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仙子用仙力把瓷粉和剛玉重新裝回袋子,對小猴說:“稱吧,先稱紅陶粉。”
小猴踮著腳把紅陶粉袋子掛在秤鉤上,挪了半天秤砣,臉都憋紅了才穩住:“回仙子,十八斤!”
“黑陶粉呢?”
小猴又稱黑陶粉,這次袋子裡有塊藍剛玉,他盯著秤星數了又數:“十九斤,加上這塊玉……估摸著得有一斤沉!”
“青陶粉?”
“十七斤!”
“最後是硬陶粉。”
“加上這塊紅剛玉,十九斤!”
孫悟空一拍大腿:“俺就說那老板不老實!四樣加起來,足足少了七斤!”
他撓了撓下巴,忽然湊近白衣仙子,“不過這剛玉,少說也得抵得上百斤瓷粉了吧?”
“虧是虧了點。”白衣仙子拿起塊藍剛玉,掂了掂,忽然笑了,陽光透過寶石,在她手背上投下片細碎的藍光,“可這幾塊剛玉,少說也能賣十兩銀子,多則上百兩,比那七斤瓷粉值錢多了。銅錢和銀子,哪個更好?肯定是銀子呀!”
玄女也笑了:“你倒是看得開。”
“不光是值錢。”白衣仙子眼裡閃著光,像落了星子,“我以前在一本《燒陶為甲》的古書上讀過,陶瓷裡摻上剛玉粉末,防護力能翻倍。就像孫悟空說的堅瓷,書上寫著‘量不變,硬如鐵’——意思是加了剛玉,重量沒多多少,硬度卻能趕上鐵器。”
“哦?竟有這本奇書?”玄女來了興致,往她身邊湊了湊,“那書裡還說什麼了?”
“還說‘十步開外,可接秦強弓,且不留跡’。”白衣仙子回憶著書上的字句,指尖在剛玉上輕輕劃著,“秦朝的普通弓箭能射五十丈,強弓卻能射二百四十丈,箭頭還是三棱的,穿透力極強。可那種摻了剛玉的陶瓷甲,十步之內能硬生生接住強弓,還不留痕跡,你說厲害不厲害?”
孫悟空聽得眼睛都直了,尾巴都忘了甩:“真的假的?彆是書上吹牛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是不是吹牛,試試就知道了。”白衣仙子把剛玉遞給旁邊的老猴,“把這些敲碎,磨成粉末,摻進瓷粉裡。”
“不用那麼麻煩!”孫悟空搶過剛玉,掏出金箍棒,棒身在陽光下閃著金光,“看俺的!”
他掄起棒子,對著剛玉輕輕敲打,“當當當”幾聲,堅硬的剛玉就變成了細粉,比瓷粉還細膩,風一吹,紅的像晚霞碎末,藍的像晨霧粒子,在空中悠悠飄著。
“行了行了,夠細了。”玄女攔住他,指尖沾了點藍粉末,在陽光下看了看,“再敲就飛沒了。”
老猴連忙指揮小猴,把四種瓷粉混在一起,又按比例摻進剛玉粉,倒進大木盆裡。旁邊早擺好了十幾個鎧甲模具,都是白衣仙子按彈掛甲樣式做的立體模具,肩甲的弧度貼合猿猴的肩線,背甲上還雕著簡化的雲紋,邊緣都打磨得光滑,生怕硌著肉。
小猴們小心翼翼地把漿體倒進模具,動作慢得像蝸牛,連呼吸都放輕了,生怕灑出來。
孫悟空看著那模具說“不對呀,不是說彈掛甲嗎?口袋呢?”
白衣仙子說“口袋是用布做的,所以先作甲,然後口袋再粘上去。”
孫悟空才恍然大悟,點了點頭說“俺老孫以為那口袋也是陶瓷的呢。”
孫悟空看得著急,爪子在身側蜷了又伸,想伸手幫忙,被白衣仙子攔住:“慢工出細活,這一步最關鍵,倒快了會有氣泡,燒出來容易裂。”她指著模具角落的花紋,“你看這雲紋的拐彎處,得讓漿體慢慢流進去,才能填得實。”
等模具都灌滿了,玄女和白衣仙子又仔細檢查了一遍,指尖拂過模具邊緣,確認沒有氣泡,才讓小猴們抬進窯室,一排排擺在提前搭好的木架上。木架是用耐燒的棗木做的,離火膛不遠不近,溫度正好能均勻滲透。
火膛裡早就堆好了乾透的橡木柴,劈得長短均勻,孫悟空“呼”地吹了口氣,柴堆“騰”地燃起火焰,火苗“劈啪”往上躥,很快就舔到了窯室的入口,把入口的石壁都映得發紅。
“等著吧,三天後開窯。”白衣仙子拍了拍手,臉上沾了點瓷粉,像落了層薄霜,她望著跳動的火焰,睫毛被映得半透明。
“三天就三天!”孫悟空蹲在窯口,爪子支著下巴,眼睛裡映著光,比火焰還亮,“越短越好,俺都等不及想看看它有多硬了!”
“這三天可不好熬。”玄女望著窯口冒出的青煙,那煙順著四十五度的煙囪緩緩升空,在藍天上拖出條細長的尾巴,像根係著期待的線,“火候得盯著,不能太旺也不能太弱,旺了容易燒裂,弱了瓷性不夠。還得時不時添柴,半夜也不能歇著。”
話沒說完,三人忽然都笑了起來。山風吹過窯口,帶著鬆木燃燒的香氣,也帶著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期待——那期待裡,有對堅瓷甲的憧憬,有對花果山未來的盼頭,還有點像這窯火似的,明明滅滅,卻燒得正旺。遠處的小猴們還在打鬨,鐵鎬碰撞的聲音、歡笑聲,混著窯火的劈啪聲,在山坡上蕩開,像首沒譜的歌,卻唱得熱熱鬨鬨。
賦詞一首
《臨江仙·窯火淬玉甲》
雲外仙蹤攜玉至,坡前窯火初燃。
紅藍寶石落塵間。
秤星虧數兩,剛玉抵千錢。
粉混瓊琚漿作骨,模中靜待窯煙。
秦弓難透誌如磐。
三天期未滿,先夢甲光寒
喜歡大聖再鬨天宮請大家收藏:()大聖再鬨天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