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澈的規劃中,字節跳動不應止於“app工廠”,而應成為一家真正擁有技術靈魂的“硬核科技公司”。
夕陽的餘暉透過澈宇科技辦公室的落地窗,為房間鍍上一層暖金色。林澈站在窗前,手中拿著一份關於字節跳動最新進展的簡報。距離那次在簡陋孵化器與張一鳴會麵並投資200萬人民幣,已經過去一段時間。這位沉默寡言、技術至上的創始人及其團隊所展現出的爆發力,即使林澈身為重生者,也不時感到驚歎。
“是時候和張一鳴更深度的談談了。”林澈心想。他意識到,僅僅作為財務投資者已不足以滿足他參與塑造未來的渴望,他需要以戰略顧問的身份,為這家注定偉大的公司勾勒更宏大的發展期望與路徑。
數日後,北京,字節跳動略顯擁擠的辦公室內。
張一鳴依舊穿著簡單,神情專注。見到林澈,他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亮光:“林總,你的幾次建議,都很有啟發。”他指的是之前林澈在算法優化和內容分發上提出的一些方向性意見。
“一鳴兄,字節跳動的發展速度令人驚訝。”林澈真誠地說,“但我今天來,是想和你聊聊字節跳動的‘未來’。”
他接過張一鳴遞來的水杯,目光掃過辦公室內白板上那些複雜的算法公式和產品邏輯,緩緩開口:
“我認為,字節跳動未來的發展,可以分成幾個清晰的階段,每一個階段都環環相扣,最終目標是成為一家構建於強大技術底座之上,能夠深刻影響全球信息格局的硬核科技公司。”
第一階段:鞏固核心,打造“流量護城河”當下2015年)
“當前的重中之重,是全力打磨今日頭條的核心推薦算法。”林澈指出,“信息分發的效率和精準度,是產品的生命線。我們需要持續投入,確保在這方麵建立起難以逾越的優勢。”
“同時,”他話鋒一轉,“在內容生態上,必須高度重視版權合規與內容質量。這是一切長遠發展的基石,避免未來因版權問題或內容風險製約發展。”
林澈進一步建議,在商業模式上,應深度挖掘信息流廣告的潛力。“這是現階段最直接、最高效的變現方式,能為未來的擴張積累充足的‘彈藥’。”
第二階段:孵化爆款,開辟“視頻新紀元”20152018年)
“當今日頭條的根基穩固後,我們需要敏銳地捕捉下一個風口。”林澈的聲音充滿了預見性,“短視頻將是移動互聯網的下一個爆發點。”
他詳細闡述了構想:“可以開發一款專注於音樂創意短視頻的社交應用,突出強節奏、易創作、高沉浸和個性化推薦的特點。它不僅是一個應用,更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創意表達社區。”
林澈看著張一鳴,語氣加重:“這款產品,我們或許可以稱它為‘抖音’。它有能力穿透圈層,吸引最主流的年輕用戶,成為現象級的國民應用。”
第三階段:橫縱拓展,構建“多元化生態”20182021年)
“單一產品的成功固然耀眼,但要抵禦風險並持續增長,必須進行多元化和生態化布局。”林澈開始勾勒更廣闊的藍圖。
“橫向,我們可以拓展更多內容形式,比如中視頻西瓜視頻)、問答社區、在線教育等。”
“縱向,則要深入產業鏈,特彆是直播電商和內容營銷領域。當流量積累到一定程度,我們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服務’流量,實現價值最大化。”
林澈特彆強調了一點:“在這個過程中,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必須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這是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更是長遠發展的保障。”
第四階段:全球視野,征戰“海外大舞台”2021年及以後)
“中國的市場巨大,但世界的舞台更廣闊。”林澈的目光投向遠方,“字節跳動的未來,必然是一家全球化的公司。”
他提到了一個關鍵策略:“抖音在國內取得成功後,可以通過收購整合例如類似usica.y這樣的海外項目)等方式,快速切入海外市場,推出tiktok。初期可能會麵臨文化差異和本地化運營的挑戰,但必須堅持下去。”
林澈也預見了可能的挑戰:“全球化過程中,可能會遇到複雜的地緣政治因素和數據跨境監管問題。我們需要提前研究,審慎應對,但這不應阻礙我們出海的大方向。”
第五階段:技術驅動,邁向“硬核科技公司”2021年及以後)
“當流量和資本積累到一定程度,字節跳動的未來,絕不能僅僅停留在應用層麵。”林澈提出了最終的期望,“必須堅定不移地投向底層技術和創新研發。”
他列舉了幾個關鍵方向:
1.大規模投入人工智能ai):不僅是應用算法,更要深入agi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長期研究。他甚至提到了“豆包”等可能的產品形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2.布局雲計算與基礎設施:強大的算力是未來的“水電煤”,火山引擎可以向企業輸出我們的技術能力。
3.探索前沿硬件:雖然充滿挑戰,但vrar設備如pi)、ai硬件等值得持續探索。
4.甚至……在時機成熟時,考慮自研芯片,以應對可能的供應鏈風險和技術封鎖,掌握最底層的核心競爭力。
“最終,”林澈總結道,“字節跳動的願景,應該是從全球創作與交流平台進化成為一家依靠原始技術創新驅動的‘硬核科技公司’。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從‘app工廠’的標簽中蛻變,擁有自己的技術靈魂和長期主義視野。
辦公室裡安靜下來,隻有服務器輕微的嗡鳴聲。
張一鳴陷入了長時間的沉思。林澈的這番話,幾乎精準地描繪了他內心許多模糊但堅定的想法,並將其係統化、清晰化,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尤其是“硬核科技公司”的定位,深深觸動了他。
“技術驅動…硬核科技…”張一鳴低聲重複著,眼中原本專注於當下產品細節的光芒,逐漸變得深邃而遼闊,仿佛已經看到了更遙遠的未來。“林總,你的思考,總是讓人…意外,但又很有道理。尤其是對技術終局的判斷。”
林澈笑了笑:“一鳴兄,我隻是相信,算法不僅能連接信息與人,更能連接現在與未來。字節跳動有機會,也有責任去打造影響更深遠的技術基石。”
這次會談,沒有簽署任何協議,沒有涉及具體的股權交易,但其產生的影響,或許遠超一次簡單的融資。它為字節跳動這艘剛剛啟航不久但動力十足的艦船,指明了遠方的星辰大海,注入了一種超越當前產品迭代的宏大視野和戰略雄心。
林澈知道,他已經將一顆名為“硬核科技”的種子,埋進了張一鳴的心中。這顆種子將伴隨著字節跳動的成長而生根發芽,最終長成參天大樹。
而他,作為最早的播種者之一,也將在這幅波瀾壯闊的未來圖景中,擁有獨特的位置。
喜歡重生2010:從投資小米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2010:從投資小米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