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憫帶著三清踏入人族地界時,正是晨曦初露的時分
遠處的山穀裡飄著嫋嫋炊煙,阡陌間已有早起的族人在耕作,孩童的嬉笑聲順著風飄來,混著泥土與草木的氣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與地府的陰森截然不同,這裡的陽氣與生機濃鬱得幾乎要凝成實質,連空氣都帶著暖融融的味道
“這裡便是人族?”
元始望著遠處錯落的茅屋與田壟,眉峰微揚
他曾聽女媧提過自己創造的生靈,卻沒想竟是這般充滿煙火氣的模樣
沒有仙神的縹緲,卻有著最鮮活的生命力,像是剛抽芽的草木,帶著一股不管不顧的韌勁
姚憫點頭笑道“女媧師妹的心血都在這裡了。你們的機緣,就藏在這些煙火氣裡”她抬眼看向不遠處的山坳,那裡隱約有靈力波動
“女媧師妹在那邊等著,我先去打個招呼,你們且在此處稍候。”
說罷身影一閃,已掠向山坳
不多時,便見她與女媧並肩走來,身後還跟著三位身著獸皮、氣度沉穩的老者
正是人族三祖燧人氏、有巢氏、緇衣氏
女媧看著三清,含笑道“三位師兄,久違了,大師姐已告訴吾師兄們此行目的”隨後看向三祖,給三清介紹道“這位是燧人氏,教人族取火;有巢氏,教人族築屋;緇衣氏,教人族織布”
三祖對著三清拱手行禮,雖修為遠不及仙神,卻自有一股從容氣度
燧人氏笑道“三位仙長儘管在人族行走,我等自會吩咐族人,不得叨擾”
老子微微頷首道“有勞三祖了”
元始亦拱手還禮,目光卻已落在人族聚落裡
他看見幾個孩童為了一塊野果爭搶,婦人在溪邊洗衣時因木桶擺放爭執,田埂上兩個漢子為了引水灌溉吵得麵紅耳赤
這般混亂無序的景象,讓他眉頭微蹙,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袖角,似是已在心裡盤算著什麼
通天則好奇地打量著四周,目光掃過族人手中的石斧、木矛,又落在遠處山林間一閃而過的野獸影子上,眼底閃過一絲興味
姚憫見雙方照麵已畢,便道“你們自便吧,路我已經引了,剩下的靠你們自己了,我要與女媧師妹說說話”說罷便與女媧往山坳深處去了
三清對視一眼,各自散開
老子緩步走到聚落旁的一條河畔,那裡有棵老槐樹,枝繁葉茂,樹下臥著幾塊平滑的青石
他尋了塊最大的石頭坐下,脊背挺直,雙目微闔,周身的混沌法則悄然散開,卻不張揚,隻如晨霧般融入周遭的空氣裡
起初無人在意這個白衣老者
直到有個擔著陶罐去河邊打水的婦人路過,腳剛踏上老槐樹下的土地,忽然覺得心頭一陣清明,昨夜因孩子哭鬨而鬱結的煩躁,竟像被流水衝刷過一般淡去了
她愣了愣,看向端坐的老子,見他閉目不語,便悄悄放下陶罐,在不遠處的草地上坐下
漸漸地,路過的族人都察覺到了異樣
無論是勞作歸來的漢子,還是縫補衣物的婦人,隻要靠近老槐樹,便覺心神安寧,連呼吸都變得順暢
有人試探著在老子周圍坐下,起初還拘謹,後來見他始終閉目,便也放鬆下來,有的甚至靠著樹乾打起了盹
待到日頭升至正中,老子終於緩緩睜開眼
他目光掃過圍坐的族人,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到每個人耳中
“天地有常,萬物有本。水向低處流,是因地勢;草往高處長,是因趨光。所謂道,非強為,乃順其本……”
他講的不是高深的仙法,而是最樸素的道理。種子如何生根,河水如何歸海,晝夜如何交替
可這些話落在族人耳中,卻像帶著某種魔力,讓他們想起自己耕作時的規律,想起狩獵時的時機,想起養育孩童的順其自然
老子的混沌法則,本就藏在萬物本源之中
他不講混沌,隻講萬物運行的根本,聽者雖不懂“混沌”二字,卻在這些樸素的道理裡,隱約觸碰到了某種更宏大的存在
圍坐的人越來越多,連三祖都悄悄來了,在後排靜靜聆聽
老子講得平淡,卻似有無形的力量流淌,讓周遭的草木更顯生機,連河水都流得愈發從容
另一邊,元始則走進了人族的聚居地
他看著茅屋雜亂地排列,孩童在泥地裡追逐打鬨,成年男女各忙各的,雖有煙火氣,卻透著一股無序
“這般散亂,如何長久?”元始眉頭微蹙
他的秩序法則講究條理,講究各司其職,人族這般全憑本能生活,雖有活力,卻少了規矩的約束
他沒直接開口,而是站在聚落中央,觀察了半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