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朱迪鈉原本已經打算結束今天的直播,但看著評論區裡因為齊王朱榑的結局而彌漫開來的、對永樂帝朱棣“刻薄寡恩”的普遍印象,他覺得自己有必要再補充幾句,以呈現更複雜的曆史圖景。
“各位朋友先彆急著下定論,”朱迪鈉清了清嗓子,重新調整了語氣,“其實,縱觀永樂一朝,他對自己的弟弟們,也並非全然是鐵血手腕,很多時候,還是留了相當餘地的,甚至稱得上‘照顧’。”
他首先舉了一個例子:“比如說岷王朱楩,洪武皇帝的第十八子。這位王爺在封地雲南後來改封湖廣武岡),可是沒少乾暴虐不法的事情,多次被地方官員控告,也被永樂帝下詔書嚴厲訓誡。”畫麵中顯示出朱楩在封地的一些劣跡,以及朱棣措辭嚴厲的敕書。
“但是,”朱迪鈉話鋒一轉,“儘管朱楩屢教不改,朱棣最終也沒有對他采取極端的刑罰,沒有廢黜,更沒有處死。經過多次敲打後,朱楩似乎也學‘乖’了,至少表麵上收斂了許多,後半生活得可以說是戰戰兢兢,但最終得以善終,壽終正寢。這在某種程度上,也體現了朱棣對兄弟的一種‘容忍度’。”
接著,他又提到了另一個案例:“再比如遼王朱植,洪武皇帝的第十五子。這位在靖難之役中的站隊,可是清清楚楚地站在了建文帝一邊!他當時封地在遼東,聽說朱棣起兵,他不僅沒有支持,反而從遼東跑回了南京,明確支持建文帝。”
畫麵展示了朱植南奔的場景。
“按照常理,這絕對是‘附逆’大罪。”朱迪鈉說道,“但朱棣登基後,是怎麼處理這位弟弟的呢?他沒有嚴厲懲罰,反而將朱植的封地從苦寒的遼東,遷到了富庶的湖廣荊州!這在當時看來,哪裡是懲罰?簡直可以算是一種特殊的照顧了!遼王朱植在永樂朝也一直安安穩穩,幾乎與朱棣在同一時期去世。”
朱迪鈉還順便提了一句後續:“而且啊,這遼王一脈後來還挺有意思,到了萬曆年間,他們府上出了一個門人,名叫張居正,那可是大明第一首輔,權傾朝野!當然,遼王家族後來的覆滅也跟這位張首輔有關,不過那都是後話了,跟永樂大帝早就沒什麼關係了。”
除了親王,朱迪鈉還提到了兩位駙馬:“不僅是弟弟,對於一些站錯隊的妹夫,朱棣也展現了寬容。比如南康公主的駙馬胡觀,他曾跟隨李景隆攻打朱棣,兵敗被俘。朱棣即位後,因為他是駙馬,直接赦免了他。雖然後來胡觀又因為‘結黨’的罪名被禦史彈劾,朱棣也隻是下詔‘姑宥不問’,再次放過了他。”
“還有大名公主的駙馬李堅,他是建文帝的將領,在與朱棣的作戰中受傷被俘,在押送北平途中因傷重而死。朱棣即位後,同樣因為其駙馬的身份,並未追究他的家族。”
天幕上,隨著朱迪鈉將一個又一個在永樂朝得以保全性命,甚至某種程度上算是“善終”的皇室成員名字道出,奉天殿前那原本因齊王、穀王等血腥結局而壓抑的氣氛,似乎緩和了一些。
端坐在禦座之上的朱元璋,緊繃的臉色也終於稍微鬆弛了下來,眉頭不再皺得那麼緊。他固然要求嚴厲,但也深知“恩威並施”的道理。聽到老四朱棣)在未來並非一味揮舞屠刀,對某些兄弟、姻親也確實網開一麵,留有餘地,他心中那份因天幕揭露太多骨肉相殘而起的鬱結之氣,總算消散了些許。
他的目光再次落到跪在下方,一直不敢抬頭的朱棣身上時,那眼神中的淩厲和審視,似乎也悄然淡化了一兩分。至少,這個兒子未來在對待一部分親人時,還沒有完全泯滅那點天倫之情,這讓他感到一絲複雜的慰藉。天空中的幕布,終於在相對平和的氣氛中,緩緩暗了下去。
天幕的光芒終於徹底隱去,夜空恢複了洪武十一年十月應有的深沉與寂靜。奉天殿前,文武百官和勳貴宗親們在一種難以言說的壓抑氣氛中,依序恭敬地退出廣場,每個人臉上都混雜著震撼、惶恐與對未來隱隱的憂慮。
朱元璋沒有動,馬皇後安靜地陪在他身邊。他深邃的目光掃過空闊的廣場,最終定格在並未隨眾人離去,而是垂首肅立在原地的太子朱標和依舊跪伏在地的燕王朱棣身上。
