都要被剝奪的結局,讓他感到了巨大的屈辱。

然而,這股屈辱和無奈,並未將他擊垮,反而像一盆冰水,澆醒了他內心深處某些潛藏的東西。他緩緩抬起頭,目光從未有過的堅定。

活下去!

必須活下去!

不僅要活下去,至少要活到順利繼位的那一天!

這個念頭從未如此清晰和強烈。隻有他活著登基,才能真正守護屬於自己這一脈的尊嚴和傳承,才能避免身後被如此踐踏!天幕揭示的殘酷未來,像一根鞭子,狠狠抽打著他,將他性格中仁柔的一麵暫時壓下,激發出屬於朱家子孫的堅韌與決絕。他看了一眼暴怒的父親和跪地請罪的弟弟,暗暗攥緊了拳頭。

朱棣跪伏在地,承受著父皇的雷霆之怒和兄長那冰冷的目光,心中一片苦澀。他此刻無比痛恨未來那個“成功”的自己,為何要做如此絕情之事,將此刻的自己置於這般萬劫不複的境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奉天殿內,氣氛凝重得如同暴風雨的前夜。太廟風雲,不僅關乎未來,更深刻地攪動了洪武十一年的現在。

天幕上,朱迪鈉的講解進入了朱棣重塑法統最關鍵、也最匪夷所思的一步:“將兄長朱標移出太廟,廢其帝號,隻是解決了‘前任’的問題。但還有一個更直接、更刺眼的存在,必須從曆史上徹底抹去——那就是建文帝朱允炆在位的四年,以及他所使用的‘建文’年號。”

畫麵中,建文元年至四年的官方文書、地方誌、碑刻等記錄被一一標注出來。

“這四年,是朱棣起兵反抗的四年,是朱允炆作為合法皇帝統治天下的四年。”朱迪鈉強調,“如果承認這四年,就等於承認了朱允炆政權的合法性,那麼朱棣的‘靖難’就成了名副其實的造反。因此,為了將自身行為徹底‘合法化’,朱棣必須否定這整個時間段,必須讓這四年在官方曆史中‘消失’。”

“那麼,如何否定這四年呢?”朱迪鈉拋出了核心問題,“最簡單、最粗暴,也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讓這段時間‘不存在’。但時間無法真正消失,隻能被覆蓋。用什麼來覆蓋?朱棣找到了一個無可指摘的‘工具’——他那已經去世四年的父親,洪武大帝朱元璋。”

畫麵中,朱元璋的畫像和“洪武”年號被刻意放大,散發出威嚴的光芒。

“讓洪武朝‘延長’四年,是朱棣精心策劃的一步妙棋,也是無奈之下的必然選擇。”朱迪鈉分析道,“首先,他曾經想過將建文朝定義為‘偽朝’,然而建文帝畢竟是洪武帝選擇的繼承人,隻要這四年存在,就沒法說得清。於是他覺得與其那些,不如直接將其抹去,直接讓人們認為是自己的父皇將皇位交給自己的,自己的皇位直接來源於父皇朱元璋,跳過了朱允炆這個‘非法’的過渡。最後,利用父皇無人能及的威望,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輿論阻力,畢竟,誰敢公開質疑太祖皇帝的年號呢?”

於是,一道影響深遠的旨意頒行天下:革除建文年號,建文元年至四年,改稱洪武三十二年至三十五年。

天幕上出現了標注著“洪武三十五年”的官方文書、地方碑刻,甚至民間契約。

“就這樣,”朱迪鈉的語氣帶著一絲曆史的荒誕感,“在朱棣的意誌下,已經去世四年的朱元璋皇帝,在法理上又‘活’了過來,繼續為他的帝國‘統治’了四年。這憑空多出來的‘洪武三十五年’,成為了中國曆史上一個極其特殊的政治符號,它承載的,是勝利者對曆史書寫權的絕對壟斷,也是對前朝痕跡最徹底的清洗。”

朱迪鈉進一步解釋其深遠影響:“這一做法,不僅僅是改幾個數字那麼簡單。它意味著所有在建文朝任職的官員,其履曆需要修改;所有在建文朝發生的事件,需要重新定性例如,將朝廷與燕軍之間的戰爭徹底抹掉);所有建文朝頒布的政策法令,一律作廢。這是一場係統性的曆史篡改工程,目的就是將朱允炆及其政權從大明朝野的集體記憶中徹底抹去,至少是在官方層麵上。”

奉天殿內,死一般的寂靜。

如果說之前移朱標牌位是兄弟相殘,尚且能理解幾分權力鬥爭的冷酷,那麼現在,朱棣這番操作,已經超出了絕大多數人的理解範疇,帶來了一種毛骨悚然的荒誕感。

讓一個死人“活”過來繼續當皇帝?隻是為了給自己的篡位鋪平道路?

朱元璋坐在龍椅上,臉上的表情已經從最初的暴怒,逐漸轉化為一種極致的冰冷和……幾乎是猙獰的扭曲。

他沒有再摔東西,也沒有怒吼,但他的聲音像是從冰縫裡擠出來一樣,帶著能凍結靈魂的寒意:

“好……好得很……老四……你真是咱的好兒子……”

他每一個字都說得極其緩慢,目光如同實質的刀鋒,一遍遍刮過跪在地上、抖如篩糠的朱棣。

“咱活著的時候,你們一個個戰戰兢兢。咱死了,倒成了你手裡最好用的擋箭牌、擦腳布?!啊?!讓你想怎麼用就怎麼用?!連死了都不讓咱安生,還得被你再拉出來‘在位’四年?!替你背這篡位的黑鍋?!你……你可真是個大孝子啊!!”

朱元璋氣極反笑,那笑聲沙啞而恐怖,讓整個奉天殿的人都感到脊背發涼。他一生操控人心,利用一切可利用之人,卻萬萬沒想到,自己死後,會被親兒子以這樣一種方式,利用得如此徹底,如此……肆無忌憚!

這種被當成純粹工具的感覺,比任何刀劍帶來的傷害都要深刻,是對他帝王尊嚴最徹底的踐踏。

朱標在一旁,看著憤怒到極點的父親和惶恐絕望的弟弟,心中也是翻江倒海。他再一次無比清晰地認識到,那把龍椅之下,是何等的冰冷與黑暗。為了坐穩它,人可以扭曲時間,可以“複活”亡父,可以踐踏一切人倫常理。

活下去,必須活下去,坐上那個位置!這個信念,如同烙印,更深地刻入了他的骨髓。

而朱棣,此刻隻覺天旋地轉,恨不得當場昏死過去。他知道,經此一事,自己在父皇心中,恐怕已經與“畜生”無異了。未來的那個自己,究竟給現在的他,留下了一個多麼可怕的爛攤子啊!

喜歡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請大家收藏:()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禁區之外:開局解鎖文明火種 唯一真神 我以抄經得長生,一字一句皆神通 祭壇獸武 我在三國當鍵盤俠 快穿:當心機女配拿了攻略劇本 魔門聖女懷身孕,爹是百歲老雜役? 全員攻略:是誰老婆還不一定呢! 穿越60我的簽到係統能爆肉 退休滿級大佬的養崽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