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的星辰大海從來不是澄澈的碧波,深海處藏著密密麻麻的專利暗礁,稍有不慎便會船毀人亡。唯有握著羅盤劈開風浪,才能觸到真正的彼岸晨光。
澈視科技新辦公室的落地窗外卻滿是熱烈的氣息。三十多名工程師的工位上,代碼屏幕的冷光映著年輕的臉,桌上的咖啡杯還冒著熱氣,剛打印好的技術方案上,“與深維科技vr眼鏡適配測試通過”的批注墨跡未乾。上周,團隊剛和深圳兩家硬件廠商簽了技術授權協議,首批基於他們3d建模算法的vr內容——一套古羅馬鬥獸場漫遊程序,已經進入最後渲染階段。
“林總,下周一深維那邊會送樣機過來,咱們的算法能把延遲控製在12毫秒以內。”技術負責人張博士拿著平板闖進林澈辦公室,眼底閃著興奮的光,屏幕上跳動的參數曲線像條流暢的銀線。林澈剛點頭應下,李娜的身影就出現在門口,臉色卻比窗外的陰天還要沉。
她手裡捏著個牛皮紙信封,邊角被指尖攥得發皺,信封上“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郵戳格外刺眼。“林總,法務部剛拆開的,你看看。”信紙抽出時帶著輕微的嘩啦聲,“cybericvision”的公司ogo印在首頁,黑體字的“律師函”三個字像塊冰,瞬間凍住了辦公室裡的暖意。
函件裡的每一句話都帶著冰冷的威懾力:澈視科技使用的“基於慣性傳感器的頭戴設備高精度姿態實時控製方法”,涉嫌侵犯其us8,xxx,xxx號核心專利;要求72小時內停止所有相關技術應用,下架合作產品,並賠償經濟損失——那個用美元標注的數字,足以讓剛起步的澈視科技直接破產。
當天下午,法務部會議室的氣氛壓抑得能擰出水。外部聘請的知識產權律師老周推了推眼鏡,把專利文件攤在桌麵上,紅色標注筆圈出的權利要求書密密麻麻:“這家公司是業內出了名的‘專利流氓’,不做產品隻囤專利,去年剛逼得西雅圖一家vr初創公司賠了800萬美元和解。”他指著文件裡的附圖,“他們的專利覆蓋了慣性傳感器與光學定位的融合算法,咱們的技術雖然在數據處理上有創新,但姿態控製的核心邏輯,確實可能落在他們的保護範圍內。”
張博士攥著筆的指節泛白,聲音帶著難以置信的顫音:“我們從算法框架到代碼都是自己寫的,怎麼會……”話沒說完就紅了眼,桌上攤開的開發日誌裡,密密麻麻記著過去半年的調試記錄,某一頁還貼著淩晨三點的外賣單。會議室裡的工程師們都低著頭,上午還討論著優化方案的熱烈,此刻全變成了無措的沉默。
林澈的手指在專利文件邊緣輕輕敲擊,目光掃過權利要求書的每一條。他想起去年去深圳考察時,某家代工廠老板說的話:“國外的專利像鐵絲網,咱們跑得越快,越容易被勾住。”2014年的中國科技圈,確實能在超算、高鐵上集中力量突破,但在vr這類新興領域,基礎專利早被歐美公司圈占完畢,後來者稍不留神就會踩進雷區。
“都抬抬頭。”林澈的聲音打破了沉默,低沉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專利戰不是第一次見,慌解決不了問題。”他把文件推到桌子中間,“老周,你牽頭聯係矽穀的昆鷹律所,他們在專利訴訟上有經驗,明天之前把團隊組建起來——對方想靠恐嚇逼我們和解,咱們偏要跟他們走法律程序。”
接著他看向陳默:“你帶技術團隊和法務一起,把所有開發文檔、代碼版本、測試數據全梳理一遍。從算法初始化的第一個參數開始查,找出咱們和對方專利的差異點,能申請新專利的立刻提交;另外,去查2010年之前的學術論文和行業報告,找‘在先技術’——隻要能證明他們的專利沒有新穎性,就能無效掉。”
最後他拍了拍張博士的肩膀:“你們同步啟動替代方案研發,哪怕暫時把延遲放寬到18毫秒,也要繞開他們的專利路徑。硬件團隊那邊我去溝通,給咱們爭取時間。”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就此打響。法務團隊連夜翻譯幾十份外文專利文件,辦公室的打印機整整響了兩天;陳默帶著工程師們把近萬行代碼逐句拆解,在2008年的一篇ieee論文裡,終於找到類似的姿態控製算法雛形;張博士的團隊則在實驗室裡連軸轉,三次測試失敗後,終於在第四天淩晨,用磁場定位替代部分慣性傳感器功能,讓延遲控製在了16毫秒。
而林澈的辦公桌前,昆鷹律所的賬單已經堆了半尺高,美元兌換人民幣的彙率波動,每天都在增加這場戰爭的成本。老周每次視頻會議都會提醒:“對方的律師團隊已經跟著咱們的合作廠商取證了,這場仗至少要打一年。”
漸漸入夏,澈視科技辦公室的燈,從此每天都亮到後半夜。有人在代碼堆裡累得趴在桌上睡著,醒來繼續改參數;有人為了查一份外文文獻,淩晨三點給國外的同學發郵件求助。林澈每次路過研發區,都會看到張博士盯著屏幕上的算法模型出神,桌上的咖啡換了一杯又一杯,眼底的紅血絲卻越來越重。
這場專利暗戰,成了澈視科技這群初生牛犢必須跨過的第一道坎——跨過去,才能真正在vr的星辰大海裡揚帆;跨不過,所有的努力都可能化為泡影。
喜歡重生2010:從投資小米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2010:從投資小米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