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關於朱尚炳被嚇死的討論還未平息,一條帶著調侃意味的彈幕飄過,瞬間吸引了眾人的注意。
【大唐陌刀手】:“話說,秦王朱樉這一係這麼坎坷,會不會真跟‘秦王’這個封號有關係?想想看,他作為嫡次子封了秦王,封地還在西安這種地方……嘖嘖,地底下睡著的那兩位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唐太宗李世民,能樂意嗎?陰曹地府裡估計都不答應他老朱家占著這名號過得舒坦吧?”
這條帶著幾分戲謔和宿命論的評論,立刻引發了一陣小小的騷動。
天幕下,遠在西安的朱樉,原本正因為兒子朱尚炳的窩囊死法和自己即將麵對的“鬼門關”而心煩意亂,看到這條彈幕,他先是一愣,隨即猛地一拍大腿!
“他娘的!說得太對了!”朱樉仿佛醍醐灌頂,所有的鬱悶和恐懼似乎一下子找到了宣泄口,“咱就是被這‘嫡次子’和‘秦王’的名頭給害苦了!”
在他此刻簡單而偏激的邏輯裡,一切都找到了解釋:為什麼父皇總看他不順眼?為什麼他屢屢犯錯被嚴懲?為什麼他的兒子未來如此不成器且短命?為什麼他感覺處處受製、諸事不順?都是因為這該死的身份和封號!是冥冥之中,那兩位曾經威震天下的“秦王”在作祟,不容他朱樉安享尊榮!
天幕上,朱迪鈉似乎被網友的討論帶偏了節奏,他剛想按照自己的列表繼續講下去,又一條詳細的網友留言引起了他的注意。
【晉藩後裔自稱)】:“主播等一下!其實朱尚炳本可以不用那麼早死,至少比他那個‘難兄難弟’二代晉王朱濟熺xi)結局好點。朱濟熺那才叫慘!他可不是自己作死,是被親弟弟朱濟熿huang)給告了黑狀,硬生生被廢了王位。朱濟熿上位當了晉王後,不僅毒死了嫡母這一點主播已經在前麵講過了),而且直接把大哥朱濟熺一家全關了起來,連飯都不給吃飽,想活活餓死他們。”
畫麵中出現了被囚禁的晉王一家淒慘度日的場景。
“但人家朱濟熺愣是挺過來了!”網友繼續寫道,“一直熬到朱棣死了,明仁宗朱高熾一繼位——朱高熾跟朱濟熺從小關係就好——立刻就下旨把他放了出來。雖然後來朱高熾死得早,沒來得及給朱濟熺徹底平反,但朱高熾的兒子明宣宗朱瞻基直接把晉王王位還給了朱濟熺的兒子!而且你看人家晉王一脈,度過這個坎兒之後,那叫一個順風順水,枝繁葉茂,二百多年下來,聽說後代都有四五萬人了……”
這條將秦、晉兩藩命運並置的留言,如同在滾油中滴入了冷水,瞬間在天幕評論區炸開了鍋,網友們就“性格決定命運”這一主題展開了激烈爭論。
【愛逛景山的貓】率先定調:“這麼一比,高下立判啊!朱尚炳就是心理素質太差,跟他爹朱樉一個德行,外強中乾,遇到真事兒就慫,根本配不上‘秦王’這名號!看看人家朱濟熺,那才叫能屈能伸,硬是在絕境裡熬出了頭,子孫後代都享福。自己立不住,怪封號克他?”
【騎驢看洪武】緊隨其後,分析得更具體:“同意樓上。秦王這一係,從老子到兒子,都是又菜又愛玩。朱樉是蠢壞,朱尚炳是又狂又慫。沒那個造反的膽量和實力,偏要擺出不服管的姿態;等皇帝真發怒了,又嚇得屁滾尿流。這種色厲內荏的性格,放在普通人身上頂多惹人嫌,放在藩王位置上就是取死之道。‘秦王’這稱號,估計也嫌他們壓不住,所以克他們吧?”