“都起來吧,過來。”朱元璋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卻依舊蘊含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朱標深吸一口氣,穩步上前。朱棣則略顯踉蹌地站起身,小心翼翼地跟在大哥身後,來到禦階之下。
朱元璋的目光在兩個兒子臉上緩緩掃過,最終,他當著馬皇後的麵,用一種前所未有的清晰和直白,開口說道:
“標兒,”他先看向朱標,“你是咱的嫡長子,是大明的太子,是咱欽定的、第一位的儲君!這一點,現在,將來,都不會變!咱把江山交給你,放心!”這話如同定海神針,既是說給朱標聽,更是說給朱棣以及所有可能心存幻想的人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緊接著,他轉向朱棣,眼神銳利如刀:“老四,你給咱聽清楚了!你大哥的位置,你想都不要想!外麵的風言風語,說什麼,說什麼……哼,都是放屁!咱朱重八,就算再難,也乾不出那種讓你媳婦轉嫁給你大哥的混賬事!咱丟不起那個人!更不能給後世子孫開這種齷齪的先例!”
他語氣稍緩,但依舊帶著告誡:“你們兄弟倆,以後都給咱把心思放正!該是你的,跑不了;不該是你的,彆惦記!不要因為些沒影兒的事,生了嫌隙!”
朱標聞言,立刻躬身,語氣誠摯:“父皇教誨,兒臣謹記於心。四弟乃兒臣手足,兒臣必當友愛,絕不負父皇母後期望。”他這番話發自肺腑,至少在此刻,他依然視朱棣為需要愛護的弟弟。
朱棣則是“噗通”一聲再次跪下,以頭觸地,聲音帶著惶恐與哽咽:“父皇明鑒!兒臣……兒臣從未有過非分之想!兒臣隻願為大哥,為大明,鎮守邊陲,驅除韃虜,絕無二心!”未來的畫麵讓他恐懼,父皇此刻的敲打更讓他膽寒,他急於表露忠心,撇清關係。
朱元璋看著態度迥異卻都表態恭順的兩個兒子,揮了揮手:“記住你們今天的話!去吧。”
朱標再次行禮,轉身離去,步履沉穩。朱棣也磕了個頭,小心翼翼地起身,退後幾步,才轉身快步離開,背影卻帶著一絲倉惶。
看著兩個兒子消失在夜幕中的背影,朱元璋久久不語。馬皇後輕輕歎了口氣,將手覆在他緊握的拳頭上。
“重八,話……是不是說得太重了?”她終究是母親,心中有著不忍。
朱元璋反手握住老妻的手,搖了搖頭,臉上是卸去部分帝王麵具後的凝重與疲憊:“妹子,你不懂。天幕……就像一麵鏡子,照出了太多不堪。標兒他現在是好的,可以後呢?他聽了那麼多關於他兒子、他孫子,甚至他自己可能早逝的預言,他心裡能沒有一點想法?他能不防著老四?”
他頓了頓,聲音低沉下去:“而老四……天幕說他未來能有那般‘功業’,就算他現在嚇得要死,可種子已經種下了。咱現在把話挑明,是斷了他們的念想,也是……保護他們。”
他抬起頭,望著奉天殿威嚴的穹頂,眼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咱還是希望標兒能穩穩當當地接過這個江山。甚至……甚至如果他真能邁過洪武二十五那個坎兒,咱就把皇位提前傳給他,讓他名正言順地坐穩,咱當個太上皇看著,也行!”
說到此處,他眼中猛地閃過一絲狠厲與痛楚,聲音幾乎是從牙縫裡擠出來的:“至於老四……咱現在,是真下不了那個手。虎毒尚不食子啊……可是,妹子,如果……如果真到了那一天,老天爺非要逼咱選……有些臟手的事,必須咱來做。絕對不能……讓老大手上沾了他親兄弟的血。”
他的話語在空曠的大殿前回蕩,帶著一個帝王與父親最深沉的無奈與最冷酷的決斷。夜色濃鬱,仿佛也承載了這份沉重,將洪武皇帝未雨綢繆的思緒,深深掩埋。
喜歡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請大家收藏:()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種死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