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1月,仿佛被一股來自西伯利亞的金融寒流席卷,而比特幣市場,正是這股寒流的中心。曾經喧囂震天、充斥著“totheoon”直衝月球)口號的各大論壇和聊天群組,如今一片死寂,間或冒出的帖子也彌漫著恐慌與絕望。
“崩盤了!區塊鏈是騙局!”
“我的積蓄全沒了……”
“快跑吧,還能留下點渣滓。”
曾經逼近2萬美元神話高點的比特幣價格,如同斷線的風箏,一路向下俯衝,毫無阻力地跌破了數個整數關口,最終在15,000美元的位置搖搖欲墜。k線圖上那根陡峭的、幾乎呈九十度向下的陰線,像一把冰冷的尖刀,刺穿了無數投機者的財富幻想。
“澈觀資本”的頂層會議室內,氣氛凝重得能擰出水來。
巨大的顯示屏上,那條代表比特幣價格的曲線觸目驚心。旁邊分屏上,主流財經媒體的標題更是雪上加霜:“比特幣泡沫破裂?”、“加密市場迎來至暗時刻”、“礦工關機潮來臨”。
負責區塊鏈投資板塊、一路跟隨林澈從早期論壇挖礦時代走來的核心成員陳默,眉頭緊鎖,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麵。他終於忍不住,看向坐在首座,麵色平靜得甚至有些過分的林澈,開口道:
“林總,價格已經跌到一萬五了。市場情緒完全崩潰,恐慌性拋售還在持續。我們……要不要先賣出部分,鎖定利潤,規避進一步的風險?”
他的話代表了此刻會議室裡大多數團隊成員的心聲。畢竟,在短短一個月內,眼睜睜看著資產市值縮水四分之一,這種視覺和心理的衝擊是巨大的。即便他們信任林澈,但人類規避損失的本能仍在強烈地作用著。
坐在林澈身側的李娜,快速在平板電腦上調出一係列數據圖表,她的聲音依舊冷靜,試圖進行客觀分析:“從技術麵看,這確實是一次深度的技術性回調,擠泡沫的過程。鏈上數據也顯示,長期持有者的籌碼有所鬆動。短期來看,下行壓力確實存在。不過,從長遠……”
她的話沒說完,但意思很明顯,她個人傾向於陳默的觀點,至少是部分減倉以控製風險。
就在這時,一直沉默的林澈忽然動了。
他並非看向陳默或李娜,而是目光掃過會議室裡每一張帶著疑慮和不安的臉。然後,他抬起手,不算重,卻極其清晰地“啪”一聲,拍在了光滑的會議桌麵上。
聲音不大,卻像一道驚雷,讓所有人的雜念瞬間清空,目光齊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
“慌什麼?”
林澈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磐石般的穩定力量,穿透了空氣中的焦躁。
“市場的噪音,就讓它們留在市場。我們投資的,是區塊鏈技術底層邏輯的價值,是去中心化金融的未來前景,而不是這短時間內的價格波動圖表!”他的話語斬釘截鐵,沒有絲毫猶豫,“一個真正顛覆性的技術,其發展道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泡沫會被擠掉,投機者會被洗出局,但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會在廢墟中站立得更加挺拔!”
他站起身,走到那麵顯示著慘淡k線圖的大屏幕前,伸出手指,虛點在那個15,000美元的位置上,仿佛那不是深淵,而是一個絕佳的跳板。
“彆人貪婪時我恐懼,彆人恐懼時我貪婪。”林澈轉過身,眼神銳利如刀,“現在,正是市場最恐懼的時候。傳我指令——”
他的命令清晰無比,不容置疑:
“動用儲備資金,在15,000美元及以下價位,分批買入,目標追加20,000枚比特幣!”
加倉?!
在這個價位,追加兩萬枚?!
這個指令讓陳默和李娜都瞬間怔住。這完全是逆市場共識、逆人性直覺的操作!
但林澈沒有給他們消化或質疑的時間,他繼續說道:“記住,我們之前的策略,在接近兩萬美元時,已經分批減持了約六萬枚,鎖定了超過十億美元的利潤。現在,我們用利潤的一部分,在更低的位置買回更多的籌碼。這不是冒險,這是戰略性的‘高拋低吸’,是夯實我們比特幣儲備基礎的最佳時機!”
他環視眾人,語氣放緩,卻帶著更重的分量:
“執行吧。相信我,也相信你們自己選擇的道路。幾年之後,你們會為今天在這個會議室裡做出的決定,感到無比自豪。”
沉默。
短暫的沉默之後,陳默第一個站了起來,臉上的疑慮儘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被點燃的決然:“明白,林總!我立刻去安排下單!”
李娜也深吸一口氣,快速在平板電腦上開始進行資金規劃和風險模擬,不再有任何反對意見。
整個團隊像一台精密機器,瞬間被注入了新的指令和動力,高效運轉起來。沒有人再質疑,因為下達指令的人是林澈。是他,在比特幣僅值零點幾美元時就看到了未來;是他,帶領他們穿越了無數次這樣的“至暗時刻”,並最終迎來了更加輝煌的黎明。
這一次,他們選擇毫無保留地相信。
隨著指令下達,龐大的資金開始悄然流入市場,在恐慌的拋售潮中,貪婪地吸納著那些帶血的籌碼。每買入一枚,他們的平均持倉成本就在降低,而未來的潛在收益空間,就在擴大。
林澈重新坐回座位,看著屏幕上依舊在不斷波動的價格,眼神深邃。
寒冬已至,但他知道,這恰恰是為下一個春天,積蓄能量的最好時節。
喜歡重生2010:從投資小米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2010:從投資小米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