新加入的網友【大明hr總監】從“管理能力”角度吐槽:“說白了就是能力與位置不匹配。朱尚炳明顯缺乏情緒管理和風險評估能力。作為藩王,要麼你有實力博弈,要麼你老實苟著。他選擇了最差的一種:不斷挑釁最高權威,卻又承擔不起挑釁的後果。這種領導,放哪個團隊裡都是災難。”
然而,也有網友提出了不同看法,認為簡單歸因於心理素質有失公允。
【地理決定論者】發言:“樓上幾位站著說話不腰疼。你們考慮過地緣壓力嗎?晉王封地在太原,雖然也是重鎮,但和西安能一樣?西安那是直麵北元殘餘勢力的最前沿,是帝國西大門!朱尚炳在西安當秦王,軍事壓力、政治敏感度能和在太原的朱濟熺一樣?他可能每天都感覺如履薄冰,任何一點逾矩行為都會被無限放大。這種高壓環境,對人的心理摧殘是巨大的。”
【糾結的宗室】則從家庭背景分析:“我覺得跟成長環境關係很大。朱濟熺是晉王朱棡首任王妃的嫡長子,名正言順,地位穩固,哪怕被庶弟陷害,他內心還有一份嫡長子的底氣在。朱尚炳呢?他娘是鄧次妃,他爹朱樉寵妾滅妻搞得天下皆知,他這世子之位本來就得來不正相對於嫡母而言),內心深處的自卑和不安全感可能非常強烈。所以他更需要用囂張的行為來掩飾內心的虛弱,也更承受不住來自皇帝既是君又是叔)的否定,那可能直接擊碎了他賴以立足的心理根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反對無腦黑】說的更直白:“拿朱濟熺的‘能忍’來要求朱尚炳有點何不食肉糜了。一個是遭了無妄之災被親弟所害,心中有冤屈,盼著沉冤得雪;另一個是自己作死挑釁皇權,心裡清楚自己理虧,性質完全不同好吧?後者麵對皇帝時的心理壓力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我覺得朱尚炳主要是蠢和判斷失誤,不全是心理素質差的問題。”
還有網友試圖調和兩種觀點。
【曆史心理學愛好者】總結道:“大家說的都有道理。性格決定命運,但性格本身又是由先天稟賦、成長環境、所處位置共同塑造的。朱尚炳的悲劇,是他個人性格缺陷衝動、短視、脆弱)與他父親所處的極端敏感位置嫡次子、秦王、西安)相互作用的結果。朱濟熺則相對‘幸運’,他的困境來源更單一兄弟構陷),個人性格更堅韌,加之有朱高熾這個強援,所以能熬過去。時也,運也,性格也,缺一不可。”
朱迪鈉看著網友們越扯越遠,從曆史八卦扯到了玄學和心理分析,不禁失笑,他清了清嗓子,試圖拉回一點主題:
“好了各位,關於封號克不克人,這個屬於玄學範疇,我們不做深入探討。不過,網友提供的這個對比案例確實很有意思。同樣是在永樂朝被削藩、遭遇困境的親王,朱尚炳和朱濟熺選擇了不同的應對方式,也導致了截然不同的個人結局和家族命運。一個在驚恐中早逝,血脈幾近斷絕;一個在隱忍中等待,最終迎來轉機,開枝散葉。這其中的差異,或許有運氣成分,但個人性格、行事方式乃至人際關係,無疑都起到了關鍵作用。”
他總結道:“曆史沒有如果,朱尚炳的悲劇已然鑄成。但通過這樣的對比,我們或許能更清晰地看到,在時代洪流的裹挾下,個人的選擇如何微妙地影響著自身和家族的航向。”
天幕的講述暫告一段落,但“封號的詛咒”與“性格決定命運”的討論,卻深深印在了洪武年間,尤其是西安秦王府中那位自覺“頓悟”了的親王心中。朱樉愈發覺得自己的不幸都是命中注定,卻選擇性忽略了自己和兒子在關鍵時刻那糟糕的抉擇與脆弱的神經。
喜歡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請大家收藏:()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